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因评传》免费阅读!

二、经历(2/2)

作者:刘因评传

其请。三年即归,何公贽以银币,皆谢不受。"②由这些可知,刘因还是很有个性和操守的。

    ② 《和饮酒》之十,《静修先生集》卷一二,页二四四。

    ③ 《静修先生集》卷五,页八五。

    ① 《静修先生墓表》。

    ② 《静修先生墓表》。

    ③ 七律《上冢》,《静修先生集》卷九,页一七二① 《答田尚书》,《静修先生集》卷三,页五六。

    ② 《静修先生墓表》。

    (三)首次被征聘

    由于士大夫对刘因多所称誉,名声越来越大,丞相文贞王不忽木尤其极力荐举,刘因终于引起朝廷的注意。至元十九年(1282),太子真金下诏,征刘因入朝,授给他承德郎、右赞善大夫的官职(五品)。当时,真金在宫中建立大学,原由赞善王询执教。刘因入朝时,王询新卒,于是命刘因继之,教授近恃子弟。刘因一介儒生,教授乡里,忽然受到朝廷的征聘,一跃而成为朝官,且成为大学的教授,这表明,刘因此时在学问上已经成熟,并有相当建树,是以声名远播。而元朝统治者热烈地认同中华传统文化,重用汉族知识分子,刘因逢此际遇,实属难得。如果继续下去,也许刘因会走上另一条生活道路。遗憾的是,这一过程竟因刘因家中出事而中断。史载,刘因入朝为时不长(一说"数旬"--苏天爵(墓表调一说"数月"--刊行刘因文集皇帝圣旨),因继母病重,刘因辞归。第二年继母去世。依当时风俗,刘因"丁优"(居丧,守孝),为官的事遂被搁置。

    此后的几年间,刘因仍以教书为生。但因遭荒年,粮价上涨,他的生活颇为桔据,有时不得不以一些代食品糊口。此时期的诗作中对这种清贫生活多有反映,并流露出比较浓重的隐逸情调(详后)。刘因的生活不仅是清贫的,而且是孤寂的;不幸接连而至:早失父母且不说,两个姐姐又相继亡故;四十岁后喜生一子,却又不幸早夭。刘因身体本来就比较羸弱,丧子的忧伤更使他受到沉重打击,以致百病缠身,"形体癯瘁,须发斑白"①① [元]李谦序,见《四部丛刊》影印元至顺庚午本《静修集》。

    (四)第二次被征聘

    至元二十九年,又有朝臣荐举刘因,忽必烈才又想起这位贫居教授的儒生,于是下诏,"以集贤学士、嘉议大夫征因",这个职位属于"三品清要之官",授给一个平民,在当时是被人看作"不次之宠"的。但此时的刘因,身体已经恶化到"不能扶病而行"的地步,只得上书"以疾固辞",写下了著名的《上政府书》(一名《上宰相书》)。这封信(元史)本传及《宋元学案》均全文收入,足见都把它视为刘因的代表作。的确,该文不但文笔流畅,而且情真意切,是了解刘因生平思想的第一手资料。书曰:九月二十八日,某再拜。某自幼读书,接闻大人君子之余论,虽他无所得,至如君臣之义一节,自谓见之甚明。其大义且勿论,姑以日用近事言.之,凡吾人之所以得安居而暇食,以遂其生聚之乐者,是谁之力欤?皆君上之赐也。是以凡我有生之民,或给力役,或出智能,亦必各有以自效焉。此理势之必然,亘万古而不可易,而庄周氏所谓'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者也。某生四十三年,未尝效尺寸之力,以报国家养育生成之德,而恩命连至,某尚改偃蹇不出,贪高尚之名以自媚,以负我国家知遇之恩,而得罪圣门中庸之教也哉?

    这开头一段,刘因先交代不能应诏的原因。宋元时期,读书人被授官,往往要先辞谢,以示谦逊。但如果"恩命连至",累征不就,有时是会被定成抗旨不遵的大罪的。刘因深知其中利害,自然要努力消除可能产生的误解,表白自己本有为国家效力的想法,绝没有借辞官以邀名的意图。这番话虽然不能说是违心之论,但毕竟是为了解释和剖白才说的。接下去的话中,这个意思更为明显:且某之立心,自幼及长,未尝一日敢为崖岸卓绝、甚高难继之行;平昔交友,苟有一日之雅者,皆知某之此心也。但或者得之传闻,不求其实,止于纵迹之近似者观之,是以有高人隐士之目。惟阁下亦知某之未尝以此自居也。请得一一言之。

    按,刘因提到当时有人把他看作"高人隐士",而刘因说绝非如此。此点值得注意。他先从往事说起,表明本无隐居不仕的初心:向者,先储皇以赞善之命来召,即与使者俱行。再奉旨令教学,亦即时应命。后以老母中风,请还家省视。不幸弥留,竟遭忧制;遂不复出。初岂有意于不仕耶?

    这一事实讲得简洁,但对说明问题却很有力。接着正面申述此次被征之所以不能及时应命的缘由:今圣天子选用贤良,一时新政,虽前日隐晦之人,亦将出而仕矣。况某平昔非隐晦者那?况加以不次之宠,处以优崇之地耶?是以形留意往,命与心违,病卧空斋,惶恐待罪。

    这段先说,以形势而论①更没有不出仕的理由。而之所以不能应召,是病① 忽必烈统治的后期,总的说日趋保守,但也有起伏。史载,至元二十 八年,杀桑哥之后,忽必烈起用小心慎密的原太子儋事完泽为中书左 丞相,以国子生出身、深受儒学薰陶的康里人不忽木为平章政事,革 新弊政,蠲免中统以来积年道负钱谷,采取了安民的稳定政策,社会 矛盾有所缓和。(见韩儒林主编:《元朝史》下册,第8~9 页,人民 出版社1986 版)苏天爵在(静修先生墓表)中也提到:"至元二十八 年,朝政又一更新。"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刘因第二次被征召。

    情严重,身体不作主。下文就详讲健康恶化的情况:某素有赢疾。自去年丧子,忧患之余,继以店疟,历夏及秋,后虽平复,然精神气血已非旧矣。不意今岁五月二十八日,疟疾复作,至七月初二日,蒸发旧积,腹痛如刺,下血不已。至八月初,偶起一念:自叹旁无期功之亲,家无纪纲之仆,恐一旦身先朝露,必至累人。遂遣人于容城先人墓侧,修营一舍,倘病势不退,当居处其中以待尽。遣人之际,未免感伤。由是病势益增,饮食极减。至二十一日,使者持恩命至,某初闻之,惶怖无地,不知所措。徐而思之,窃谓供职虽未能扶病而行,而恩命则不敢不扶病而拜。某又虑,若稍涉迟疑,则不惟臣子之心有所不安,而纵迹高峻,已不近于人情矣。是以即日拜受,留使者,候病势稍退与之俱行。迁延至今,服疗百至,略无一效。乃请使者先行,仍令学生李道恒纳上铺马圣旨,待病退自备气力以行。这段文字声情并茂,对病状心情写得细腻曲折,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同时它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刘因生活和思想的最真切的材料。信的最后,拜托宰相向皇帝传言,戛然而止:望阁下俯加矜阀,曲为保全。某实疏远微贱之臣,与帷幄诸公不同,其进与退,若非难处之事。惟阁下始终成就之。某再拜。①谁都会被这封哀婉动人。行板如歌的信深深打动。果然,忽必烈得知这个情况后,也不相勉强,惋惜地说:"古有所谓不召之臣,其斯人之徒与!"①"不召之臣"典出《孟子·公孙丑》下:"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意思是说,将要大有做为的君主,一定有他所不能召唤的臣子,"欲有谋焉,则就之"。"不召之臣"喻贤能、耿介、有操守的人。忽必烈说刘因是不召之臣,既是对刘因的称赞,隐然又有以"大有为之君"自命的意思。如果刘因不是中年早逝,或许他能辅翼这位君主而发挥更大的作用吧。遗憾的是,他竟没有从那场大病中挺过来。

    第二年(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 年),国子助教吴明又陈书朝廷,荐刘因为国子祭酒。但就在这年夏季四月十六日,刘因竟因病与世长辞。

    门人故旧将他葬于容城沟市里先茔。元仁宗延祐年间(1313~1319),朝廷对刘因进行表彰:"赠翰林学士。资德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②① 《元史》本传。

    ② 《静修先生墓表》及《元史》本传。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