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各特》免费阅读!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传记 > 司各特

第十三章 受伤的“狮子”(2/2)

作者:司各特

恶心的折磨,心情抑郁,“连两个词都不能连续说出”。这次他也想战胜自己,像初学写作者发表处女作一样出版新的小说,但康斯特布尔说服他放弃了这个想法。1819年12月,《艾凡赫》仍作为《威弗利》作者的系列小说之一问世。这部书在英国获得巨大成功,比它以前任何一本著作都大受欢迎,成为三代儿童的案头读物。

    现在我们才明白,当年《艾凡赫》所以受到人们交口称赞仅仅因为它是部新颖的小说。大仲马、柯南道尔和其他许多人都从《艾凡赫》中汲取了灵感,然而由于司各特患病,他自己的灵感却黯然失色,这是因为书中侈谈历史而使故事情节在华丽装饰之下被掩盖了。作者未能赋予出场人物以有血有肉的生命,所以我们对这些人物的命运也就无动于衷了。一些战斗场面安排得很好,但仅此而已,其他就无从说起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上溯到远古,这使小说情节更加单调乏味,人物性格更加矫揉造作。这部小说所以在英国名噪一时,看来部分地是由于南方居民为没有在书中发现令人生厌的苏格兰方言而感到高兴。小说里最精彩的场面是蕊贝加叙述攻打城堡那一段,写得紧张惊险,富于戏剧性,这证明司各特能毫不费力地使他的天才适应于戏剧舞台,就像他将自己的天才从诗歌转向散文一样。他的小说凡是改编为剧本的都在观众中享有莫大声誉。

    只要有可能,司各特就将印刷中的小说校样寄给丹尼尔·特里。后者就将它改编成戏剧(司各特称之为“吓唬人的玩艺”),从中谋得大笔稿酬。司各特写的新小说一出版,很快就被改编成剧本搬上舞台,而且剧院经理们都正式投标争夺演出权。1823年,伦敦许多剧院全靠司各特小说改编的剧本维持门面。能使这么多人的生活得到保障,作者对此甚为高兴,至于他本人从未从公演中得到分文。他甚至专门给特里写过剧本,允许演员随意处理脚本,让他们自行支配演出收入。但当人们提议他以自己或《威弗利》作者的名义写剧本时,他都拒绝了。

    《艾凡赫》的问世也意味着司各特三年苦难的结束。他认为这是他长期小剂量服用氯化汞帮了忙,可能确实如此。然而,使他能够经受住治疗的只有一点,这就是他那非常结实的身体。但随着疾病暂时好转,他又接连遭遇不幸。1819年年末,他在一周中先是丧母,接着舅父和姨母(雷泽福德一家的成员)相继去世。老司各特夫人直到死前大约十天因脑溢血中风不语为止,一直叫他“沃蒂,我的小羔羊”。她拒绝司各特资助她金钱的一切尝试。他说,“妈妈知道,我的钱袋一向可以由她任意支配”,但对她来说自己300英镑的年收入已经绰绰有余,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用于慈善事业。老司各特夫人用余下的钱日子过得满不错,还作了不少殷勤好客的事。全部丧事都由司各特自己承办。他写信给一位友人说:“你想象不到,当我发现她事先给我们准备的过圣诞节的小礼品(因为她还恪守她那个时代的老风俗),并且确知一颗以无私仁爱为乐的善良的心停止跳动时,我是多么悲痛。”

    值得庆幸的是,司各特的胸中再次燃起战斗的激情,这减轻了他在此种生离死别时必然经受的悲伤。1819年11月至12月间,诺森伯兰煤矿矿工与东苏格兰纺织工人发生骚动。政府小题大做,将这些不满的表示说成暴动,在社会上引起一片惊慌。司各特懂得,工业生产的发展使得业主对雇佣工人拥有无限权力。但另一方面他也懂得,法制又必须严格遵守。爱好行动之心驱使他同几位朋友一起成立一支神枪队,后来改编为巴克柳军团。他本人年龄已经太大,不能在战场上厮杀了,但他仍然声称,年龄并不妨碍决心献身于原则的人。他说:“不一定要带马刺,主要是争得带马刺的权利。”简而言之,他想亲自率领这支队伍,因为他知道在他领导下一切都好办。他花费在领地上的钱总是比他取自领地的钱多一倍,用以保证邻居们有工作做。他深信,一旦遇到困难他是可以指靠他们的。“我派出喇叭手到四周村子吹起《蓝色苏格兰无沿帽》,立刻就有上百个小伙子闻声跑来,表示愿意前往卡赖尔或纽卡斯尔”。

    24小时之后,他的军队就由志愿人员完全组建起来,如果愿意,队伍的人数还可增加一倍。司各特不能担任指挥,更糟的是,他就是坐在马鞍上也有生命危险,但他招募来的人对别人当队长连听都不愿听,因为他们吃过他的粮,会毫不犹豫地跟随他去赴汤蹈火。他确实满怀战斗激情,以为“5000名歹徒”就要在泰恩同维尔之间的地带公开掀起暴乱,因此必须保卫格拉斯哥和爱丁堡不受掠夺与暴力之害。然而,纺织工人和矿工们决定采取比较委婉的方式来发泄他们的不满。在苏格兰组建的队伍周游全国,进行了无数次行军和反行军,谁也没有想对他们采取对抗行动,他们倒是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增添了丰富多彩的欢乐。骑兵的出现在各地普遍加强了法制与民族团结精神。如果他们不周游全国,谁也不会想到社会正在遭遇某种危险。于是,司各特放下手中剑而重新握起了笔。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