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祖谦评传》免费阅读!

第二节"育实材而求实用"的培养目标(2/2)

作者:吕祖谦评传

替"材能",如果一个只有"道德",而没有"才能",就好比没有成熟的"五谷","亦无用之物而已",对于封建国家的兴旺发达起不到什么作用。由此,他对管仲亦表示了一定的肯定。他认为从"门户"的选择和志趣的趋向看,孔门诸弟子要比管仲好,但是若论功业,孔门诸多弟子就远不及管仲了。

    子路、管仲孰贤?固是子路择术正,管仲主功利,然须见得子路力量不同。??孔门弟子若论趋向,固非管仲可比,使他见用,却恐未必有仲事业。学者看古人,要须看得至此。正因为如此,吕祖谦虽然有点鄙视管仲的"功利之学",却又称赞"管仲才高"。吕祖谦在管仲问题上的矛盾态度正是他在培养目标上依违于朱、陆和永嘉、永康学派之间的反映。

    从培养"实材"的目标出发,吕祖谦强调指出看书学习主要是为了增进自己的才干,而不是"徒玩文采"。他说:"观书不可徒玩文采,要当如药方酒法求其君臣佐使,互相克制,有以益吾身可也。"①按:"君臣佐使",古代中医用药理论。意谓有些药材虽然有毒,却利于治病。只要将它们和其他一些药材掺和使用,其毒性相互克制,浸酒饮之,即能祛病强身。吕祖谦引用这一理论,目的是要说明看书学习的任务是从书中汲取养料,开拓视野,培养才能。

    自隋发明科举制度以来,走科举成名之路成为中国后期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读书的唯一目的。读书成为叩开仕禄之门的敲门砖。这样书读① 《文集》卷16《周礼说》。

    ② 同上。

    ① 《文集》卷20《杂说》。

    ① 《文集》卷20《杂说》。

    得愈多,人也就愈愚愈自私。吕祖谦这样说:后世自科举之说兴,学者观国家之事如越人视秦人之肥瘠,漠然不知,??异时一旦立朝廷之上。委以天下之事,便都是杜撰。认为将国家大事交给这些只知读书中举做官,其它一切"漠然不知"之人处理,非坏事不可。吕祖谦这一分析,曲折地批判了科举取士所造成的弊端,具有积极的意义。

    吕祖谦继而指出读书学习当"求实用"。"百工治器,必贵于有用,器而不可用,工弗为也。学而无所用,学将何为也邪?"①这是说工匠们制作器皿是因为器皿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派得上用场。如果制作的器皿无助于人们的生活,工匠们也就不会去制作了。学者读书,也就是因为书本知识能力社会所用。如果读书而对社会无用,这种书还要读什么呢?读圣贤之经典,尤以能用于事为贵。

    今人读书全不作有用看。且如人二三十年读圣人书,及一旦遇事便与阎巷人无异。

    或有一听老成人之语,便能终身服行,岂老成人之言过于六经哉?只缘读书不作有用看故也。在这里,吕祖谦颇有轻视"阎巷人"和"老成人之语"的倾向,而不适当夸大了"六经"对人们生活的指导作用,这是士大大的偏见。

    但是他认为读书必须讲究实用,"要作有用看",话却没有说错。

    从经世致用的教育目标出发,吕祖谦力倡学者必须具备"惇厚笃实"的学风。他说:大抵为学,不可令虚声多,实事少,非畏标榜之祸也,当互相激扬之时,本心已不实,学问已无本矣。吕祖谦的这一观点与叶适批判理学家"虚声多而实力少"的观点是一致的。他认为学者之所以不要图虚名声,而要真正潜心于学问,就在于唯有如此,才能使自己的功力扎实,可以学到经世致用的真本领。正因为如此,他对永嘉学派和永康学派讲求"名务其实"的学风极为赞赏。这同朱嘉咒骂永嘉、永康学派"在利欲胶漆盆中"的态度迥然有异。

    还应该说明,吕祖谦虽然强调学者的"故家气味",认为能否最后成材,全在于各人的主观努力。但是他却从不轻视"教"对学者成材所起的作用。

    这与陆九渊轻视"教"的作用,主张无师自通的观点有所不同,因而也显得相对全面些。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