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何处不绽放》免费阅读!

第十一节 死亡,物质循环中的一个驿站(2/2)

作者:潘习龙

投入,数得睡意全无了。把白绵羊数成了黑绵羊,又把黑绵羊数成了白绵羊,想到现在应该差不多了吧,往窗外一看,原来是东方发白了,露出了羊肚色。”只要做倒计时,人就会变得浮躁焦虑。

    在人生旅途中,我也曾目睹了很多死亡的情形。在很小的时候,看着亲人离去,曾经让我很痛苦,也很害怕。后来,我成了一名医生,我尽心尽力地救治病人,看到他们康复,倍感欣慰。但医学的发展总是难以超越疾病的步伐,永远滞后于疾病。我见到病人在病榻上呻吟,见到同样痛苦或者焦躁的病人家属,我出于对生命的尊重,觉得对不治之症的放弃可能是一种人道与博爱。

    我有一位朋友,40多岁,肝癌中晚期了,他渴望活着,卖掉了自己的房屋与家产,恳求父母也卖掉了房子,又恳求单位为他垫付部分费用,东挪西借,凑了几十万,到北京大医院住了三个多月,还是没有逃脱死亡的追捕,留下一个8岁的儿子和几十万的债务。可怜的妻子一直没有工作,靠在老公生前的单位做临时工养家,她的收入别说还债,连交儿子的学费都十分困难。在凑钱的时候,他的亲人、同事、医生心里都在嘀咕一句话:“犯得着这样折腾吗?”但谁也不敢说出这句话,这也算是中国的国情吧。

    人的一生,犹如一条小溪,开始的时候很弱小,流淌在山间,与岩石和泥土撞击出清脆的响声。汇集之后变成了河流,也会有波涛汹涌。临近暮年,渐渐地汇入大海,深沉、广博而宁静。死亡是与自然的融合,意味着进入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我虽不向往,但也绝不惧怕。

    有人把死亡场景描绘成电闪雷鸣,山崩地裂的悲壮,让人感受到一个人的死去就像地球的毁灭一样,这是用来形容伟人死亡的情形的,后来连普通人葬礼上也学会了营造这种恐怖的氛围。事实上,无论你多么伟大还是多么平庸,死亡都是物质的变化,没有必要做出这种渲染造势,用死人吓唬活人。

    死亡是生命礼花的最后一次绽放,同样绚烂多彩。礼花的烟雾犹如一个人的思想与精神,化作天地之气,在宇宙间永存;燃放后的灰烬散落在野草丛中,变成了野草的生命元素。生与死,就像昼夜的更替一样,都是人生的驿站,一个昼夜的人生是生命中的小驿站,生与死是物质循环的交换站,犹如从1路公共汽车转乘2路公共汽车,进入另一个循环的圆圈。

    有没有来生?有没有鬼神?文章写到这里,再讨论这些问题就纯属多余。物质是不灭,变成杂草与变成鬼神又有多大的区别呢?

    [end]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