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天皇传》免费阅读!

第八章 天皇坐镇大本营(2/2)

作者:明治天皇传

请他坐旗舰,他不干。他说:

    “不,我只是看热闹。旗舰上有伊东司令长官,我碍事可不行。”

    天色微明,已进入9月19日。海上波涛不兴,晨风习习。舰队朝鸭绿江口进发。

    上午10时23分,在东北偏东方向,发现了一股淡淡的黑烟在上升。

    值班军官拿着望远镜细看,一股烟逐渐增加到十数股。

    经切实辨明,大清国出动了以下各舰:

    定远号(旗舰,海军提督丁汝昌乘坐)7314吨

    镇远号7310吨

    经远号2900吨

    靖远号2300吨

    超勇号1350吨

    扬威号1350吨

    来远号2900吨

    致远号2300吨

    广甲号1296吨

    济远号2300吨

    如将此刻黄海上对峙着的两国舰队加以比较,从总吨数看,日本占上风。但大清国有7000吨以上的铁甲战舰定远和镇远两艘,它们在三年前对日本进行友好访问时,曾使日本人心惊胆寒。

    日本4000吨级的只有松岛号等四艘。

    两国舰队劈波斩浪,互相接近。

    大清国舰队把定远号和镇远号放在凸横阵形的中央,其他战舰分左右翼摆开,带着好几艘鱼雷艇,肉搏而来。

    这次海战中,小说家国木田独步作为随军记者,乘上了西京号,接着又换乘千代田号,观看攻击旅顺和威海卫之战。一个月后,他的报告文学《爱弟通信》在《国民新闻》上发表,扬名文坛。在他换乘上千代田号的晚上,一名军官对他说:

    “我让你看一看中国人吃掉炸药的证据吧。”

    一看,是一个长8厘米,直径3厘米的炮弹。

    这位军官说:

    “这颗炮弹是从敌舰打来的,它贯通了右舷,但没有爆炸,就滚到舰内来了。不爆炸也是理所当然:因为炮弹内没有装火药。”

    “为什么不装火药呢?”

    “也就是说,都叫他们的上将中将这些大人们给吃掉了。”

    记者打开炮弹一看,里边果然是空的。是没装呢?还是数量不足,质量低劣呢?日本人还猜不透。

    战斗已经进行五个小时了。这一海域内炮声爆炸声轰鸣,笼罩着蒙蒙黑烟,大小军舰驰来奔去,攻打厮杀。有的舰艇侧腹部打开了洞,桅杆折断,烟筒和舰桥破坏得一塌糊涂——满身伤痕累累。

    在双方拼死战斗过程中,大清国战舰渐现败势。旗舰定远号的桅杆也好,镇远号的桅杆也好,都被炮弹打断,信号旗也烧毁了,因而不能对各舰发号施令,只能听凭各舰各自为战。

    日本的五艘军舰,把这两艘巨舰包围起来,施以猛烈射击。但因对方舷侧是用厚铁甲板包起来的,是当时世界上最精锐的战舰。日舰打过去的炮弹都被弹了回来。它们简直毫无惧色。

    这时候,镇远号逐渐接近日本舰队,与日本旗舰松岛号距离刚好2000米时,舰上的两门30厘米炮就向日舰猛攻。

    一弹落在了松岛号的下甲板上,但没有爆炸就落到了舷外。另一弹命中日舰四号炮位,炸裂,把炮身给打飞了。在这炮位附近,堆积着很多弹药荚,因此在炮弹落下时,引起了大火,像火山喷火口似的爆炸了。

    松岛号的甲板上满是死伤者,成为一片血海。当场死亡28人,重伤死亡者22人,另外还有46人负伤。

    此外,在这次战斗中,浪速号挨了九发炮弹,却没有一名死者。后来被日本人把这艘舰艇称为“宝舟”。

    夜幕下来,随着黄海黑夜的加深,大炮也无法瞄准了。

    定远号和镇远号,全舰尽管已破烂不堪,但依然小山似的耸立着,没有沉没的迹象。

    炮弹也打光了,军官和水兵都累极了。双方都已筋疲力尽。

    两国舰队以不分胜负的形式,各自返回了自己的基地。

    只有定远号和镇远号,不愧是7000吨的巨舰,尽管伤痕累累,还是脚步稳健地回归了基地。只是,自此以后,大清国把整个舰队都关闭在威海卫军港中,一步也不外出。因此,朝鲜近海以及中国海面的制海权,全部落入日本手中,使得陆军能够安心地行动。

    3. 两路攻东北

    日本新编成的第二军,任命大山岩上将为司令官。他们预定翌年春天的解冰期,到中国东北进行平原决战,把部队送往旅顺半岛。

    另一方面,将在平壤得胜的第五师与新送来的第三师一起,编为第一军,以山县有朋为司令官,进入鸭绿江方向,以配合企图攻打旅顺的第二军。

    清军方面,从平壤败退回来的叶志超,与从本土新来援的精兵一起,在提督宋庆的指挥下,于九连城附近构筑阵地。

    10月24日,与在旅顺半岛登陆的第二军相呼应,日军第一军渡过鸭绿江,开始了攻击。

    日本军遇到了清军的顽强抵抗。日军反复冲锋达四次之多,仍不得手。

    但是,经过顽强拼搏,日军逐渐推进,终将清军击退到河右岸去了。

    当夜,日军就在战场附近野营。

    拂晓,日军攻击九连城阵地时,发现清军已丢弃阵地退走。日军未经战斗,就把这一带占领了。

    参加这次战役的日本军,有13000人,炮78门。清军20000人,炮80门。日军战死者150人,清军遗弃尸体约500具。

    经过成欢,平壤,鸭绿江战役,日本有了胜利的自信。他们变得瞧不起大清国了。他们明白了:那个大国已是金玉其外,徒有虚名了。

    仅仅三四年前,定远号和镇远号到日本时,有的日本人发现炮膛内生锈,但那是少数人。大多数人都被那7000吨的庞然大物吓倒了。甲午海战,这两艘巨舰还没有沉没,让日本人仍放心不下。但日本军在其余方面大体上一帆风顺,所以变得忘乎所以了。

    明治天皇的心情,也是非常之好。

    “这次战争,是大臣们干的,非朕之所知。”说这话,是因为这场赌博太大,前景未卜。既然已经明白无问题,只要结局好,就皆大欢喜了。

    但是仍有牵挂的,是北洋舰队这次虽然丧失了战斗力三分之一,而未被击沉的部分,逃进了威海卫军港,养精蓄锐。日本如稍有空隙,它们还会一跃而出。

    开战以来,经过了半年,进入了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

    日本的心病,仍然是北洋舰队。只要它健在,日本军就睡不着觉。因此做梦也想把它敲掉。

    现在,这支舰队潜伏在山东半岛尖端的威海卫军港。要想打它,首先必须从正面侵入港内,挑起决战才行。但是,威海卫周围的山上,有许多炮台,严密警戒着。即使从正面进去,在到达港湾之前,就会被击沉。

    于是,日本采取了先攻取炮台的战术。

    日军第二师和第六师首先接近威海卫的荣城湾,从那里登陆,径直前进,占领了荣城。

    这样一来,北洋舰队就成了瓮中之鳖。它受到四面山上的猛烈炮击。

    日本军在荣城湾大量登陆时,水师提督丁汝昌想出港与日军一决雌雄,以阻挠日军登陆,请求李鸿章批准。但李不同意,命他只顾守卫威海卫。

    如果丁汝昌出击,日军就会受到很大损失。因丁的要求未能实现,日本陆军轻而易举地就占领了威海卫四周的炮台,得以从任何地方都能狙击港湾内的舰队。

    日本的司令长官伊东佑亨,从前就认识丁汝昌。数年前,丁率领北洋舰队作友好访日时,也见过面。伊东作为朋友,给丁汝昌写了一封劝降信。信中说:

    吾与阁下,多年相知相亲。日清两帝国事局变迁,不幸两人以至不得已,于阵前相见。虽以义勇共报国家,然友爱之情毫不异于昔日。兹敢献一言,欲以烦尊虑。……

    切愿阁下暂游我邦,以为他日真为贵国勤劳。

    这是一种委婉的说法,意思是投降当俘虏,到日本来学习海军知识,意下如何?

    丁汝昌把伊东的来信,拿给部下诸将看,说道:

    “我也并非不知道守卫威海卫的困难。既然身负重任,就不能屈节。我相信诸君也会和我共同一死。”

    请将也表示誓死保卫威海卫。

    此处港湾入口狭窄,不便于巨舰航行。清军在那里沉下水雷,设置了障碍物。但是小型舟艇仍可以轻易通过。于是,日本决定用鱼雷战法。

    2月5日晨,海面还微暗的时候,日本艇队共11艘鱼雷艇,从港口冲进去,迅速向各自瞄准的军舰施放鱼雷。

    首先,把定远号击沉了。

    次日晨,日本鱼雷艇五艘,又乘黑暗进入湾内,将来远号,威远号以及小汽船一艘击沉。

    7日,日本陆海军的协同总攻击开始了。陆军各自从占领的炮台上炮击港内舰艇,海军从海上攻击。

    港内剩下的清军舰艇,只有镇远号,济远号,平远号,广丙号和小炮艇6艘。

    看见已无法打仗,水兵们结伙向丁汝昌要求投降。

    已经无法收拾了。

    12日,丁汝昌写下一封书信,在炮舰镇北号上竖起白旗派广丙号舰长程璧光为军使,把书信送给日军。内中说:

    本提督率北洋舰队,虽已决心舰沉而尽,但今思保全生灵,乞求休战。因此将残存舰船及炮台兵器,全部献给贵国,切望勿伤害陆海军官兵,职员,人民生命,使之安全回归乡里。

    伊东见信,自然喜出望外。在回信的同时,附赠葡萄酒一打,香槟酒一打,以及广岛产的用竹签串的柿饼等物。

    军使程璧光又返回,告诉伊东,丁提督已在刘公岛服毒自杀,把葡萄酒等物退回,并递过去如下遗书:

    谨启。祝安好。接答书,为能保全生灵,深表感激。所赠物品,从现今两国关系看,不能拜受,现予奉还。限期明日移交兵器炮台舰船,还望宽限数日。

    丁提督视死如归,气壮山河,无人不赞叹敬仰。

    可叹的是中国清政府。从一开始,就没有战斗意志。

    对于日本来说,失去朝鲜,就是丧失一切。而对于大清国来说,也许认为不过是失去广大领土的一小部分。所以,当局的心境也许是:即使败了也不在乎。

    大清国相继在平壤,海上和本国陆地接连败北,早已对战局绝望。他们求德国和俄国充当媾和的中介人,但遭到了拒绝。

    另一方面,英国从开战前就对朝鲜局势表示了关心,想担任仲裁,但日本加以拒绝。在黄海海战之后,英国再次提出调停,仍然遭到日本拒绝。

    此外,大清国还通过美国提出媾和条件,又请天津海关长德国人德特林当使者,试探日本意向。对这些,日本都不予理睬。

    大清国的媾和使节尚书衔总理各国事务大臣户部左侍郎张荫桓,与头品顶戴署湖南巡抚邵友濂二人,于明治二十八年的一月三十一日,到达广岛。

    但日本方面,以他们所携带的国书中,有很多不周全之点为理由,拒绝谈判。

    没过多久,开始了陆海军协同对威海卫的总攻击。

    北洋舰队之所以把自己闭锁在港内,一步也不外出,不单是害怕日本海军,还因为到了政府间媾和谈判的地步,是按照李鸿章的关照,节制军事行动的。

    可是,日本正在为意想不到的胜利而狂热,他们不顾自己同胞继续流血,也要继续炫耀武威,目的是在将来的媾和谈判桌上更为有利。

    在这种情况下发动总攻击,无异于背信弃义,不顾国际的起码准则。

    天皇的情绪好极了。

    原本就喜欢显示武艺而又性格粗野的明治天皇,每当捷报传来时,越发龙颜大悦。

    天皇“坐镇”广岛的大本营以来,已经有半年多了。在这期间,仅仅外出过四次。

    第一次是10月2日。那是在黄海海战中,挨了清舰炮弹的几艘军舰,为了修理,驶回了吴军港的时候。天皇非常想去看看。

    其中,特别想看看松岛号。松岛号是旗舰,是清军集中攻击的目标。因此,它受的损伤也最大。天皇要看看其破损部位,想像一下激战的样子。

    10月10日,身在东京的皇后派来使者,送来了御苑菜园里收获的青菜和果子。该使者回东京时,天皇则让给皇后带点松蘑去,因为广岛是松蘑的著名产地。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