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崔可夫》免费阅读!

第八章 险象环生(1/2)

作者: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崔可夫

    “钳形攻势”欲合围,前线战事形势危;山崩于前色不变,指挥若定树军威。

    德国统帅部在夺取斯大林格勒远接近地后,希特勒决定改变打法,从西北和南部两个方向对斯大林格勒发动强大的“钳形攻势”。鲍罗斯的第6 集团军集中9 个师的兵力,从北部的特列赫奥斯特罗夫斯卡亚向东突进,在顿河小弯曲部夺取登陆场,由西北突击斯大林格勒;哥特的坦克第4 集团军也集中了9 个师,从普洛多维托那、阿布加涅罗沃向北突击、协同第6 集团军夺取斯大林格勒。为了配合和支援两支主攻部队,德军又从卡拉奇派出两个师,向东推进。德军为发动这次攻势,集结了21 万人,2700 门大炮和迫击炮,600 辆坦克和1000 多架飞机。

    8 月21 日,哥特的坦克第4 集团军揳入了崔可夫的第64 集团军和第57集团军的接合部达15 公里,这大大增加了从南面突破斯大林格勒和伏尔加河的危险性。叶廖缅科为了加强对哥特的坦克第4 集团军的防御,从第62 集团军和坦克第4 集团军抽调了4 个反坦克歼击炮兵团、4 个近卫迫击炮兵团和坦克第56 旅,配属给在斯大林格勒以南组织防御的第57 集团军,从而成功地阻止了哥特集团军的进攻。

    8 月23 日,对斯大林格勒的保卫者来说是极为艰难的一天。这天,德军突破了第62 集团军在韦尔佳奇和彼斯科瓦特卡地段的防御。德军坦克第14军和步兵第8 军的3 个步兵师、2 个摩托化师和1 个坦克师涌进了这个突破口。敌人的先遣营在100 辆坦克的支援下,从雷诺克村以北前出到了伏尔加河。

    德军为了从心理上打击苏联军民,8 月23 日白天,即向斯大林格勒派出了大量轰炸机,出动飞机2000 架次。斯大林格勒这座沿伏尔加河绵延50 公里的大城市,顿时陷入一片火海,灾难和死亡笼罩着整个城市。据英国出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披露,8 月23 日,德国空军的轰炸在出动飞机的数目和使用炸药的重量方面,是1941 年6 月22 日以来最猛烈的一次轰炸。里希托芬的整个航空队都用上了,同时还出动了所有可用的容克—52 型飞机中队,以及来自奥廖尔和刻赤机场的远程轰炸机。里希托芬航空队的许多飞行员一天就出动了3 次。“这是一次纯粹的恐怖袭击,其目的是尽可能多地屠杀和平居民,压垮三军,瓦解士气,散布恐慌气氛,在军队退却的道路上设置火葬场——就像在华沙、鹿特丹、贝尔格莱德和基辅一样。”但是,这场狂轰滥炸并没有在斯大林格勒的保卫者中间引起惊慌和混乱。英勇的察里津军民没有屈服,头发斑白的察里津保卫战的者英雄、工人、水手、装卸工、职员和家庭妇女、父亲和儿子,全市人民都齐心协力投入了城市保卫战。德军第6 集团军司令官鲍罗斯的副官在记述这一天的战斗时写道:“苏军寸土必争……红军在斯大林格勒全市人民的支援下实施反攻击。

    市民们也拿起了武器,表现得异常英勇。在战场上可以看到被打死的身穿工作服的工人,他们那已经僵硬的手还握着步枪和手枪。在被击毁的坦克驾驶舱里,呆坐着被打死的身穿工作服的工人。类似这种情况,我们从未见过。”由于斯大林格勒军民的顽强抵抗,德军未能扩大突破口,沿雷诺克——斯帕尔达诺夫卡——奥尔洛夫卡一线组织的防御阵地变成了德军无法逾越的屏障。

    在南面,在第64 集团军的防御地段上,舒米洛夫和崔可夫组织了多次反攻击,敌军虽伤亡惨重,也未能冲到伏尔加河。但德军将苏军阵地切成两部分:苏联第63、第21 集团军和第4 坦克集团军在北面,与在市区的第62 集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部失去了联系。伏尔加河的航运一度中断。第62,第64 集团军被装进了一个口袋,口袋的底部在顿河岸边的利亚皮切夫村,北侧在伏尔加河的雷诺克,南侧在通杜托沃火车站。哥特的坦克第4 集团军要从通杜托沃车站南面前出到伏尔加河岸边的红军城,需要沿直线走15公里,这短短的15 公里,德军整整走了100 多天。希特勒见形势有利,认为再加一把油就可以夺取斯大林格勒及其郊区,如愿以偿了。他要求鲍罗斯和哥特在8 月25 日拿下斯大林格勒。

    1942 年的斯大林格勒,在整个战局的地位就像1941 年的莫斯科一样,关系着战争全局的主要的战略、政治和经济目标。不仅莫斯科,而且世界各国都在密切地注视着它。苏军最高统帅部为了加强这一地区的防御,从8 月1 日至20 日,向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东南方面军派出了15 个步兵师和3 个坦克军,许多部队刚刚开到就投入了战斗。

    哥特的坦克第4 集团军继续在南翼发展进攻,经过一星期的血战,在损失了大量的战斗人员和战斗技术装备后,放弃了进攻红军城、尔后推进到伏尔加河的计划。崔可夫是位实干家,从来不愿呆在安稳的指挥所里指手画脚,他始终处在战斗最激烈的地方,与战士们共同战斗,用自己的行动激励、鼓舞战士们的斗志,用自己的智慧瓦解了德军一次又一次凶猛的进攻,在南翼的战斗中起了核心的作用。

    8 月27、28 日,希特勒重新部署了部队,右翼部队向左翼即战线中部的阿布加涅罗沃、卡普金斯基地域调动,被调往该地区的有德军的3 个师、罗马尼亚的2 个师。他们的任务是:向泽塔和纳里曼实施突击,与鲍罗斯的第6 集团军会合。第62、第64 集团军的两个师面临被包围的危险。方面军及时发现了敌军的机动,命令第62、第64 集团军各部队撤退到新的防御地区——雷诺克、奥尔洛夫卡、“新希望”国营农场、大小罗索什卡、罗索什卡河左岸、切尔夫连纳亚河左岸、新罗加奇克、伊万诺夫卡等地。

    崔可夫接到命令后,于8 月29 日夜带领第64 集团军工程兵主任博尔济洛夫斯基上校,乘车赴切尔夫连纳亚河沿岸地区勘察了地形,第64 集团军的部队距这一阵地还有30—50 公里。崔可夫担心:自己的部队能不能及时退到新的防御区域,能不能像8 月17 日撤退时那样悄悄地摆脱敌人。

    31 日晨,崔可夫得知,第64 集团军没能摆脱掉敌人。

    第64 集团军各团渡过切尔夫连纳亚河之后,立刻展开队形,占领了战斗阵地,并与第62 集团军在新罗加奇克林附近会合。在左翼,与托尔布欣少将指挥的第57 集团军会合。德军见苏军已占领防御阵地,没敢从行进间对苏军新阵地发动攻击。

    9 月1 日,鲍罗斯的第6 集团军右翼和哥特的坦克第4 集团军左翼在旧罗加奇克地区会合。由于苏军采取了果断措施,及时撤离受威胁地区,德军的一钳形攻势”没能包围苏军。从此,德军开始沿卡拉奇至斯大林格勒和斯大林格勒至科捷尔尼科沃铁路一线向斯大林格勒的中部地区发动重点进攻。

    由于斯大林格勒形势困难,斯大林把正在西方方面军激战正酣的朱可夫召回莫斯科,任命他为副最高统帅,赶赴斯大林格勒,与正在这里的华西列夫斯基、马林科夫、马雷舍夫会合。

    9 月之日,德军对苏军的后勤设施、炮兵发射阵地和通讯枢纽部实施了毁灭性的轰炸。崔可夫设在亚哥德纳亚山谷的备用通讯枢纽部遭到严重破坏。第二天一大早,德军在飞机轰炸和炮火准备之后,发动了全线进攻。中午12 时,德军在第64 集团军左翼渡过了切尔夫连纳亚河。叶廖缅科司令员要求立即恢复原有态势,保持南翼防御的稳定性。舒米洛夫亲自赶往128 。2 高地组织反冲击。崔可夫继续留在卡腊瓦特卡山谷**夫村附近的指挥所指挥战斗。敌机发现了崔可夫指挥所,对它实施了疯狂的轰炸。掩蔽部顶部是木制的,覆盖有20 厘米厚的土,炸弹把四周的土都炸飞了,尘土笼罩了整个掩蔽部。突然,崔可夫被强大的气浪抛了起来,整个掩蔽部也被掀翻,指挥所遭摧毁,通讯联系全部中断。为了保持与部队的联系,崔可夫决定转移到位于亚哥德内村附近的集团军通讯中间站。转移途中,遭到德军容克飞机的追击,双方展开了一场惊险的追逐战。敌机紧紧咬着汽车,不时投掷炸弹,场面十分危险。由于汽车成功地躲过了一枚枚炸弹,德机在扔完了炸弹之后只好悻悻飞走了。但是,汽车的蓄电池被打漏,马达没法发动了,跑了半天才距离指挥所300 —500 米。趁司机修理马达,崔可夫登上一个土岗,发现德军坦克突破了第64 集团军在瓦尔瓦罗夫卡和齐边科地区的防御,正从齐边科村向指挥所扑来,距指挥所仅2 公里之遥,形势紧急,这时,战争之神——苏军的火炮向德军坦克开火了,成功地阻击了德军。

    第62、第64 集团军的形势都在恶化,德军除在第64 集团军地域突破了瓦尔瓦罗夫卡、齐边科和纳里曼村的防御外,在第62 集团军防御地段,德军在突破了罗索什卡河地域的防御之后,正扑向巴萨尔吉诺会让站一线。第62、第64 集团军在德军的强大压力下,不断向后退却。“在通往斯大林格勒的每条道路上,都是绵延不断向后撤退的人流。集体农庄的庄员、国营农场的工人,拖家带口地不断向伏尔加河渡口涌来。人们把牲口、家什等一切能拿走的东西都带上了,什么也不给敌人留下。”斯大林对斯大林格勒的局势十分担忧。9 月3 日,斯大林急电朱可夫:

    “斯大林格勒的形势恶化了。敌人距斯大林格勒仅3 俄里①了。如果北部集团部队不立即援助,斯大林格勒可能在今天或明天被攻占。”9 月5 日拂晓,朱可夫发布命令,第24、第66 集团军和近卫第1 集团军发起进攻。经过连续7 天的激战,由于时间仓促,没有很好地进行炮兵侦察和查明敌人的火力配系,加上火力不足和没有制空权,苏军的反击没有多大进展。9 月10 日,朱可夫打电话给斯大林:“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现有的兵力,我们不能够突破敌人的走廊并与东南方面军的部队在市区会师。”也就在苏军实施突击的这一天,德军占领了沃罗波诺沃车站,并调集预备队,试图展开不间断的进攻,闯过萨多瓦亚车站。这里是第62、第64 集团军的接合部,敌人如在这个方向突击成功,将带来严重后果。崔可夫带着集团军司令部的一组军官,分乘3 辆汽车,前往距沃罗波诺沃车站2 公里的佩斯昌卡,准备不借一切代价将敌人堵在外围防线。但是,德军步步紧逼。

    将红军压出了外围防线,在库波罗斯诺那地域的敌军已前出到伏尔加河,从而把第62 集团军和方面军的其他部队分割开了。第62 集团军担负的任务是,防御斯大林格勒的中部和工厂区。它的防御正面从伏尔加河右岸的雷诺克村开始,经奥尔洛夫卡、戈罗吉什和拉兹古利亚耶夫卡以东地域,再经实验站、萨多瓦亚火车站到库波罗斯纳亚。奥尔洛夫卡距伏尔加河的最远距离仅10公里了。自9 月13 日开始,崔可夫将率领第62 集团军坚守这最后10 公里。

    8 月25 日,德军没有拿下斯大林格勒。9 月,希特勒来到乌克兰代号为“狼人”的前方指挥所,把B 集团军群司令冯·韦克斯和第6 集团军司令鲍罗斯召到“狼人”前方指挥所,听取他们汇报斯大林格勒地域的情况。希特勒强调:“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集中每一个可用的人,尽快地占领整个斯大林格勒和伏尔加河两岸。”鲍罗斯认为:“韦克斯和我都注意到了漫长的和防守不够的顿河战线以及局势的内在危险。”希特勒持乐观态度,认为:“俄国人已经精疲力竭了,他们已不能再进行可能对我们构成危险的广泛的战略性的报复行动。此外,顿河北翼将从盟**队方面得到很多的增援部队。在这种情况下,我看不出北线有什么严重危险。在其他方面必须关心的是,要尽快把城市拿到自己手中,不让它变成大家长期注目的焦点。”希特勒指示:

    9 月13 日对斯大林格勒发动新的进攻。

    为了一举夺下斯大林格勒,希特勒又从高。加索等地调来9 个师。这样,德军用在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兵力就达50 多个师,70 多万人,用于直接进攻市区的有13 个师,17 万人。他们拥有1700 门火炮和迫击炮,约500 辆坦克。

    相比之下,斯大林格勒方面军防守着巴甫洛夫斯克到那尔佐夫卡一线;东南方面军有4 个集团军,防守斯大林格勒市区和南部的湖泊地带。两个方面军共120 个师,但人员编制严重缺额,许多师只有编制人数的20—25%,有的师甚至仅有800 人。在市区争夺战中,德军兵力和武器方面均占优势。

    苏联最高统帅部和总参谋部对当前的形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出结论:在不久的将来形势将有可能发生根本性好转。斯大林格勒附近的敌人已无力进攻,实际上已被阻止。特别是,在纵深内已完成组建和训练最高统帅部强大预备队的工作,有可能将它们调往斯大林格勒。这些部队,尤其是坦克部队可以从根本上扭转斯大林格勒的局势。

    9 月12 日,斯大林召集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讨论斯大林格勒的局势,一致认为:“必须寻求另一种解决办法,”粉碎伏尔加河畔敌突击力量的战役企图。他们指出:胜利的关键是在苏德战线的南翼进行决定性的反攻,决定在斯大林格勒西北和以南德军第6 集团军和坦克第4 集团军的翼侧突破,合围和歼灭德军的斯大林格勒集团。尔后,集中全部兵力向罗斯托夫总方向发展进攻,同时在西方向上实施钳制性进攻战役。

    与德军鏖战数轮,崔可夫对德军的战役战术已有了较深的了解。他发现,德军在发动战役性进攻时,通常采取两个楔子先突入苏军的防御纵深,然后在某一地域会合,合围或迫使对方撤退。在斯大林格勒血战中,德军因在航空火力、坦克等突击力强的兵器方面占有很大优势,因此,它们往往容易突破苏军防线,插入楔子。但是,这种钳形攻势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一旦苏军用顽强的防御或勇猛的反冲击遏制或粉碎其中的一个楔子,德军的战役企图也就不攻自破了。在战术运用方面,德军有一套固定模式:即先用航空火力、火炮猛烈轰炸苏军阵地,压制并摧毁苏军火力,随后,坦克发起冲击,待坦克接近攻击目标时,步兵跟进发起攻击。崔可夫认为,只要打乱敌军的进攻序列,使其首尾不能相顾,就能比较顺利地瓦解德军的进攻。

    在斯大林格勒,德军拥有巨大的空中优势,给苏联作战部队带来严重威胁,在心理上造成许多不良影响,有些部队甚至产生了恐空心理。为了消除这些影响,把德国空军的威胁缩小到最小程度,崔可夫采取了近战和混战等战法,尽量地靠近敌人或使敌军前沿与苏军前沿交错混杂,这一战法成功地抵消了德军的空中优势。

    崔可夫的勇敢、沉着,关键时刻既敢打敢拼,又足智善谋的优秀品质,颇得最高统帅部的赞许。德军攻入市区后,第62 集团军面临的局势更加严峻了,要保住斯大林格勒,不仅需要有智有谋,更需要有顶住德军强大突击的勇气和信心。此时的第62 集团军司令员洛帕京中将对苏军能否守住斯大林格勒仍心怀疑虑。苏联最高统帅部认为,战斗处于殊死拼搏阶段,处于主要作战方向的指挥官有半点动摇都会对战局带来严重后果,甚至会葬送胜利。为此,最高统帅部决定将洛帕京调离第62 集团军,改任第34 集团军司令员,赴西北方面军地域作战。第62 集团军由崔可夫指挥。

    崔可夫接到最高统帅部的新任命,立即赶往战斗最紧张激烈的马马耶夫岗,第62 集团军的指挥所就设在那里。

    再次担任集团军司令员,崔可夫不由浮想联翩。苏芬战争期间,他曾以集团军首长的身份率领第9 集团军参加了那场极不光彩的侵略战争,而且一败涂地。这次,德军兵临城下,正虎视眈眈要吞下苏联南方的这个心脏——斯大林格勒,他所担负的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崔可夫心里暗想,一定要履行自己的任职诺言:“不能把城市交给敌人,斯大林格勒对我们全体苏联人民至关重要。这个城市的失守将挫伤人民的斗志,我将采取一切措施守住城市……我发誓决不离开这座城市,我将采取一切办法坚守。我决心要么守住城市,要么就战死在那里!”自己曾与老谋深算的沙皇余孽高尔察克斗过智,与野心勃勃的波兰白匪军搏斗过,意志、勇气和智慧曾帮助他斩将夺旗,逾越了无数难关。想到这,崔可夫信心倍增。

    9 月12 日晚,崔可夫从克拉斯洛博达渡口渡过伏尔加河,进入斯大林格勒城区。城里的街道上死气沉沉,树上没有一根绿枝,木房子烧光了,只剩下一堆堆灰烬和孤零零的烟囱,许多石头建筑物也被烧毁,门窗没有了,楼板炸塌了。到处是失散的人群,到处是受伤的伤员。

    崔可夫一行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第62 集团军司令部的指挥所驻地——马马耶夫岗。这个昔日绿树成荫、风景秀丽的小岗,现在已成为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战斗最激烈的地域。一切都面目全非了,到处都是避弹壕、掩蔽部。

    集团军司令部指挥所设在一个掩蔽部里,实际上也就是一个较宽的避弹壕。顶上铺着树枝和麦秸,上边盖有10—20 厘米厚的土,周围只要有炸弹爆炸,掩蔽部就会像筛糠似的,落下一层尘土。掩蔽部的一侧是土凳,另一侧有土坑和土桌。集团军参谋长、代理司令员克雷洛夫将军正在指挥所里。崔可夫细细打量着眼前这位曾使德军闻风丧胆的将军,克雷洛夫个子不高,但体魄健壮,一张精干、刚毅的脸庞给人一种坚定、可信的感觉。克雷洛夫曾与高尔察克作过战,与邓尼金打过仗;他学识渊博,性格刚强,有出色的组织才能和指挥才能,在卫国战争中与崔可夫一样,曾两度获得“苏联英雄”称号的殊荣,后来被授予元帅军衔。在斯大林格勒那段最艰难的日子里,他一直与崔可夫同吃、同住、同睡,共同分担甘苦。崔可夫在回忆与克雷洛夫共事的那段日子时说:“他是集团军的参谋长和我的第一助手。在那艰难的岁月里,我们彼此息息相关。无论形势多么复杂,我们在判断上从来没有发生分歧。我特别珍视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在敖德萨和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中获得的战斗经验,珍视他的精深的知识、组织才能以及知人善任的优点。光明正大,关心同志,忠于职守,这是**员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克雷洛夫的主要品质。”崔可夫还说,“他是我最可亲、最可贵的朋友。”他们这种深厚的战斗情谊一直保持到了1972 年2 月克雷洛夫逝世。

    崔可夫一到任就投入了紧张的工作。克雷洛夫告诉崔可夫,坦克军军长未经集团军司令部的允许,就擅自将军指挥所从107.5 高地迁到了伏尔加河岸边,反而使兵团指挥所落在了集团军指挥所的后面了,对部队的士气产生了不良影响。崔可夫非常严肃地指出,这种随便行动的行为,是目无军纪的表现,是对统帅部“不许后退一步”的第227 号训令的公然违抗!崔可夫当即打电话给坦克军军长,对他吼道:“我是崔可夫,是刚上任的集团军司令员,您这种随意将指挥所后撤的行为是逃跑主义!”坦克军军长支支吾吾地解释说:“由于敌军的迫击炮轰击得十分厉害,坦克军的人员伤亡特别大,所属部队出现了不稳定因素。”崔可夫质问道:

    “撤退前征求过集团军意见没有?”坦克军军长竟回答说:“不知道!”崔可夫对这种既不了解情况,重大行动又不请示上级指挥机构的行为十分震怒。责令坦克军军长立刻带着政委到他的指挥所来,把情况讲清楚,否则将以军法论处。

    这时,集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师级政委古罗夫走进了指挥所,一眼就看到了老朋友崔可夫。他奔向崔可夫,紧紧握住他的手,热情地欢迎崔可夫的到来。古罗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