《明治天皇传》免费阅读!

第七章 走上军国主义路(2/2)

作者:明治天皇传

然后只要从平壤南下,就可歼灭全部日本军。

    李鸿章以为叶的想法不错,就命从天津附近选出2300人送往牙山。第一批1300人平安到达。但乘坐高升号的第二批1000人,却在丰岛海面被浪速舰所击沉。

    日本军方面,一开始是大岛少将的混成旅8000人,但后来得到增援部队,在汉城与仁川之间拥挤着一万多名官兵。

    但是,北面相距200公里的平壤,李鸿章麾下的精锐1.5万人,正在陆续集结之中。

    南方20公里的牙山,叶志超的三四千人盘踞着。而且运兵船正在向朝鲜进发。日本军面临遭到夹击的危险。

    于是,大岛制定了立即打南方的牙山,在解除后顾之忧之后,再打平壤的作战计划。

    当然,日本人知道,要为开战找个借口。最好取得朝鲜政府的“委托书”:以排除妨碍朝鲜独立的清兵为由,要请日本帮忙。但是,日军的这项交涉,手续办的慢,文件总是不来。日本军不能等了,决定在没有得到委托书的情况下先发制人。

    7月25日,日本军从汉城市外龙山的旅部出发,先锋是步兵第二十一团第三营,由陆军少校古志正纲率领。

    刚好这天是丰岛海面的海战。装载着1000名清兵的高升号,被日本舰队击沉了。行军路上去攻打牙山的日本陆军官兵还不知道这一消息。他们顶着盛夏的烈日,人马喘息着行军。但士气被鼓动得很高昂。

    这一天,先锋军到达水源,后军抵达果川宿营。

    次日天一亮,日军才发现,头一天征用的朝鲜人的牛马和人夫全跑光了。朝鲜政府与日本军之间订立了雇用人马的协定,一般的老百姓并不知道。他们不信任日本军,害怕有一天清军打败了日本军的时候,给日本人效过力的人会受到惩罚。

    队长古志少校和他的部下们面面相觑,狼狈不堪。既无人夫,又无牛马,军用品无法携带。

    想弄点粮食来,也不知道隐藏在何处。男人们不见踪影,只剩下女人和孩子,不管问什么,都是一问摇头三不知。

    这时候,后续部队相继赶上来。可不能让士兵挨饿。到处奔跑,仍无能为力。苦闷之余,古志少校自杀了。

    与古志自杀的同时,汉城的大鸟公使派来急使,通知说朝鲜国王已向日本政府发出了击退牙山中**的委托书。至此,日本军打清军才有了“正当的”理由。

    另外,急使还带来了二十多张朝鲜政府的“命令书”。只要把这命令书交给地方官,对方就有征集人马的义务。“晚了一步!稍早一点,古志少校就死不了啦。”有人不无遗憾地说。

    接着,头一天的丰岛海战的“捷报”也传来了:击沉中国运输船一艘,捕获军舰一艘,击退军舰两艘。当他们得知即将在牙山登陆的1000名清军已葬身海底,就没有什么比这更高兴的了。

    日本军决定用夜袭的办法。28日半夜,部队离开水源南下,但在凌晨三时,先头部队右翼在安城渡附近受到中**阻击。经过一番苦战,日军在天亮前后进抵成欢。

    清军在成欢的山丘顶上筑了堡垒。日本军用野炮进行了炮击,中**也进行了还击。但日本军的榴霰弹准确地命中目标,每一发都给清军造成了损害。与此相反,清军的炮弹却是胡乱瞎打,不是遥遥地落在日军前方,就是从头顶飞过,落到对方后边,一发也没有伤害到人马。

    不多时,日军发出了冲锋号,守军堡垒被冲垮。

    从当时兵员的情况看,整体上,中国兵比日本兵的体格好,腕力也强。但是军官没有勇气,尽是在士兵后面发号施令,不往前头站。日本军的军官,却挥刀冲在最前面,士兵们就勇敢地紧跟其后。

    没过多久,日本军完全占领了成欢。他们打扫战场时,发现中国兵并没有估计到日本军会来攻击,似乎正在吃早饭:盛上饭刚开始吃的饭碗,装了汤的大钵子,乱丢着的筷子,正在沸腾的水壶,锅里热腾腾的猪肉,黄瓜……

    再翻腾军官们的丢弃物品,还发现有《唐诗》和《佩文韵府》等书籍,使人追思他们身在战场,还不忘为文之事的雅怀。

    成欢位于汉城与牙山之间,因道路狭隘,易守难攻。然而如今已被日军打下,守军的大部分只能退到牙山,别无去处。

    日军打下成欢后,检查堡垒内时,发现中国兵死伤500名(日军伤亡约100名)。日军分析,逃到牙山继续抵抗的中**大约还有2000多人。

    牙山是叶志超指挥的中**本营所在地,叶本身还有无伤的士兵1000名,可以顽强坚持。加上成欢逃去会合的2000多人,对日本军来说,将成为难以对付的敌人。

    大岛少将认为必须在对方还未恢复元气之前,把它消灭。

    他把全旅一分为二,命令从两个侧面进攻牙山。

    日本军抵达牙山,是傍晚5时左右。本来准备着迎接抵抗的,但牙山街上却意外的平静,不见清兵的影子。

    说不定是有埋伏吧,日本军一夜都不敢放松警惕。但也未见有人偷袭。

    到处一搜查,才知道清军已放弃了牙山,四散逃跑了。遗弃下大炮,弹药,军马,粮食,只有步枪还带着,据说是为了在回归原队时不受处罚。

    牙山成了一个空壳子。大岛旅的官兵们在大为扫兴的同时,也喘了一口气。他们懒得去追赶,各自回到了汉城。

    3. 打了再宣战

    经过丰岛海战和成欢陆战,日本人十分惬意。8月1日日本内阁作出了与大清国开战的决议,请求天皇裁断。于是明治天皇发布了宣战敕诏:

    保有天佑,实践万世一系皇祚之大日本帝国皇帝,向汝等忠实勇武之万众昭示:

    朕于兹对清国宣战。朕望百僚有司,宜体朕意。

    于陆地海上,对清国从事交战,必须努力以达国家之目的。

    ……各按自己权能,使用一切手段,期在必无纰漏……

    11日,宫内大臣土方久元,上奏天皇举行宫中三殿(贤所,皇灵殿,神殿)的奉告祭,并希望天皇派遣敕使去伊势神宫以及在京都的先帝陵作奉告,还附上敕使的人选方案,供其裁决。

    但是,到了三殿奉告祭的时间,天皇也不出来,由制定律令部门的长官急忙代为参拜,才没有误事。

    另外,关于派敕使的事,也没有音信。土方宫相去请示说:

    “诚惶诚恐,敕使指定谁,请求明示。”

    天皇不高兴地说:

    “这事没有必要!”

    “啊?”

    土方吃惊地望着天皇。明治天皇说:

    “朕对这次开战,原本就不同意。内阁大臣们说非打不可,我才同意了。这次战争是大臣们的战争,不是朕的战争,所以不愿违背自己的本心去奉告神宫和先帝。”

    土方常在天皇身边,虽然对天皇的态度微有察觉,但没有想到有这么严重,所以大为吃惊。可是,战争已经打起来了。事到如今,还这样说可不好办。因此他说:

    “诚惶诚恐,宣战诏敕已经发布了,国民万众一心,宣誓奉公。在这种情况下,陛下如果说那诏敕是不情愿的,不知会发生什么样的混乱。这类话,请陛下千万不要说。”

    可是天皇的情绪,仍然不改。

    “别再说了,连见都不想再见到你。退下!”

    土方恐惧地回到府邸,闭门谨慎。

    明治天皇向臣下发怒,这并不是头一回。

    六年前的明治二十一年五月五日,举行枢密院的开院典礼。枢密院,是天皇的最高咨询机关,有着限制内阁和议会权能的重要作用。这一天,决定天皇出席开院典礼,赐予敕语。

    在头一天,也是宫内大臣土方久元来到御前,把一个写在纸片上的草稿递过来说:

    “伊藤拿来了敕语的草稿,送给陛下。明天的开院典礼上,请陛下宣读……”

    天皇对纸片看都不看一眼,便说道:

    伊藤这家伙真不像话。为什么不事先请示一下”以为自己做的文章 ,只让我一读就行了吗?明天的开院典礼,我不想去。把这草案还给伊藤!”

    真是出乎意料的不愉快。敕语的草稿每次都是让臣下来写,土方也想得太简单了。但诚然从天皇的角度来看,是不怎么愉快的事。但是,天皇不到场,可是件大事。土方说道:

    “枢密院的开院,是皇国的盛典。如果陛下不临幸赐下敕语的话,设置枢密院,就失去了意义,臣想各成员有多么气馁,就难以测知了。现在立即把伊藤叫来,按陛下的意思,命他重新写过,不知圣意如何?”

    但天皇的怒气仍然未息,说道:

    “你随便好了,我不知道!”

    说罢,把敕语草案扔在几上。

    土方再也不知如何是好,回到府邸,越想越苦恼。入夜,德大寺侍从长来访,说道:

    “皇上为今天早晨的事很担心,把他说过的话取消,临幸了开院典礼,也下赐了敕语。你已经用不着担心了。”

    天皇有时想发火,也不能全怪他。天皇就是这个日本国的主人,人民应该都要听他的命令才行。

    谁知半路途中,武士们的力量强大起来,天皇的威令变得没人听了,但由于勤王诸士们的努力,好容易才从德川手上把政权夺回来了。

    现在是明治时代,作为天皇,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他满足的了。皇祖皇宗也会夸奖自己干得好的吧。如今,日本已经千真万确地归了天皇所有。

    可是,实际情况又如何呢?

    各种事情,未必都按天皇的意志来办。政治,经济,外交,军事,这一切,都在天皇还不知道的情况下由大臣们商量妥,最后却拿到天皇这儿来要求认可。

    预算啦,人事啦,详细的数字啦,人名一大摞,把这些文件拿来,却看不很明白。若是问起来,也作些说明。但这么办好还是不好?对一个没有专门知识的人来说,弄不清楚。结果,就是在胡里胡涂之中,把重大的事情一桩桩地决定下去。

    打个比方来说,就如同大店子的少老板一样。有关生意上的细节,都由先代以来的掌柜的一手承担,用不着一一和老板商量就定下来了。虽然都是些忠实勤勉的掌柜,但其中也许会有差错。

    就连枢密院的开院典礼也是如此。既然是以天皇的名义宣读的文章 ,为什么事前不与天皇商量呢?是以为天皇没有写这玩意儿的能力吗?

    “我们会好好干的,就交给我们好了。”这种说法,似乎是尊重天皇,实际上却是在轻视天皇。

    就以同大清国的战争来说吧,也是如此。这么重大的事件,就像与天皇的意志几乎无关似的作出决定。大臣和将军们一商量,就打起了仗。莫非只让天皇发布诏敕……天皇这样想。于是就对宫内大臣表达了不满。

    但是,到了晚上,天皇恢复了冷静。他明白了自己必须干什么。天皇让德大寺侍从长到宫内大臣府邸去,告诉他自己不生气了,让他明天高高兴兴地来上班。

    天皇的愤怒没有持续很久。随着战报传来,已经很清楚,使他确信了日本宣战并不错。

    也就是说,日本并没有玩危险的赌博,是在看透了清国的缺陷,心中有数,才开始打战的。少老板对手段高明的掌柜之所作所为,毕竟还是以信任眼光看待为好。

    一般国民,为这出乎意外的胜利而欢呼雀跃。如果一开始就知道是个弱敌,也许不会这样欢喜了。正因为对手是个被形容为睡狮子的老大帝国,现在日本人鼓起全力猛地一撞,却把它撞出老远跌了个大跟头。这种喜悦,就更加了一层。

    当然,明治天皇不赞成开战,只是在一开始。日本得胜,举国气氛高涨起来以后,他还作了军歌。他写点短歌并不稀罕,但这首军歌体却是罕见的。他颇为得意,让人配上曲,晚餐时,命军乐队演奏。

    歌名就叫《成欢之战》,歌词如下:

    时间始于六月初,京城我军踏征途。

    目标指向水源县,晨光照耀日章旗。

    高高擎旗男子汉,为探敌人之行踪。

    我军派出侦察兵,成欢站前堡垒中。

    敌兵坚守不出撄,只有一齐来进攻。

    我国壮士真英勇,前进不怕尸体横。

    勇敢前进再前进,斯是牙山敌本营。

    我军奋勇再前进,炮弹发发皆命中。

    守敌纷纷乱了营,拿下堡垒如反掌,

    三度高唱凯歌声,三度高唱凯歌声。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