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慧成才的奥秘》免费阅读!

立志·求学(2/2)

作者:早慧成才的奥秘

桥梁专家。1935年1月,茅以升主持建造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当进入灌注桥墩的打桩阶段时,由于技术问题,工程暂时停了下来。正在这时,他的夫人来电要他回家给母亲生日祝寿,茅以升带着满腹心思回到家里。一向关心儿子事业的母亲见到儿子第一句话就问:“工程进行得怎么样了?”

    当茅以升如实地把造桥遇到的困难告诉了母亲后,母亲又用唐僧取经的故事开导他说:“唐僧取经经过八十一难,终于得取真经一百六十多卷。你们造桥,也要经过八十一难的。”

    母亲又说:“困难是有的,但只要有孙悟空和他那如意金箍棒,是能渡过难关的,不必发愁。”

    母亲的教导,使儿子顿开茅塞。茅以升说:“是的,我们全体造桥人员就是孙悟空。如意金箍棒就是科学里的一条法则——利用自然力克服自然界的障碍。”他坚定地对母亲表示:“我们的桥一定能造成,请你放心。”后来,茅以升和造桥人员终于克服了一个个困难,将钱塘江大桥造成。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贝多芬

    我必须承认,幸运喜欢照顾勇敢的人。

    ——达尔文

    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次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

    ——卡耐基

    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才之路

    ——杨武之、罗孟华夫妇培育儿子杨振宁

    1957年,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由于贡献突出,他被世人称为“是自爱因斯坦和狄拉克之后,20世纪物理学出类拔萃的设计师。”1971年,杨振宁又作为华裔美籍科学家第一个访问新中国,叩开了中美之间关闭了20多年的科技交往的大门。杨振宁所取得的成就,与生他、养他、教他的父母亲,有很大关系。

    1922年农历八月十一日,安徽省合肥县县城西大街四古巷的杨家宅院正屋内,降生了一个小生命。按杨家各房议定的家谱“家、邦、克、振”排行,这一辈的孩子该为“振”字辈,又由于他的父亲杨克纯(字武之)此时正在安庆(旧名怀宁)的一所中学里教数学,所以他的父亲杨武之就为他取名“振宁”。

    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生于1896年,1914年毕业于安徽省立第二中学,第二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预科,1918年毕业于北师大本科。毕业后,杨武之受老同学蔡荫桥的聘请,回母校省立二中任教,并担任训育主任。1923年,杨武之考取省官费留学,辞别了妻儿,踏上了美国国土,先在斯坦福大学读书一年,攻数学,获学士学位;次年又进芝加哥大学专研数学。

    杨武之的夫人名叫罗孟华,他们是早年由双方父母做主,于1919年结为伉俪的。罗孟华是旧式妇女,没有受过新式教育。她极贤惠,杨武之与她感情纯笃。在那动荡不安的年代,在丈夫远离他去异乡他国求读的漫长岁月里,罗孟华把整个身心都倾注在儿子杨振宁身上。在她看来,丈夫、儿子就是她的生命,她的一切。

    罗孟华惟一感到欢乐和安慰的,是她的儿子。罗盂华只要看到小振宁那双充满稚气的大眼睛,一切忧愁烦恼也就消失了,信心和力量便从心底升起。她决计要把儿子培养成一个有知识、有礼貌的读书人。

    从小振宁懂事的那一刻起,罗孟华就开始给孩子灌输种种知识。在小振宁4岁那年,罗孟华便开始用方块字纸教他认字了。妈妈教得认真,儿子聪敏好学,在一年多时间里,小振宁就认识了3000多个字。

    1928年夏天,杨武之回国。第二年秋,杨武之应清华大学之聘任数学系教授。于是,全家到了北平。他们在清华园里住了8年。这段宁静快乐的少年生活,给振宁留下了温馨的记忆。

    1937年,正当杨振宁在北京崇德中学读高中时,卢沟桥事变发生了,于是他们全家搬回合肥,他就读于安徽省立六中。

    1938年初,杨振宁一家又到达昆明,杨振宁进了昆华中学中五年级。杨振宁学习勤奋,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念过中五年级以后,未上中六,就以同等学力参加了统一招生考试,考进了西南联大。杨振宁投考西南联大时,报考的是化学系,因为他没有读过高中物理。但是入学之后,发现自己对物理学更有兴趣,于是转入了物理系。

    1942年夏天,杨振宁从西南联大毕业,并取得理学学士学位,以后进入清华研究生院又读了两年书。在研究生院期间,他又对统计物理发生了浓厚兴趣。

    杨振宁确是一个有抱负、事业心非常强的青年,他选择学物理是有他的考虑的。他数学学得很好,但他觉得纯数学太虚,不实用;他认为自己具有学物理的气质和风格,而扎实的数学基础为他在物理上的成功铺平了道路。

    1943年,清华大学考选第六届留美公费生,杨振宁报了名。当时物理方面只取一名公费生,规定为“高电压专业”。1944年夏天,考选留美公费生结果揭晓,杨振宁榜上有名。按考试委员会“凡录取各生应在原机关服务留待后信”的规定,杨振宁在取得理学硕士学位后的留待期间(从1944年秋至1945年夏),在联大附中教了一年《范氏大代数》,教课之余研究“场论”,这是他在研究生院期间听了马仕俊教授的课后引起的兴趣。后来,杨振宁在这一领域做出了重大的开创性贡献。

    1945年夏天,杨振宁告别了家人、老师,告别了满目疮痍、悲惨不堪的祖国,乘昆明一加尔各答航机到了印度,然后从印度加尔各答乘美国的轮船前往美国。来到美国,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1949年秋,杨振宁到了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1956年,杨振宁与李政道一起,经长期合作,共同攻关,推翻了被物理学界奉为金科玉律的“宇称守恒定律”,轰动了科技界。为此,杨振宁、李政道同获1957年诺贝尔奖。

    杨振宁在海外虽然成为一位世界著名的大学者、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但他一直怀念着父母亲,怀念着祖国。1971年,在周总理的直接关怀下,杨振宁终于实现了回国探亲的愿望,在上海看望了父母亲,在北京会见了亲朋好友。之后,他又多次回国,为中美关系的发展做了许多工作,他被推举为全美华人协会主席。

    父母之间道德高尚的爱情是孩子们健康的、生气勃勃的、丰富的精神生活的保证。

    ——苏霍姆林斯基

    所谓天才人物指的就是具有毅力的人、勤奋的人。入迷的人和忘我的人。

    ——木村久一

    是慈父,也是严师——吴钦秋教子有成

    “六十年笔褥舌耕,治学不富,万千卷编残书破,教子有成。”这是我国著名摄影艺术家吴印咸1985年在他举办第四次个人作品展览时,对他父亲辛勤培养他的概括。

    吴印咸出生在江苏沐阳一户书香之家。他的父亲吴铁秋毕生从事教育,家境虽然贫寒,但为人率直公正,学问精深广博。吴印咸兄弟五人,他排行居二,与兄弟同在父亲主办的县立高等小学学习。吴铁秋既是吴印咸弟兄几人的老师,又是父亲。因此,对他们要求非常严格。训育课上既教他们学习文化,又教他们忠实做人,言行一致,持以之恒,以便将来“改变国家社会危弱之面貌”。

    对吴印咸来说,父亲吴铁秋在学校和在家里一样,都是一位“严师”。

    性格内向、性情温和的吴印咸,从小不善言谈交际。但读书做事认真诚实,从不后人。父亲的话对他来说,句句是真理,是鼓舞,是希望。

    吴印咸高小毕业那年,正赶上沐阳遭受水灾困扰。吴钦秋无力供吴印咸和其三弟同人中学,便决定让其三弟报考公费的江苏第八师范,让稍大一点的吴印咸去淮阴考进了半工半读的省立第四工厂。这是一家生产棉布和线毯的工厂,吴印咸半日学文化,半日当织毯工人。在掌握了织毯的基本工艺后,吴印咸常常利用休息时间查看各种图案设计资料,并根据自己的艺术构思,设计出了不少新颖图案。厂里的技师十分喜欢他。结业后,他被留在厂里教图画课。这是吴印咸艺术生涯中的重要启蒙期。在这期间,吴印咸边工作,边从艺,学习、自学了全部中学的文化课程。

    1919年,父亲吴钦秋根据印咸的爱好和特长,提出让他以“艺”为职业,继续入学深造。这正是吴印咸的希望所在。果然,这一年他在亲戚和朋友的资助下,考取了刘海粟大师创办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洋美术系,开始接受正规的绘画基本训练。

    从沐阳县城来到十里洋场的大上海,常常使吴印咸目不暇接。但当他一旦进入艺术的海洋后,身边这个纷繁喧嚷的世界好像就不存在了。他从大自然的万端变化到人们服饰的千姿百态,总是习惯地用艺术的眼光去追索美好的素材,希望采集到美好的画面,以便运用到他的绘画创作中去。

    一次,他偶然路过一个旧货场,见到一架勃朗宁方匣式旧相机,标价3块银元。3块银元虽算不上昂贵,但对一个穷学生,却需要一定的勇气和决心。最后还是艺术的渴望战胜了困难,父亲资助他买下了这个“洋货”。从此,他便与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以致名声显赫。

    把美德、善行推介给你的孩子们,能给人们带来幸福的只有它,不是财富。

    ——贝多芬

    拉洋车也要当那个跑得最快的

    ——教师王希富在母亲关怀下事业有成

    看海市蜃楼是千载难逢的事。

    据说,海市蜃楼一出现,海空幻出山野街市、车马行人、殿台楼阁……世间一切景物,活龙活现。一会儿,一切又都悄然而逝,留下的依然是一片苍茫的天幕。

    这瞬间景象竟然有人运用投影原理使其跃然纸上,戴上一副不过三分钱的特制复合滤色镜,便可一览大海的这一奇景。他就是把世界图学专家困惑了三百多年的“大视野动态体视投影图”变为现实的图学专家王希富。

    王希富是北京人。1937年,他出生在安定门外一个小村子里。祖父是车把式,父亲是北京有名的致美楼饭庄的厨师。王希富3岁那年,父亲去世,同年他的小弟弟夭折,接着又传来舅舅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消息。接连的不幸使他的母亲心都要碎了。但是他的母亲是刚强的。她没有怨天尤人,默默地苦撑着这个残缺不全的家。

    6岁是上学的年龄,王希富的哥哥、姐姐都因家里穷错过了上学机会,连窝头也吃不上的王希富,当然对念书的事想都不敢想。可奇怪的是,妈妈却横下一条心,一定要王希富上学。她认为,王家之所以祖辈受穷,受人欺侮,都是因为没有读书人撑持门户的结果。

    为了给王希富积攒学费,她让孩子到地里拣掉下的粮食,自己到窑上背砖。那时,王希富的母亲已是40多岁的人了,一天干下来,脚肿得鞋都脱不下来,可她硬是坚持了一秋一冬。第二年春天,王希富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走出家门,而她的妈妈却扶在门框上掉下了眼泪。

    妈妈的泪水流进了王希富的心里,使他过早地懂得了生活的艰辛。他决心好好念书,要给妈妈争气。

    妈妈非常关心王希富的学业,常常询问王希富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家务活不让王希富插手,处处为王希富的学习提供方便。一天,她把王希富叫到跟前说:“孩子,无论如何,学习上不能拉后,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是拉洋车,也要当那个跑得最快的!”

    “拉洋车也要当那个跑得最快的。”这成了王希富奋发向上的座右铭。

    1950年,13岁的王希富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城市第一中学。这里的学生大都是城里人,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而王希富每顿午饭都是两个窝头伴一碗白开水,学习用具都是最便宜的,穿的是一件早已过时的灰布棉袍。同学们嫌他土气,常常取笑他。当时正在演老舍的话剧《龙须沟》,因为戏里的程疯子穿了一件和他差不多的破衣服,有的同学便追着喊他“程疯子”。王希富感到内心有一种屈辱,便暗暗发誓:比吃穿我比不过你们,咱们比学习,学习得第一才算真本事。果然,王希富从初一到初三,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并担任了学校合唱队的队长。他以自己内在的价值赢得了同学们的友谊。从此,他意识到人生中的屈辱、挫折也会产生一种动力,韩信当年的胯下之辱,不是使他发奋成才了吗?

    中学毕业后,王希富考进了一所既管吃又管住、还能给一点助学金的中等专业学校。之后,他被留校做了教师,担任大学班画法几何课的辅导和中**图课的教学。他结合教学,系统地学习了生理学、解剖学、色彩学等科学知识,并根据教学模型建立起来的空间概念印象制成三维图像,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从此,他便开始了体视投影的研究。1984年,他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了《大视野动态体视投影探讨》,并制成《大视野体视投影图》,经国内外20多位图学学会会员鉴定,这项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居领先地位,它突破了自1600年至今380多年体视投影研究徘徊不前的局面。

    世界上的事情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万丈深渊。

    ——巴尔扎克

    人要是惧怕痛苦,惧怕种种疾病,惧怕不测的事件,惧怕生命的危险和死亡,他就会什么也不能忍受

    ——卢梭

    有困难是坏事也是好事,困难会逼着人想办法,困难环境能锻炼出人才来。

    ——徐特立

    人能够有多少时间学习、贡献——歌德教子的故事

    歌德(1749-1832)是19世纪后期德国文艺界“狂飙”运动的领袖,是伟大的诗人和作家。他的名著《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至今拥有众多的读者,被世界文坛所瞩目。可是,他有一首劝儿子珍惜时间、认真学习、多做贡献的短诗,却少有人知。

    一次偶然的机会,歌德发现儿子在自己的纪念册里摘引了别人写的一段诗:

    “人生在这里有两分半钟的时间,一分钟微笑,一分钟叹息,半分钟爱,因为在爱的这半分钟时间死去了。”

    歌德看到儿子摘抄的这些话,联想到儿子平时懒懒散散、不刻苦用功学习的情况,很不满意。他认为,一个还未成人的孩子对人生采取这种玩世不恭的态度,是很危险的。于是他提笔在儿子的纪念册旁边写道:

    “一个钟头有六十分钟,一天就超过了一千。小儿子,要知道这个道理,人能有多少时间学习、贡献。”

    然后,他把儿子找到跟前,当面给他说:“把人生只当做两分半钟,嬉戏人生,那就只能无所作为,浪费宝贵的光阴,糊里糊涂地打发过去了事。真正用每一分钟作为时间单位来计划自己的一生,争分夺秒地学习、工作和创造,那就成了世界上的大富翁,就可以比那些用年、月、日来计算人生的人,多做许多事。”

    儿子听了父亲的忠告,很受教育。他把父亲写的诗又抄在纪念册的首页,作为鞭策自己的座右铭,经常对照自己,也经常讲给自己的伙伴听。

    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

    ——鲁迅

    不教一日闲过。

    ——齐白石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钱鹤滩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令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文嘉

    明白人,只要半句话就会懂得——马克思关心教育子女的故事

    马克思(1818-1883)是伟大的导师,同时又是一位好父亲。

    他和燕妮生过7个孩子。可是,由于他的生活比较贫困,最终长大的,只有3个女儿。马克思认为,儿童个性形成的最适宜的条件是培养孩子对自己的才能抱有信心和做人的自尊感。他同孩子们玩耍时,从不摆出成年人的“英明”姿态,经常扮演一些角色,逗女儿们发笑。他主张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但不强迫他们读书,而注重培养她们读书的兴趣。他经常给女儿们朗读《堂·吉诃德》、《一千零一夜》、荷马史诗和莎士比亚的作品。在父亲的影响下,孩子们很小时就养成了独立读书的习惯。为了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创造才能,马克思经常带着她们去动物园和植物园。不管住处多么狭窄、拥挤,孩子们要养花、养鸟、养猫、养狗,他都给以支持。马克思理解孩子们的单纯和热情,他从不简单地训斥孩子。他认为,打骂孩子,对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不利,对培养她们的独创能力也是很有害的。

    马克思对孩子们的婚恋问题也十分关心。他对于婚姻恋爱问题的态度是:不包办,但也不能放任不管。他主张,恋爱婚姻应该是志同道合,让爱情经受考验,使双方在婚前都成为一个成熟的人。他反对那种舍掉事业、过早亲呢的恋爱方式。

    1866年,他发现劳拉的男朋友拉法格对劳拉过于亲呢,怕影响这位年轻的社会主义者的前程,便给未来的女婿写了一封信,批评道:如果您想继续维持您同我女儿的关系,您就应当放弃您的那一套“求爱”方式。您清楚地知道,我并没有肯定许婚,一切都没有确定,即使她同您正式定了婚,您也不应忘记,这是费时间的事。过分亲密很不合适,因为一对恋人在长时期内将住在同一个城市里,这必然会有许多严峻的考验和苦恼。他在信中还说:在我看来,真正的恋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呢。马克思知道,有些青年人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所以他对拉法格说:如果说,您在同她接近时不能以适宜于伦敦习惯的方式表示爱情,那么您就必须保持一段距离来谈恋爱。因为,明白人,只要半句话就会懂得。

    拉法格和劳拉的爱情经过了较长时间的考验,于1868年结婚。婚后他们一直很幸福。

    教你的儿女们自制,教他们习惯于在一个正直及明理义的意志下,控制自己的**、偏见及其他恶劣的倾向,这样你便等于已从他们未来的生活中除去灾难,并且也为社会清除罪恶了。

    ——韦伯斯特

    经历过痛苦而成熟的爱情,是最热烈的爱情。

    ——罗曼·罗兰

    所有的事情都应自己来做——高尔基教育子女的故事

    高尔基有个聪明伶俐的儿子,叫马克西姆。他很小就跟着妈妈侨居在法国巴黎。

    马克西姆8岁那年,开始在妈妈的帮助下动手给爸爸写信。他写了又改,改了又写,最后终于把信寄走了。高尔基收到儿子寄给他的信,心里十分高兴。他赶忙拆开信,一边读,一边笑,情不自禁地夸奖他的儿子是个“好汉”,将来说不定能当作家。诗人。

    接着,他给儿子回了一封信。他以诙谐而又严肃的口吻说:“这封信不会是你自己写的吧,宝贝儿,你要自己试着给我写信,并亲自把它寄给我,我会非常高兴的。所有的事情都应自己动手来做,不要强迫别人为你着想……”

    马克西姆读着爸爸的回信,暗下决心:今后不再要妈妈帮忙,一定要学会自己动手写信。

    几年过后,马克西姆11岁了。他用心回忆自己幼年跟爸爸妈妈去找戈巴托甫卡避暑的情景,并以此为题写了一篇作文寄给了高尔基。高尔基接到信后,马上又给儿子回信:“你不妨在课外为自己,而不是为了应付老师去练习写作,给自己讲各种故事。这是很有趣的。我在你这样的年龄,就这样练习写作、记日记了,可能正因为如此,我才成了作家。”

    马克西姆没有辜负爸爸的希望。1918年,当他第一次随军用列车前往西伯利亚征粮时,就把沿途观感记录下来,写了一则生动活泼的文学速写。文章记录了十月革命胜利后的最初年代,西伯利亚农民在苏维埃政权领导下怎样建设水电站的故事,受到了好评。

    凡是儿童自己可以干得来的事情,总是让他们自己去干,看护或教师至多在旁指导或看着,决不越俎代庖,这是要从小就养成他们的自立的精神。

    ——邹韬奋

    妈妈再苦也要让你读书

    ——记日本医学专家野口英世的母亲

    在繁花似锦的纽约市,有一个鲜花环抱、绿草如茵的幽静之处,这就是闻名全美的维得尤墓地。墓地东南面有一块普通的石碑,上面用英文写着:“野口英世,他把一切奉献给了科学,他为全人类而生,为全人类而死。”寥寥数语表达了人们对他——一个伟大医学家的最崇高的敬意。

    野口英世(1876-1928)生于日本幸福岛县翁岛村一个普通村民野口家里,起名叫清作。两岁那年,母亲外出挖野菜,小清作睡觉醒来爬到炉旁,左手被沸水烫伤。家中没钱医治,靠着邻居送来的一点草药和母亲的精心护理,他才脱险,但左手成了残废。看着儿子伤残的手,母亲心痛地说:“你长大以后不能干农活了,妈妈再苦也要让你读书。”

    7岁那年,清作上学了。由于家里穷,左手又有残疾,他在学校常常遭到富人子弟的戏弄,那些孩子在大庭广众面前喊清作“残废人”,清作内心受到打击,再也不愿意去学校学习。早晨,他背着书包走出家门,走进树林里,玩上半天,中午回到家里,还装样子做功课。终于有一天,逃学被母亲发现,母亲大发雷霆。清作从来没有见到母亲发那么大的火,他理解母亲的痛苦,从此下决心发愤读书。

    清作读小学四年级时,结识了一个好朋友叫代吉。他常把自己的书本、铅笔送给清作用。清作家里买不起灯油,晚上他就去代吉家里学习。每次都是代吉支撑不住先上床睡觉。一次代吉一觉醒来,见清作还在看书,就催他睡觉。清作回答:“没关系,拿破仑不是只睡三个小时吗?”从此,清作养成了一种睡觉晚、睡觉少的习惯。

    工夫不负有心人,清作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好。不久,他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高小。这个身材短小、勤奋好学的学生很受教师和同学们的喜爱。但随着新开课目的增多,他那伤残的左手越来越觉得不便,影响生活和学习,清作为此十分苦恼。他在一篇作文中写道:“别人都不知道伤残的左手给我带来多少痛苦,每当我看见这像松树疖样的左手,就感到悲哀。有这样一只手,我再努力也不可能济身优秀人物的行列。可一想到为我含辛茹苦的母亲,我又暗下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成才。”老师和校长读他的作文后很受感动,给他改名为野口英世,望他成为世界伟人,并集资送他到医院做手术。手术获得成功,僵硬的左手终于可以活动了。从此医学的魔力吸引了他,他突然萌发出一个念头——学医,要用本领为病人解除痛苦。

    为了早日成为一名医生,母亲陪他找到为他做手术的主刀医生渡部,拜他为师学医。因缴不起学费,英世只能一边干活,一边学习。母亲节衣缩食,尽最大努力接济他。在这期间,英世学会了英文,还自学了德、汉、法等外国语。

    学医生活结束后,他决心赴东京参加全国医生资格考试。他出色的答卷使监考老师极为欣赏。众多考生,合格的只有4人,他是其中之一。后来他被推选去美国深造。

    21世纪初,美国研究蛇毒、梅毒盛行。大财阀、石油大亨洛克菲勒捐一批巨款,成立了一个医学研究所,英世被聘为主力研究员。他先是获得蛇毒研究成果,后又摘取“梅毒克星”桂冠,挽救了千百万人的生命,在全世界引起很大反响。欧洲各国纷纷邀请他前往讲学、旅行。每到一处,他都受到热烈的欢迎。

    “我的成功,应归于母亲,我要回日本看望母亲。”阔别多年的英世十分思念祖国,思念母亲。

    1915年9月5日,他回到了故乡。母子相见,如雨的泪珠欲忍不止。这时的野口英世已是有医学博士、理学博士和美国学士三个头衔的世界名人。日本天皇奖给他一千元钱,他留一小部分给母亲,大部分捐献给了故乡的学校。

    并非每一灾难都是祸,早临的逆境常是福。

    ——波普

    平凡的人听从命运,只有强者才是自己的主宰。

    ——维尼

    一切幸运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厄运也决非没有希望。

    ——培根

    努力不懈的人,在人们失败的地方开始得到他们的成功。

    ——埃格尔斯吞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淬”,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

    目 录下一页

    □ 编著:祝天辉

    本书由“E书时空”免费制作;

    想要更多的免费电子图书,请光临

    http:///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