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祖谦评传》免费阅读!

第三节 忠孝论(1/2)

作者:吕祖谦评传

    三纲(君纲、父纲、夫纲)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和法律准绳。由于它直接反映了封建等级制度的根本特征,因而它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犹如"布帛粟菽",须臾离开不得。吕祖廉是这样看的:"圣人之遗泽三纲五常者之犹未亡者,阴有以扶持之也,向若圣人皆效后世之欲速,蹶其根,涸其源,以争旦暮之利,则大经**殄灭无遗,人之类灭久矣。"①他认为"三纲"是稳定社会的"大经**",人类之所以长盛不衰,全赖其扶持之力。如果三纲"殄灭无遗",人类也就随之灭亡了。因而一定要维护三纲五常的神圣和完整,而不能使之有半点" 削"。这就是吕祖谦对于三纲的基本态度。

    吕祖谦认为就三纲的关系而言,它们之间是并立的,而非从属关系。这也就是说三纲缺一不可,各有各的管辖范围和功用,不能相互取代。"父也、君也、夫也,鼎立为三纲,而世未有能轻重之也。"②然而吕祖谦对于"夫纲"论述不多。他所着力渲染的是"君纲"和"父纲",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忠"、"孝"观。所谓"君臣有大义,忠孝相持衡。"①认为不管是谁只要既忠且孝,就应该得到表彰,就是仁人君子,而与忠、孝相悖逆者则必须绳之以法,严惩不贷,甚至"杀无赦"。

    一、治家从严、孝为仁本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家庭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尤为重大。当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了社会生产的统治地位,它维系着封建社会的全部经济基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最基本的特征是以血缘为纽带组织起来的家庭(族)为其基本生产单位。因此家庭的稳定和巩固与否,直接影响着社会的治乱兴衰,故而,吕祖谦高度重视家庭(族)对于整个封建社会的影响,强调治家乃是治国安邦的前提。他说:③ 《宋元学案·龙川学案》。

    ④ 《习学记言》卷3。

    ① 《东莱博议》卷3《宋人围曹》。

    ② 同上卷1《祭仲杀雍纠楚杀子南》。

    ① 《文集》卷5《送胡子远着作知汉州得行字》。

    男正者,必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治家之道无一不至,然后为至,如尧、舜、文王是也。故曰王假有家。夫王者之治天下,必先正其家,故大学日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必先齐其家。??家道既至,则天下不劳而自治矣。故日勿恤吉。若家道未至、则安得而不忧乎?儒家经典之一《大学》曾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家"。以"齐家"为"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吕祖谦的上述观点,当发韧于此。他认为如果每个家庭都在封建主义轨道中生活,天下就可以"不劳而自治",因而"家道未至"这是最令人担忧的。究竟怎样"正其家",使"家道"臻于完善呢?吕祖谦提出了这样几点设想。

    (一)、男外女内。

    在"夫为妻纲"的时代,女子是不得参与任何社会活动的。他们生活的范围被禁锢在家庭内部。而出头露面的总是男性。这本来是一个畸形的社会现象,然而吕祖谦却以此为保证家庭太平无事的重要手段。他说:男本当在外,女本当在内。知其在内而位之于内,知其在外而位之于外。则一家自然无事矣。其实男女只有性别之分,而无内外之别。所谓"男本当在外,女本当在内"之理论,说到底,乃是封建思想家们的偏见。它是从"男尊女卑"的封建教条演绎而来的。关于这一点,吕祖谦说得很坦率:"女子处乎内,必有所听命而不敢专。"②"有所听命",即服从男于而不敢擅作主张,这也是他力倡"男本当在外,女本当在内"的原因所在。

    (二)、以严治家,内外相爱。

    治家是严还是宽?吕祖谦主张从严治家。他说:以严治家者也。夫治家之道,与其失于宽,宁失于严。严则无宽裕雍和之道而有悔厉,然未至于有失,故终则吉。宽则失治家之节。大节既失,纵溢放肆,何所不至,故虽见其宽裕,终必吝矣。①治家之道主乎严。故与其嘻嘻,宁若嗃嗃。此爻如对两家而言。且如入一家见其父子夫妇济济有礼,则可以知其必兴;见其嘻嘻然以歌舞为乐,则可以知其必败。认为治家一定要严。宁可失之于严以至缺乏"宽裕雍和"也不要失之于宽,流于"纵溢放肆"。这是因为只有严,才能使每个家庭成员"济济有礼",按照自己在家庭中的等级名分行动。这样即能使封建家庭稳定。相反,治家过于宽纵,妇女小孩整天嘻嘻哈哈,无拘无束,这就"失治家"之"大节",将会导致家庭成员为所欲为的严重后果,也就难保其家不败了。治家当严这一观点,本无可厚非。但一定要弄得每个家庭成员整天嗃嗃然,这哪里还有什么家庭温暖可言?此时的家庭不啻是人间地狱。也许,吕祖谦本人也意识到这一点,故而他又提出了"内外相爱"的命题,作为"以严治家"的补充。

    "有家之道至,则内外相爱而无一毫之不善矣。"③尽管吕祖谦在这里为封建家庭披上了一层薄薄的温情之面纱,然而既要"父子夫妇济济有礼",而不逾封建名分半步,又怎么可能做到"内外相爱"呢?说穿了,在这样的家庭中,人与人的关系只能是统治与被统治,压迫和被压迫的关系,所谓"内外② 《文集》卷14《易说·家人》。

    ① 《文集》卷14《易说·家人》。

    ① 《文集》卷14《易说·家人》。

    ② 同上。

    ③ 同上。

    相爱"之说,只不过是吕祖谦的一厢情愿之梦吃。

    (三)、在家之行尤不可忽。

    父母是子女人生的第一生活教师,他们的行为对子女具有不可低估的重大影响,因此要求家庭其他成员做到的,家长首先则要做到,吕祖谦认为封建家长本人的行为对于治家之成败,起着决定的作用。凡是有志于将家治好的封建家长一定要注意时刻以封建义理约束自己的行为。他说:治家惟善于言行而已。知风化之行在己不在外,故自反之于身。夫身之所出者不过于言行。故言之有物而行有常。物者有事之谓。常人信口而发,及究其实,便无一事,故君子有事而后有言,故曰有物。常人之行,行之于始而不能行之于终。惟君子始终如一,故有常。夫言之无物犹可以欺外人,若在家之人,则必究其实,故在家之言尤不可妄之。无恒在外,犹可以饰一时,至于在家之行,最易败露,在家之行尤不可忽。①治家而无威严则不能常久,威严而不孚信则人不服。故有半成如则吉也。在我者不先有旱信而以成严率人,则人皆曰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何以致家之齐乎。

    象曰:反身之谓天下之事无过反身,必曰反身者谓旱自我出。要想使家庭的其他一切成员都诚心悦服地服从自己的统治,按照封建伦理标准生活,封建家长光有威严而无孚信是不行的。所谓孚信,也就是指家长本身的表率作用。如果自己不能很好地遵循封建道德,身有孚信,家人就会不服,这就要封建家长"言之有物而行有常"。也就是说,言必符实,不能信口开河,行必有常,即依据封建道德标准说话与行动。吕祖谦指出,封建家长如果"言而无实",行而"无恒",也许还可以暂时蒙骗一下外人,但是绝对不可能蒙骗得了与其朝夕相处的家人,故而封建家长之无实之言与无恒之行在家庭中是最易败露的,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在家之言尤不可妄行之","在家之行尤不可忽"。纵观吕祖谦对于治家的几点设想,唯此一点在剔除其封建糟粕后尚有一定可取之处。

    和吕祖谦治家观点相一致,是其"孝"之观。他认为子女在任何时候都必须绝对服从父母,唯父母意志为瞻,这就是"孝",反之就是不孝。"孝"乃"父为子纲"在道德观念上的反映。应该说"孝"并不是封建社会才有的,这是一个很古老的观念。最初不表现为统治压迫之义。从现存的资料看,早起之"孝"主要有这样三方面的含义:一:慎终追远,表示对诅先神的敬仰和祈求,如《宗周钟》"祖孝先王,??降余多福"中的"孝"义近祭祀。

    它的作用是通过对共同祖先或先王的祈求,调整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是对父母的赡养义务。随着家庭在社会中的独立性增强,子女对父母财产的继承权得到肯定,"孝"作为对丧失劳动和生活能力的父母应尽赡养义务之义也随之出现。如《尚书·酒诰》说:"用孝养厥父母"。孟子说:"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

    三、对父母或长辈的顺从与尊敬。

    如"子夏问孝,子(孔子)曰:色难。"指的就是对父母要和颜悦色。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孝"仍保留了上述的涵义,但其主要内核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和尊重,而是指父权对子女的统治与压迫。它与父纲相呼应。"忠"、"节"、"信"、"义"都不过是"孝"这一观念在君臣、夫妇、朋友、主仆关系上的运用和推广。从这个意义上说"孝"确实是其他封建伦理道德的基础。《孝经》明确宣称:"孝始于事亲,中于① 《文集》卷14《易说·家人》。

    ② 同上。

    事君,终于立身,"又说:"孝为天之经、地之义、德之本,教之所由来。"对于《孝经》的这些基本观点,吕祖谦表示完全赞同。他说:《孝经》只一孝,凡事皆归之孝,此类须参求其所以然。①理之在天下,遇亲则为孝,遇君则为忠,遇兄弟则为友,遇朋友则为义。??使能推而极之,塞乎天地,横乎四海,几天下之理,未有出乎孝之外者。从这些论述看,吕祖谦是将"孝"视为其他封建伦理道德的基础与依据,用他的话说就是孝为"仁之本"。

    吕祖谦认为子女要无条件地孝敬父母,谓:"孝敬之心尤间断,随遇随起。"③一般说来父仁母慈,做子女的恪守孝道并无多大困难。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慈父良母,不幸而有"顽父嚣母",做子女的该怎么办呢?

    吕祖谦的意思是必须委曲求全,不减孝敬之心。即使受到父母的无理痛责和毒打,也要克尽子职。"父母不从吾谏,至怒。怒至于挞之流血,亦起敬起孝。"①更不能为了洗刷自己,而形成"父母之恶"。同时,子女对父母的孝敬应该始终如一,不能为外物所移。既不能为岁月所移,也不能力爵位而变。

    唐人皇甫无逸任益州(今四川成都)大都督时,母留长安。及闻母痛笃,"惶惧不能食",立即赶回长安,结果卒于途中。在一般人眼中,皇甫无逸可称得是位孝子了。然而吕祖谦对此却颇多微词。他认为皇甫无逸当初人蜀做官时,就应该携母同往。如其母不肯随行,则应该"舍官侍养",这才是孝子行为。"今既不然,虽死何及,要之只为利禄之心重,故虽有孝心,亦被利禄之心夺了。"②在吕祖谦看来,皇甫无逸由于"利禄之心重",其对父母的孝敬之心为物所移了,故"子道未足,何得为孝"?在这里,吕祖谦膨胀的实际是"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观点。

    吕祖谦还认为子女应该时刻为父母的饮食起居操心。"孝子以亲之心为心,故以亲之体为体。冬温夏清,昏定晨省。一岁有冬夏寒暑之变,孝子顷刻不忘亲。才遇变时必加意于 其间,如古人扇枕之类是也。"③侍奉父母应做到"下气、怡色、柔声"。他认为孝子最大的快乐是让父母高兴,而要做到这一点,对父母则必须在态度上毕恭毕敬,和颜悦色。他说:悦亲有道,非三牲五鼎为足悦亲,须是承颜望色为悦亲,又须是出于诚。④柔色以温之,此孝子和柔颜色以温父母。如今人和易颜色以来,而我见之,则非特彼和,而我之容亦觉和气薰然,予以柔色来,父母安得不豫?①慈以旨甘,虽有八珍之味,嗟来而与,则食之何甘?疏食菜羹,进之以礼,颜色和悦,则食之自觉甘美,此所谓慈以旨甘。人不是动物,除了食、衣之需求外,还需要精神上的慰藉,子女对父母、幼辈对长辈的恭顺与和颜悦色,则是对父母与长辈的最大精神安慰。吕祖谦认为子女对父母的敬重和颜色和悦要远胜"八珍之味"、"三牲五鼎",这无疑是有价值的见解。

    ① 《文集》卷16《礼记说》② 《东莱博议》卷1《颍考叔争车》。

    ③ 《文集》卷16《礼记说》。

    ① 《文集》卷16《礼记说》。

    ② 《文集》卷19《史说》。

    ③ 同上卷16《礼记说》。

    ① 《文集》卷16《礼记说》。

    ② 同上。

    吕祖谦认为人不可以没有孝心,没有孝心就是"丑类"或好佞之徒。而人有了孝心,则可以保持平和温然之气象,具备"不争丑类"的雅量。

    大凡人子在父母前,固有孝敬之心,父母不在前便有争心,惟养之熟,此心常在,故能不争丑类者。尤其重要的一个人有了"孝心",将"此心"扩而充之,可以对君主保持忠心,即忠于封建统治。在家是孝子,为官就会是忠臣,对其他人亦能充满爱心。他引其伯祖吕本中《舍人官箴》说事君如事亲,事官长如事兄,与同僚如家人,侍群吏如奴仆,爱百姓如妻子,处官事如家事。??故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弟,故顺可移于长。居家治,故事可移于官,岂有二理哉。

    这也就是吕祖谦一再强调孝道,主张"事亲如事大"、"事亲事之本"的根本原因。

    无庸置疑,吕祖谦关于"孝"的观念,接受的主要是儒家传统观点,其中以封建糟粕为多,但也有与传统观点不太一致的地方。如孔子曾说:"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①认为子女必须全盘继承"父之道",不能有丝毫之改变,这才是"孝子"之行径。然而"父之道"不一定都是对的,如果按照孔子这一说法行事,就得重复"父之道"的谬误,而不可改作。对此,吕祖谦有着不同的见解。他认为子女对"父之道"的改与不改,要根据义理来决定。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也,不死其亲也。凡出入起居,门风家法种种,皆如父之旧,无暇改也。至于事之害理伤义,则父在固将谏而改之,苟以父没之故,见其害义而不敢改,是以存没二其心也。岂所谓无改于父之道哉?孝子事死如事生,见父之事,有害义者,汲汲改更,②在吕祖谦看来,"三年无改父之道"是指不忘父母,事死如事生,而非其它。如果因为父死而不敢纠正有害于义理的"父之道",这就大谬不然了,他指出凡属"害理伤义"的"父之道"都在"汲汲改更"之列。显而易见,吕祖谦对"三年无改乎父之道"的解释与孔子本意是大相径庭。这已不是在"解经",而是借"释经"来阐述自己的不同见解了。无怪乎有人说:"先生释经,非释也,皆以其平日之所学,而借经以发之也。

    故往往附经以起意,或离经以广意,而不必附丽乎疏经。"①又如,孟子曾认为"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