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因评传》免费阅读!

第二章 生平和著述 一、幼年及师承(2/2)

作者:刘因评传

化:"及得周、程、张、邵、朱、吕之书,一见能发其微,曰:'我固谓当有是也。'"②刘因由经学到理学的这种转变发生在哪年,记载不详。《宋元学案》将刘因列为"江汉别传",说:"静修先生亦出江汉之传,又别为一派。"又说,刘因是从赵复那里得到的理学著作。③黄百家更说:"自石晋燕云十六州之割,北方之为异域也久矣。虽有宋诸儒迭出,声教不通。自赵江汉以南冠之囚,吾道入北,而姚枢、窦默、许衡、刘因之徒得闻程朱之学,以广其传,由是北方之学郁起。"④都认为刘因与赵复(江汉先生)有某种师生关系。关于赵复,《宋元学案》"中有较详细地介绍。说:"赵复,字仁甫,德安(今湖北安陆)人。元师伐宋,屠德安。姚枢在军前,凡儒道释医卜占一艺者,活之以归。先生在其中。姚枢与之言,奇之,??亟挽之出。至燕,以所学教授学子,从者百余人。当是时,南北不通,程朱之书不及于北,自先生而发之。枢与杨惟中建太极书院。立周子祠,以二程、张、杨、游、朱六君子配食,选取遗书八千余卷,请先生教授其中。??枢退隐苏门,以传其学。由是,许衡、郝经、刘因皆得其书而崇信之。"①由此可知,刘因受赵复的影响是间接的,并没有亲承赵复之教。

    如果再从时间上来考察,当更能说明问题。"元师伐宋屠德安"事在乙未(1235),刘因于十五年后才出生,年龄显然不相及。《墓表)与本传都没有提到刘因与赵复有师承关系。可见,前引(静修学案)中的某些说法是欠准确的。②不论刘因是否直接从赵复受学,他在接触理学著作后,思想和学术发生了由经学到理学的转变,这一线索是明显的。他说的,'我固谓当有是也",更生动他说明了他的思想深处与理学的契合。刘因还曾对理学诸大家学说之所长作过如下评价:① 五律《哭松冈先生》,《静修先生集》卷八,页一五六。

    ② 《元史》本传。

    ③ 见《宋元学案·静修学案》。

    ④ 《宋元学案·鲁斋学案》序录。

    ① 《鲁斋学案·隐居赵江汉先生复》。

    ② 《宋元学案。静修学案》说,由于赵复的传授,北方才知道有道学(理 学),这个说法也未免太过。在该书《鲁斋学案·江汉学侣》"郝经" 条中,就记有另一说法。它说:"(郝经)后徙家顺天,守帅张柔延之 家塾,教诸子,储书万卷,恣其搜览。上溯诛泗,下追伊洛诸书·经 史子集,靡不洞究,慨然以羽翼斯文为己任。"张柔(1190~1268) 是金未结寨自保的地方武装首领,先降金,任经略使。后降蒙古,为 前驱,在灭金攻宋中战功卓著,官至万户,封蔡国公。张柔家中已有 关于宋代诸理学家的丰富的藏书。郝经并没有从赵复学·而是在张柔 家得见理学书籍的。可见,在赵复传授之前,北方不是看不到理学著 作。当然,由于赵复之传,理学在北方始大盛,则是事实。

    邵,至大也;周,至精也;程,至正也;朱子,极其大,尽其精,而贯之以正也。①这一论断虽未必全是定评,但至少能表明刘因对理学的独到见解和领会。而且,这种把朱嘉看作是理学之集大成者的观点,前人似还没有提出过,确实是对理学发展史的恰当的总结。① 《元史》本传。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