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慧成才的奥秘》免费阅读!

立志·求学(1/2)

作者:早慧成才的奥秘

    志向是所有行动借以滋长的胚种。“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发展得越快。

    对学龄儿童来说,教孩子最重要的是什么?当以立志。如何实现自己的志向,当以求学。知识犹如人体的血液一样宝贵,求学者要有“铁杵磨成针”的精神,楔而不舍,才能成功。

    铁杆磨成针——在父亲指导下,李白从小立志成才

    李白(701-762)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之一。他之所以能“开口成文,挥翰霞散”,写出数以千计为人民传诵的诗篇,主要是他长期刻苦学习勤奋钻研的结果。当然,与家教也是不无关系的。

    李白的父亲是个很有文学修养的人。李白刚刚懂事的时候,有一次听到父亲在书房里朗读《子虚赋》,那优美动听的文词,使李白人迷人神。开始,父亲以为他听不懂,后来父亲发现每当他朗读诗文的时候,李白便到父亲跟前,眼睛盯着父亲,认真聆听。有时竟随着父亲感情的起落表示悲欢。于是,父亲便留他在书房里一块学习,一块朗诵。幼时的李白几乎每天都是在书房里度过的。

    在父亲的教育下,李白“五岁诵六甲”(指推算生辰年月的六十甲子),“十岁观百家”(指诸子百家的各类书籍),十五岁开始学写文章和诗歌。他最早写的《惜余春赋》、《明堂赋》、《大猎赋》都曾受到文豪的重视。

    李白的进取精神特别强,他甚至有超过司马相如的抱负。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他下了很大决心,同一位好朋友住到成都附近的青城山里去,专心攻读,博览群书,钻研诗文书法。他在青城山,一连苦读了好几个年头,都不曾进城去闲逛一次。

    但是,少年时的李白,在学业上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动摇的。他在四川眉州象耳山读书的时候,一度对学习的艰苦和紧张适应不了,曾想中途放弃学业,做一个自由自在、随意飘游的浪子。一天,他离开象耳山,正走到山下小河边时,遇见一位头发花白姓武的老大娘蹲在河边磨铁杵。李白好生奇怪,走上前去问大娘干什么。武大娘指着铁柞说:“我要把它磨成针。”李白以为老大娘在拿他开心,不相信老大娘的话,问道;“这么粗的一根铁杵,能把它磨成针吗?”老大娘意味深长地对李白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李白听了心里不觉一怔,顿时感慨万分,独自一人在河边沉思了很久,从中得到极大的启发。于是,他又坚定地往山里走去,决心继续归山终业。

    从此,“铁杵磨成针”成了李白的座右铭。他始终以这种精神来要求自己“读破万卷书”。正因为如此,所以他后来做的诗,都能达到有如信手拈来、妙语天成的程度。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华罗庚

    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现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

    ——朱自清

    业无高卑志当坚——北宋诗人张耒吟诗教子

    北宋诗人张耒(1054-1114),13岁就能吟诗作对。17岁写了当时脍炙人口的《函关赋》。少年时,他就学于苏轼,颇得东坡居士的赏识。20岁中进士,历任秘书省正字、著作郎、史馆检校、起居舍人等官职。他为人正直,做官清明,而且还写了不少反映劳动人民疾苦的诗作。更值得称道的是,他为了教育儿子张(禾巨)、张秸,以卖烧饼的邻居为榜样,专门写了一首七言诗。

    张耒的邻居是位卖烧饼的。他仔细观察卖烧饼人的苦难生活:卖饼人每日五更起床,沿街叫卖,哪怕是刮风下雨、天寒地冻也不间断。久而久之卖饼人的艰辛深深感动了诗人。他想,业过三百,行超三千,不论干什么,只要立志求远,不懈地努力,终究会成功的。为了教育儿子,学习卖饼人不畏艰难的品质,他写下了诚儿诗: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诗的大意是:月亮已经西沉,城头上积起了一层厚厚的白霜。五更刚过天未明,卖饼人手捧饼盘走出家门,沿街叫卖。这时,大街小巷不见行人,而利箭似的刺骨寒风吹着卖饼人和他的饼盘。此时,他担心的倒不是自己身上衣薄寒冷,而是怕寒风吹凉烧饼卖不出去。一个有志气的人,不管自己从事的职业是高贵还是低下的,要想达到目的就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毅力,决不能游手好闲、贪图安逸。

    对孩子来说,范例之重要超乎批评。

    ——朱贝尔

    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

    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吕坤

    立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工作随着志向走,成功随着工作来,这是一定的规律。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有个成功在等待着,来庆祝你的努力结果……

    ——巴斯德

    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

    ——列宁

    好男儿志在四方——在母亲支持下,徐霞客游遍祖国万里山河

    徐霞客(1586-1641)出生在江苏江阴的一个没落世家。家境虽然已经衰微,但是家中藏书却不少。尤其幸运的是,徐霞客有一位很好的母亲。母亲思想开朗,勤劳贤良,知书知礼,富有理想。全家的经济掌持和对子女的教育,都落在她一个人身上。

    徐霞客幼小的时候就开始听母亲讲历史故事,讲为人的道理,激起了他求知探奇的强烈愿望。一次,母亲讲《左传》,讲到“民生于勤,勤则不匮”的句子时,徐霞客说:“妈妈,我知道这其中的意思。”“说说看,看你理解得怎么样?”徐霞客解释说:“这是说,一个人无论织布、读书和做其他事情,最重要的是勤快,只要勤快,就什么都不会缺少的。”母亲听后满意地笑了。

    从此,徐霞客除了吃饭时间,几乎都在父亲的书房里精心读书。他读完整架整柜的书籍后,又把那些心里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历史、地理和探险游记之类的书籍,集中起来,反复阅读。进了私塾以后,他还经常把这些书揣在身边。他觉得从这些书里能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可以了解民族的历史,使人心胸开阔,产生力量。后来,他决定放弃科举,绝于仕途,准备遍游祖国的山川。

    恰在这时,霞客的父亲去世了,身边只有一位年老的母亲,他实现宏愿的决心有些踌躇。母亲了解到儿子的心意,便鼓励说:“孩子呀,身为男子汉,应该志在四方,不能为了家庭的缘故而放弃自己的志愿,像一只因在篱笆里的小鸡,套在车辕上的小马狗。”为了激励儿子,母亲还亲手为儿子赶做了一顶“远游帽”,让他戴着踏上了征途。

    开始,霞客出游大都是在比较近的地方,行期也有一段间隔。每次游罢归来,霞客总要把异地的风光见闻一五一十地讲给母亲听。徐母总是为儿子的学识不断长进而感到高兴。后来徐母发现,既然远游,为何频频归来?当他知道霞客仍然是为了照顾自己时,便对霞客说:“我虽然年已老迈,但身体还根结实,你用不着惦记我。不信,我还可以出去一游。”她硬叫儿子陪她去游览了附近的荆溪和勾曲,而且一路走在儿子的前面,全不示弱。

    得到母亲的鼓励,徐霞客激动不已。他开始了对祖国万里河山的游历。他30多年不避寒暑,不畏艰险,靠两条腿考察了华东、华北、东南沿海、西南云贵等17个省区,对大半个中国的地理、水文、地质、动植物,特别是有关我国石灰岩地貌作了数百万字的游记记录,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

    要想让儿童也理解社会的玄妙,再也没有比让他们到大街上去观光更理想的事了。

    ——法朗士

    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

    ——冈察尔

    做学问的难和易——古代学者彭端淑书信教子

    明末清初有一位学者叫彭端淑,他给儿子和侄儿们写过一封信,信中谈了做学问的难和易问题。他对难和易的论述充满了辩证法思想,不但鼓舞和激励了彭家的子侄们,而且也鼓舞和激励了后来的许多青年人。他写道:

    “天下事有难易的区别吗?去做,去学,难的事情也会变得容易;不做,不学,容易的事情也会变得难。

    “即使我的天资愚钝,才能平庸,不如别人,但是我每天坚持学习,毫不懈怠,总会有成功的一天。到那时候也就不觉得愚钝和平庸了。即使我的天资聪明,才思敏捷,加倍地高于别人,但是我把这些天资和才能都丢开不用,那么,我和愚钝平庸的人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孔子的学生中,曾参是以愚拙出名的。可是孔子的学业,最后却靠曾参传了下来。这样说来,聪明和愚钝的作用,哪里是一成不变的呢!

    “四川有个偏僻的地方,有两个和尚,一个穷,一个富。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到南海去,你看怎样?'富和尚问:'你凭什么去呢?'穷和尚说:'我就靠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富和尚说:'我几年来都想雇船去,一直没有办成,就凭你哪能去得了?'过了一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告诉富和尚,富和尚感到很惭愧。

    “南海就是浙江的普陀山,是佛教圣地。从四1!!到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远,富和尚去不了,穷和尚却去了。人的立志,难道不如四川这个穷和尚吗?

    “所以,聪明和敏捷,是可靠又不可靠的东西。自以为聪明和敏捷而不认真学习,那就会自取失败。愚钝和平庸,对人的发展有限制作用,但又不能完全把人限制住。不为天生的才能所限制,努力不倦地学习,才是真正求上进的人。”

    现在许多年轻人往往自恃聪敏,不求甚解,放松学习,作为长辈,应该对他们说些什么呢?不妨读一读彭端淑的这封信。

    你要尽其所能把你的家庭建成一个生活中心,在这里面,一切良好的事物是被抚育培养起来的;在这里,你的忠诚、热望、同情以及整个你生命中高贵的东西,会被发扬光大起来。

    ——阿瑟·米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咸于思,毁于随。

    ——韩愈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

    水滴石穿——竺嘉祥教育儿子竺可桢读书要持之以恒

    1890年3月7日,浙江绍兴东门外东关镇竺嘉祥家添了个小男孩,竺嘉祥高兴地给孩子起了个名叫兆熊,小名阿熊。可又一想,孩子应该有个学名才好。于是,他又找到镇上的私塾先生,商议了好久才决定阿熊的学名用“可桢”。先生解释说:“桢”字的意思有两层,一是坚实的木头;二是古时候筑土墙立的柱子称作桢干。“可桢”就是将来可以成为国家栋梁的意思。竺嘉祥对这个名字很满意,他寄希望于可桢。

    竺可桢(1890-1974)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他终于成为一位知识渊博的科学家和很有建树的教育家。一生中他对气象、物候、地理、自然科学史等都作过精细的研究,均取得辉煌成就。

    竺可桢刚刚长到1岁半时,父亲就用方纸块写字教他认。一天,嘉祥要外出办事,临走时对可恢说:“小熊,今天我有事,不能教你认字了,放你一天假好吗?”正在母亲怀里吃奶的竺可桢,立即松开奶头,硬缠着父亲教他认了字才让走。这样,等到竺可恢满3周岁时,他已经能够认识许多单字,能够背诵十几首唐诗了。

    竺可桢5岁进学堂,7岁开始写作文。竺可桢写作文,常常是写了一遍,自己觉得不好又重新再写一遍,等到他自己认为满意了才停笔。竺可桢读书很用功,一天晚上,当他上床睡觉时,大公鸡已经“喔、喔”地啼叫了。母亲怕累坏了他的身子,就常常用陪学的办法促他早睡。竺可桢很聪明,有时随母亲睡了,可当他听到鸡叫时,知道天快亮了,又轻轻地爬起来,背诵老师教的国语课。

    竺可桢不仅爱学习,还爱用脑子思考问题。他的家乡雨水特别多,屋檐上老是滴水,落在石板上发出“滴滴答答”的响声。竺可桢站在一旁数那滴答作响的水滴,数着数着,他像发现了奇迹,眼睛盯住石板出神,他心里纳闷:哎,这些石板上怎么有一个一个的水坑呀,水滴正好滴在小坑里。再看看另外一块石板,也是同样的情况。他立即跑去请教父亲。

    竺嘉祥听了儿子的问话,由衷地高兴,耐心地向他解释说:“小熊啊,这就叫'水滴石穿'呀!别看一滴一滴的雨水没有什么厉害的,但是,天长日久,石板就被滴出小坑了。读书、办事情,也是这个道理,只有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

    从此以后,“水滴石穿”的教诲成了竺可桢一生的座右铭。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他一直用这句话鼓励自己,使学习成绩一直处于领先地位。1910年,20岁的竺可桢去美国留学,8年后,他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回国,一直从事祖国的气象事业。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

    ——**

    学问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

    ——大加图

    发愤读书,自立于世——民族学专家翁独健在父母帮助下身残志不残

    民族学专家、全国政协委员翁独健(1906-1986),原名翁贤华。3岁那年,一场小儿麻痹症使他成了一个步履艰难的残疾人。他的家庭本不富裕,为就医治病又变卖掉不少家产,差不多到了托钵告贷的困窘境地。

    贤华天资并不聪明,加上自幼顽皮好动,入学后,一段时间成绩平平。母亲看儿子终日嬉戏,很担忧,便语重心长地开导说:“你是残疾人,无法同别人相比,倘不发愤读书学到本领,便很难自立于世,那时后悔就迟了。”同时母亲还给他讲古人“头悬梁,锥刺股”、“铁杵磨成针”的治学故事。母亲的开导对他教育极大,从此,他刻苦攻读,学业大进。

    他所在的乡村小学有个有趣的规定:每学期结束时,考试成绩前三名的学生发给肉包子作为奖品。第一名的包子最大,第二名次之,第三名最小。包子本身虽不足道,但对那些笃志嗜学的儿童来说,都把能得到包子作为无尚荣耀。他的母亲总是鼓励他说:“那大包子就是头奖,要把它看成是最光荣的事去争取它。”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贤华在四年级上学期就得了个二号包子,但出人意料的是,他竟将这令人羡慕的包子留在了课桌里,没有拿回向家人及邻居夸耀。原来,他因为未能夺得头名而悔恨。从此,他学习更加刻苦。从小学四年级下学期到融美中学、英华书院,他的学习成绩一路领先,始终是班里的第一名。他不但数理化、外文成绩出色,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行文华实并茂,洒脱自如,很受老师赏识。

    学校放假期间,他的母亲总是让他到二姐丹秋家去学习。他的二组夫姓何,家道殷实,藏书较多,贤华在知识的海洋里邀游。他读了《三国演义》、《水浒》、《红楼梦》等古典文学名著,他还读到一些严复所译赫胥黎的《天演论》,书中反复阐述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规,给了他以极强烈的印象。他立志要开拓生活的道路,做一个战胜厄运的强者。

    18岁那年,贤华中学还未毕业,有人为他选了一个貌美贤淑的姑娘,要他订亲。但贤华正潜心读书,没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雅兴。他的母亲也认为孩子未成业,建家不可急,于是辞退了亲事。那时在中学生中,有不少人寻花问柳,荒废学业,而贤华却心如枯井,不为所动。高中毕业后,许多人弃文从商,贤华却我行我素安然读书,渴望继续求学深造。为了激励自己,他还改名为翁独健,表示自己尽管只有一条健康的腿,也有翱翔四海的凌云壮志。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翁独健靠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考取了燕京大学历史系。1928年夏,翁独健从福州北上,由于盘缠无多,只好搭乘运载虾酱的货船先到青岛,然后弃水路走陆路,几经周折,终于到了燕京大学。

    燕京大学是闻名全国的高等学府,那里藏书丰富,教授云集。陈垣、邓之诚、洪业等史学名家当时都在执教。按校方规定,一年级学生不得享受奖学金,膳食书籍等项费用全部自理。翁独健既无家庭支持,也没有亲朋资助,只得勤工俭学,靠拔草等劳动来维持学业。二年级时,翁独健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奖学金。洪业教授曾不无得意地说:“我有一个最好的学生,他就是翁独健。”当时与翁独健同住一个宿舍的,是后来成为著名红学家的吴世昌教授。吴世昌一目失明,翁独健左脚颠跛,二人都因学业出类拔苹受到教授们的赏识。校长陆志伟曾戏谑地送给他俩一副对联:“只眼观天下,独脚跳龙门。”对仗工整,寓意深刻,一时传为佳话。

    1935年,翁独健在燕京大学毕业后到美国哈佛大学攻读蒙元史,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云南大学、燕京大学、北平中国大学任教授,从此学业大成,名声大震。

    在顺境时,要有节制的美德;

    在逆境时,要有刚毅的美德。

    ——向波

    所有坚韧不拔的努力迟早会取得报酬的。

    ——安格尔

    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惟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

    ——巴斯德

    人生在世,必须善处逆境,万不可浪费时间,作无益的烦恼。

    ——马克·吐温

    胆小怕事的人,是不会有出息的——贺龙教育子女的故事

    贺龙(1896-1969)的儿子贺鹏飞在一次踢球中把腿摔断了,石膏绷带还没去掉,爸爸就让他拄拐杖去上学。有人担心会出危险,贺龙淡淡一笑,说:“不要娇惯他们,打仗的时候,带着伤不是一样执行任务吗?”鹏飞经爸爸这么一说,伤还没好,把拐杖夹在自行车上,用一条腿蹬车到学校上课去了。

    贺龙对男孩子的要求是这样,对女孩子的要求也不例外。

    一天,贺龙正在看书,见女儿黎明头发**地进了屋,便问:“干什么去啦?”

    女儿回答:“游泳去啦。”

    “学会了没有?”

    “还没有。”

    “喝水了吗?”

    “没有,我怕。”

    贺龙放下手中的书,说:“这可不行,想学游泳怕喝水还行?你要记住,不论做什么事,一定要下决心,舍得付出代价。学游泳嘛,喝几口水就是付代价,胆小怕事的人,是永远不会有出息的。”

    从此,每当黎明学游泳,父亲就拿个小凳子坐在水池边监督。他鼓励孩子往深水里跳,有时干脆往深水里推。很快,黎明学会了游泳。

    黎明16岁那年,学校开展军事体育训练,她报名参加了少年宫摩托车训练班。妈妈知道后,担心女孩子骑摩托车太危险,不想让女儿参加。贺龙对爱人说:“人家都说摩托车运动是勇敢者的运动,让我们的女儿去锻炼,做个勇敢者,不是比关在家里好得多么!”

    妈妈答应了。女儿黎明终于成为摩托车训练班出色的运动员。

    劝说常比强迫更为有效。

    ——伊索

    成功的人,都有浩然气概,他们都是大胆的、勇敢的,他们的字典上,是没有“惧怕”两个字的。

    ——卡耐基

    在甜蜜的摇篮曲中成长起来的人,未必能创造甜蜜的事业;在痛苦中咸长起来的人,兴许能为别人解除痛苦。

    ——佚名

    在一个人生命的初始阶段,最大的危险就是:不冒风险。

    ——佚名

    有志者,事竟成——微生物学专家汤飞凡的成才之路

    1981年5月11日,国际沙眼防治组织在巴黎举行隆重仪式,给我国一位微生物学家颁发了一枚金质奖章。这位获奖者,就是世界上第一个分离出沙眼“病毒”的汤飞凡。国际学术界称他是人类的朋友,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公仆。

    可是,汤飞凡没有见到这枚金质奖章,因为当时他已经去世23年了。

    汤飞凡(1897-1958)出生在湖南省醴陵县一个偏僻的乡镇。他的父亲是个教私塾的先生,孩提时代的汤飞凡常常坐到父亲的膝头上认字、写字、念简单的诗。他不比别的孩子聪慧,但他有一股子刻苦的钻劲。他练字一练就是几大篇,读诗一读就是大半天,只要大人不满意、不称赞,他就不去玩耍。

    他的母亲贤慧、勤劳,远近闻名。白天她操持家务,手脚不停;晚上在灯下教孩子识字,讲些古代英雄豪杰的故事。五六岁的汤飞凡,常常被妈妈讲的故事吸引得很晚不能入睡。但是很不幸,汤飞凡不到10岁,妈妈因病去世了。从此,他只和爸爸朝夕相处,艰苦度日。

    汤飞凡的家乡传染病格外多,患沙眼的更是到处都有。有时全家,甚至全村子的人轮流着患眼病。小飞凡亲眼见到患沙眼的乡亲,个个都是那样痛苦难熬,心里比患病的人还难受。他的父亲看到小飞凡这样多情善感,便把他叫到跟前说:“小几,要是将来你当个高明的医生能消灭这种眼病该多好啊!”汤飞凡的心里从此刻上了一个当医生的印记。

    13岁那年,汤飞凡离开家乡到省城长沙读书,读的是中路师范学部。中学毕业后,他还没来得及仔细审视自己的爱好,便考进了湖南省立甲等工业学校,学习金工科,成天和金属学、机械学、制图学这类课本打交道。汤飞凡觉得,知识就像无边无际的海洋,而自己好比在海洋中觅食的小鸟,对一切都想尝试一下。除学习金工科规定的课目外,他还常向湘雅医学院的同学借医学书籍和讲义看,不管是内科的、外科的、生理方面的,还是细菌学方面的,借来就看,越看越带劲。就在这期间,他还结识了不少爱好医学的朋友,经常和他们在一起谈论日后当医生、献身医学事业的志向。两年后,他终于下定决心,弃工学医,报考了湘雅医学院。

    湘雅医学院是一所美国教会办的学校,考试、教学全是使用英语,汤飞凡一度感到压力很大。父亲看出了他的心思,鼓励他说:“有志者,事竟成。既然你已经改行从医,就要下决心学出成绩来。不论干什么,只要用心就成。”

    父亲的话犹如春风,吹起了他理想的风帆。恰在这时,家中发生意外事故,全家生活没有了着落。不到17岁的汤飞凡不但得不到家里的接济,还要寄钱帮助家里。他白天听课,晚上去当家庭教师,或在学校药房里干杂务挣些钱,每天要学习工作十几个小时。

    不过他有自己的乐趣:显微镜下那千姿百态的微观生命深深地吸引了他。除了上课、做工,其他时间,他都是在显微镜下度过的。强烈的责任感,促使他下决心去进一步认识微生物,弄清楚那些危害人类健康的小东西是怎样生长、生活,怎样对人体进行破坏的。然后,怎样制服它。

    1921年,汤飞凡以优异的成绩从湖南湘雅医学院毕业后,被推荐到美国哈佛大学,在细菌大师秦瑟的手下深造。汤飞凡昼夜苦读,博览群书,丰富了细菌学知识,成为学友中的佼佼者。一次,老师当着大家的面半开玩笑地说:“当今世界上,真正认真读书的,除了我,汤飞凡可算一个。”

    汤飞凡回国后担任上海中央大学医学院和雷氏德医学研究院教授兼细菌学系主任。

    理想是风帆,逆水能行舟。

    ——佚名

    耐心和持久胜过激烈和狂热。

    ——拉·封丹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郭沫若

    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

    ——歌德

    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北史》

    孩子的前程要紧——茅以升的母亲深明大义、教子有方

    茅以升是我国著名桥梁专家,他刀岁时,仍能准确地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面的一百多位数字。每当他回顾自己的学业时,他总是无限深情的怀念自己深明大义的母亲。

    1911年7月,年仅15岁的茅以升听说北京清华学堂招考留美预备生,想去报考。当时有人劝茅以升的母亲说,美国离家很远很远,要漂洋过海,孩子这么小,你怎么舍得让孩子离开你呢?

    茅以升的母亲回答说:“读书是大事,孩子的前程要紧,让他到外面见见世面,多学些知识,有什么舍不得。”母亲坚决支持儿子去北京报考。

    临行前,母亲为儿子一针一线地缝衣服,准备行装。她勉励儿子说:“孩子,去吧,走后别惦念家里。凡事立则兴,不立则废,古时候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大功告成,要学大禹治水的精神!”

    茅以升终于考取了清华留美生,后出国留学。学成后回国,成为一名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