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天皇传》免费阅读!

第八章 天皇坐镇大本营(1/2)

作者:明治天皇传

    1. 狡计袭平壤

    与日本天皇发布宣战诏敕的同时,中国的清王朝光绪皇帝也发布了宣战的上谕。上谕中提到:

    朝鲜成为我大清国之藩屏,二百有余年……

    各国之公论,皆以日本之出师为无名,不合情理……

    以保护“藩屏”为由的清政府,一开始,就集结大军于平壤,并在牙山置另一支军队,希望能夹击日本军。但因牙山失败,决定倾注全力于平壤。

    对日本来说,攻打平壤最为有利的,是使陆军在仁川登陆。然而这得确保黄海的制海权才行。日本舰队在初战中虽然打坏了大清国的两三艘军舰,但北洋水师的大部分却依然无恙,它还在严密地监视着朝鲜半岛的西海岸。

    于是,日本让增援部队的一部分,由宇品上船,渡过玄海滩在釜山登陆,然后经陆路去平壤。

    但是,从釜山到平壤有600公里以上,天气炎热,道路不平,加上朝鲜人民不服而带来的粮食征集运输等困难,大军很难行动。运送大部队,还是必须从仁川登陆。

    为此,日本冒着危险,编成大运输船队,把第三师直接运到了仁川。只是由于北洋水师不决断,他们才得免遭袭击,平安无事地实现登陆计划。

    同时,日本又在中国舰队力量未达到的朝鲜东海岸,平壤正东的元山运进一个团。

    此外,在成欢打了胜仗,凯旋回到汉城的大岛混成旅,也乘战胜的余势,向平壤进军。

    大清国的军队,只知一味倚仗平壤的要塞,只想固守。对日本军队的动向并不警惕,更没想到可以各个击破。因此让日本军在进攻途中,顺利地把部队分开,从三个方面攻击平壤。

    平壤位于朝鲜西北部的中央,是乐浪平原北端的大城市。大同江由东而来,在市外拐了个大弯,向南流去。岸上牡丹台,乙密台等丘陵相连。如果在此地构筑阵地,即使以数倍的兵力,也攻打不下。

    日本军第五师师长野津道贯中将制订了以下作战计划:

    一、命陆军少将大岛义昌,率混成第九旅,步兵骑兵共5000人,大炮12门,从义州街道北进,专门在正面展开行动。

    二、命炮兵中校柴田正孝率朔宁支队(步,骑兵约1500人,炮6门),从朔宁,三登方面迫近左侧。

    三、命步兵上校佐藤正率元山支队(步,骑兵约3000人,炮12门)西进,到达平壤东北40公里之成川后,听从朔宁支队长的指挥,迫近左侧背后。

    四、其他各队(步,骑兵约5000人,炮18门)由野津师长亲自率领,由大同江下游进入右岸,迫近右侧背后,截断其退路,包围平壤。

    按照以上作战计划,日本军的部署大体上于9月14日傍晚完成了。其间几乎没有遇到清军的阻碍。清军把自己关在要塞之中,只顾防卫。

    15日拂晓,各方面的日本部队,开始了一齐攻击。

    攻击中碑街方面坚固堡垒的大岛混成旅,遭到了顽强的反击,打得最为艰苦。

    朔宁和元山两个支队联合起来,奋力攻击平壤北面高地,拔掉好几个堡垒,进而逼近了乙密台和牡丹台。

    这两座台,在悬崖上耸立着坚固的堡垒,不易接近。

    朔宁支队的炮兵首先射击牡丹台的外城,以榴弹两发破坏胸壁,把清军的加特林炮炸毁了。山口少校的一队,乘机猛攻,占领了牡丹台。

    牡丹台是平壤北面的制高点,由此可以俯视乙密台。炮兵猛射,步兵冲锋,由于城门(叫玄武门)和城壁坚固,日军未能攻破。

    于是,炮兵把炮弹集中于壁内的城楼,破坏了楼顶和侧壁,只剩下四根柱子。

    元山支队的三村中尉,领着十多名敢死队去攻击玄武门。

    敢死队员们钻炮弹的空子,到达了玄武门下。但城门极其牢固,是推是拽,都打不开。

    队员之一的原田一等兵,想到这门只能从里面开。他立即攀登到门楼上,溜下了12米高的城墙,站到了城壁的里侧。

    里边全是清兵,没有一个人想到会有日本兵站到这里来。一瞬间,这个日本兵跑到城门边,斜楞着眼看着那好容易回过神才追上来的两三个清兵,悠悠然地敲开锁,拔下门栓,推开了城门。

    在外面侍机而动的敢死队员一下子冲了进来,后面的本队也跟上来了。清兵四处乱窜,乙密台当即落入日军之手。

    乙密台是连接平壤市区的高台,可以俯瞰整个市街。从这里逃脱的清兵,曾经努力在大同江岸构筑阵地进行防卫,但因战况不利,开始开城谈判。

    清军中也有硬骨头汉子。总兵左宝贵将军,不同意开城,他把皇帝赐给他的礼服穿在身上,带领几名亲兵,自己冲在前头,从城门打了出去。然而,当即中弹倒地,其他部下也一起饮弹,壮烈牺牲。

    一夜过去,守军大部分向北方逃去,天亮时,平壤城内,一个清兵也不见了。

    这次战斗中,据守平壤的清军,号称15000多人,日本军只有1200人。清军有野炮山炮32门,日本有山炮44门。日本方面死伤600人,而清军仅战死者就有2000人,被俘600人。

    原来,大清国为确保在朝鲜半岛的支配权,计划把大军集中在平壤,把这里作为决战场。但是,仅仅一昼夜的战斗,这一切都成为泡影。

    兵分三路进攻平壤的计划,是参谋次长川上操六,在细致研究了清军的兵力,精神状态等等之后制订的。当他把这一计划提交会议上讨论时,某位将军痛骂说:

    “拿破仑在滑铁卢一战中之所以失败,不就是因为进行了三面攻击作战吗?真是欠考虑!”

    但川上很自信,他坚持了这一作战方案。

    在战争即将爆发之前的明治二十七年六月,设立了大本营。

    这是直属于天皇的陆海军最高领导机构。一开始设在参谋本部,不久移往宫中。开战后,迁至广岛。因这里是正要派往朝鲜的第五师驻地,兵员武器装船出发的宇品港就在眼皮底下,所以是最适于前线指挥的地方。

    除了指挥联络方便之外,还考虑,天皇亲自站在阵头的姿态,所给予官兵的影响力会更大。

    大本营移往广岛的同时,明治天皇也行幸广岛。他自从9月15日到达广岛的那一天起,到翌年4月26日回宫为止,在大本营驻辇达七个半月之久。

    大本营的房屋,平时是第五师司令部使用,是座木结构,涂了漆的二层楼房。天皇的办公室,在二楼中央,宽度为24铺席。这楼房原是办公用的,没有住宿设备,权且在办公处的角落里放一张床,用屏风围着,让天皇晚上在那里安歇。白天就收拾起来。天皇所用的桌子椅子,都是在附近的家具店买的,很普通且粗糙。天皇却以为前线的将士喝泥水,卧草地,正在忍受野营的劳苦,自己一人却眈于特别奢侈的生活,这是他所受不了的,所以不允许更换。

    在天皇办公室前面的走廊两侧,有侍从室、更衣室、用品室、侍女室等等,楼下有御医室、御厨、主殿寮、内舍人以及其他必要的职员室。与宽阔的宫城相比,只是一个小小的临时下榻处。

    天皇行幸广岛,皇后没有同行。但是,近来得到宠幸的白菊权典侍,先去了一步。白菊在办公室旁边的房间里起居。

    皇后驾临广岛时,是日中已达成停战协议,就要开始媾和谈判的翌年3月。她是在以皇后宫大夫为首的侍医,典侍,权典侍以下众多女官及其他人的陪同之下西行的。

    皇后行幸广岛的陆军医院,海军医院,看望了伤病员。

    在此之前,皇后在东京也曾去医院看望伤病员,亲自为他们包扎绷带,又是赏赐慰问品,又赐给出征兵员防寒用的丝绵等等,表示对战争的尽力支持。

    2. 黄海大恶战

    明治天皇到达广岛大本营的第二天,从早晨起,就召开御前会议。

    所有与会的人,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昨天开始的攻打平壤的结果如何了。

    日本在成欢之战中取得了胜利,但这次平壤战役,比上次规模更大。这一仗如果打败,日本在朝鲜半岛就失去了立足之地。而且,会在大清国面前永远抬不起头来。

    与会者焦虑不安,整个白天没有任何消息。

    到了就寝时间,天皇也不想上床,与侍臣们说着闲话,等候消息。

    十点钟,来了电报:

    昨日以来,我师包围平壤,经过激战,取得极大胜利。今晨未明,全部拿下平壤。敌死伤极多。我军死伤官兵300名。

    十六日上午八时野津

    大本营欢声雷动。

    9月20日深夜,又来了一份电报。

    这天晚上值勤的侍从武官是海军少校斋藤实。

    侍从武官这个官职,从前没有过。是在建立了大本营后,才有了这一职务,由陆军和海军任命相同数量的人担任。

    斋藤少校打开电报一看,见是在黄海上日本舰队打败大清舰队的消息。斋藤十分冲动,想拼命地高喊起来。

    但是,这里离天皇办公室很近,已是过半夜一时,天皇已经就寝。这个捷报是应该立即上奏,还是等待明晨再说呢?他越想越苦恼。他原系船员出身,到宫中服务是头一回。

    他觉得这是历史性的大事件,还是把天皇叫起来。

    天皇听了报告也非常高兴,说今后凡是这类事情,就不必顾忌,随时报告就是。

    大清国舰队在丰岛海战之后,采取了严重的警戒体制。总理衙门给舰队下达了严厉的训令:

    “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情,也不要去至从山东灯塔到鸭绿江口的一条直线以外。”

    就连一般的商船和舢板,都被告知,不得离开各个港口。

    日本方面,为了平壤战后的警备,联合舰队派出运输船队三十余艘,护送装载有第一军司令官山县有朋,第三师师长桂太郎以下的官兵,渡海去仁川。

    9月12日,船队平安到达,14日,陆军登陆完毕。

    次日,平壤战斗正酣之际,正在攻击平壤的第五师给仁川的日本海军打来电报说:

    “大清国舰队,正在大孤山海面的大鹿岛附近集结。”

    其实在平壤战斗打响之前,日本即派遣两艘快舰外出侦察,它们探索山东半岛,认为北洋舰队可能潜藏在那里。但带回的报告说,港口是个空壳,舰队似乎出动到什么地方去了。这与第五师打来的电报情况,二者相互吻合。

    北洋舰队的行动,第五师是怎么知道的呢?

    事有凑巧。

    第五师的前卫部队渡过大同江,打算进攻平壤,抓到了清军的一艘舟艇,那上面坐着的一个女人,是平壤大清国电报员的妻子,她手上有一份大孤山的守将打给平壤的清军指挥官的电报。其内容是:

    平壤的清兵,有必要增强。因此在军舰护卫下,以数只船舶,从太沽,旅顺向鸭绿江岸送兵,运粮食。到达平壤,为期不远。

    果然不出所料,大清舰队正在黄海北部,护卫着运输船队,不断地来来去去。

    另外,汉城的大鸟圭介公使也送来报告说,似乎清军正在由海路增强之中。

    其实谁也知道,从大清国本土向朝鲜派兵,如果走海路,到对岸只不过一跨之隔。然而走陆路就不同了,需要沿着海岸大迂回。看来,无论如何也得海上运输。这样一来,使用北洋舰队护卫,那是极其自然的事。

    日本海军决定:在半路上袭击,最为有利。

    好容易查明大清国舰队行动的日本联合舰队,于9月16日傍晚,离开仁川港,朝北驶去。舰队的构成是:

    第一游击队:

    吉野号(旗舰)4216吨

    高千惠号3709吨

    秋津洲号3150吨

    浪速号3709吨

    本队:

    松岛号(司令长官伊东中将乘坐)4270吨

    千代田号2439吨

    严岛号4278吨

    桥立号4278吨

    比睿号2284吨

    扶桑号3777吨

    此外,还有西京号(代用巡洋舰,2900吨)和赤城号(炮舰,622吨)伴随,依次起锚。

    西京号原为客船,上有三门大炮,是临时做巡洋舰使用的。碰巧海军军令部长桦山中将从战争一开始,就在本土呆不住,声称视察战斗情况,坐上这艘船到了仁川。这次出击,他也跟了来。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