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慧成才的奥秘》免费阅读!

言传·身教(2/2)

作者:早慧成才的奥秘

了院,耽误了半个多月的功课,出院后,得赶紧补课。别的好说,就是补外语困难。祖父看到她流露出畏难的情绪,就教了她一个“定量有恒”的办法。一天,他把孙女叫到身边,伸出手指来说:“你每天学一个单词,一年就可学365个;每天学两个单词,一年就是730个。你又不笨,只要有恒心,坚持不懈,'拦路虎'自然会让路的。”

    为了鼓励孙女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徐特立还对她说:“我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已经43岁了,别人都说这么大年纪了,要想学法文,非常困难。可是,我坚持'定量有恒'的办法,经过一年多努力,还是考上了巴黎大学。你才十几岁,记忆力和学习条件比我那时强多了,只要自己肯下工夫,就一定能学好。”

    禹强出院后,每天要去医院理疗,正好祖父每天也要到医院去,他就利用路上的时间,帮助孙女复习单词。祖父说一句中文,孙女答一句外文。回来的路上,再换过来,祖父说外文,孙女说中文。

    祖父的热情帮助,使孙女越学越有兴趣。很快,拉下的外语课全部补上了。学期结束时,祖父看到孙女的成绩报告单,特别是看到外语成绩那样好,满意地笑了。

    性至善,待教而成。

    ——荀悦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

    ——李大钊

    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

    ——陈毅

    要像荷花,出污泥而不染——陶铸教育女儿的故事

    “文革”期间,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战士陶铸(1908-1969)被软禁以后,他的女儿陶斯亮被允许同他在一起住了一个多月。由于监视很严,他们父女虽然相见,但不能谈论任何情况。尽管这样,陶铸还是利用一切机会,找女儿谈话,向女儿表达自己的情操和志向。

    一次放风,陶铸和女儿在一个池塘边散步。陶铸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四周池水里的荷花,对陶斯亮说:“亮亮,你看它出污泥而不染,光明磊落,象征着一种崇高的品德,你要好好记住它。”

    陶铸还给女儿讲历史上忠臣的故事。他讲了东汉末年的范滂。当时宦官擅权祸国,到处是贪官污吏,范滂不畏权势,勇敢斗争,揭发了“深为民害”的权豪之党20余人。贪污的州官听到范滂来,望风解印而去。后来,范滂被诬陷逮捕,县令想放他逃跑。范谤说:“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他挺身就险,死时只有33岁。

    **、陈伯达等人曾无中生有地散布陶铸是“叛徒”的流言蜚语,一时把陶斯亮的思想搞得左右无主。一天,她趁监管的人不注意,问陶铸:“爸爸,你是出卖过同志吗?”听了女儿这样的问话,他愤怒得浑身发抖,然而他并不责怪女儿。他望着女儿的眼睛,深沉地说:“难道你也不相信爸爸?我是宁愿把自己的鲜血洒在地上,也不会做那对不起党的事。”

    过了几天,陶铸同志把自己1935年在国民党监狱里写的咏志诗,抄录给女儿:

    “秋来风丽费吟哦,铁屋如灰黑犬多。

    国未灭亡人半死,家无消息梦常过。

    虞外空谈称绝学,残民工计导先河。

    我欲问天何聩聩,浸凭热泪哭施罗。”

    诗中的施罗指的是邓中夏、罗登贤两位烈士。陶铸同志把自己处在敌人铁窗下的胸襟披露给女儿,不仅是为了回答**、陈伯达的无耻诬蔑,也是为了使女儿能继承这样一种忠于革命的气节。

    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周恩来

    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洁净的。

    ——契诃夫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申涵光

    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为善,犹为不教也。

    ——黄宗羲

    循循善诱

    ——叶圣陶的教子艺术

    我国当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有三个孩子,一个叫至善,一个叫至美,最小的叫至诚,都小有名气。

    说起叶老对孩子的教育,怪有意思的。

    吃罢晚饭,碗筷收拾过了,植物油灯移到了桌子中央。叶圣陶戴上老花眼镜,坐下来开始给孩子改文章。至善、至美和至诚兄妹三人,各居桌子的一边,眼睛盯住父亲手里的笔尖儿,你一句,我一句,互相指责、争辩。父亲并不责怪他们,说是改文章,实际上是和孩子们商量着共同措辞,提炼思想。

    叶圣陶给孩子改文章不像老师那样在文章上画画改改,而是边看边问:这儿多了些什么,少了些什么,能不能换一个比较恰当的词儿?把词儿调动一下,把句式改变一下,是不是好些?……遇到他不明白的地方,还要问孩子:原本是怎样想的,究竟想清楚了没有?为什么表达不出来?怎样才能把要说的意思说明白?有时候,至善、至美他们让父亲指出了可笑的谬误,孩子们就尽情地笑起来。每改罢一段,父亲就朗诵一遍,看语气是否顺当,孩子们也就跟着父亲默诵。

    父亲的训练是严格的,但又是生动活泼的,三个孩子不觉得枯燥、乏味,十分喜欢父亲这样的训练。叶圣陶从来不出题目,硬逼着让孩子们去写。不过父亲有个要求,即使是练习,也应该写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孩子们照父亲的主张去做,觉得可写的东西确实很多,用不着胡编,也用不着硬套,写出来的东西不会雷同,多少还有点新意。父亲看了孩子们的习作,总是很喜欢,鼓励他们继续写作。

    父亲教儿学步,循循善诱;孩子们自奋其力,自然进步很快。兄妹三人很小的时候,他们的文章就得到朱自清、宋云彬的好评,出版社还出版了他们的习作《花萼》和《三叶》,宋云彬和朱自清分别为两本集子写了序。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

    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好比吃饭一样,要嚼得烂,才好消化,才会对人体有益。

    ——陶铸

    我们从一开始工作起,就要在积累知识方面养成严格循序渐进的习惯。

    ——巴甫洛夫

    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周恩来

    严字当头——侯宝林教子的故事

    侯宝林是著名的相声艺术大师,他在相声界自成一家,在家庭教育方面,也有一套成功的经验。他的大儿子侯耀华是影视界的明星,小儿子侯耀文是相声界的后起之秀,他们的成才融进了侯宝林的许多心血。

    侯宝林对两个儿子从小就严格要求。他常说:“相声是一门综合艺术,不是消愁解闷耍贫嘴,没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多种知识,是干不好这一行的。”因此,尽管两个儿子小时候在相声表演上都很有才能,但侯宝林却极力反对儿子们荒废学业去说相声。耀文8岁就迷上相声艺术,父亲反对,他就偷偷地学,一招一式已开始有点侯门相声的味道。耀文读初中时,铁路文工团向社会公开招考相声演员,他被一个同学拉去应考。他表演的是刚在北京市中学生文艺汇演中获得优胜奖的段子——《学校采访记》,结果被主考官一眼看中。但侯宝林坚持说:“相声从街头撂地摊,到现在登了大雅之堂,它不再是生活的小丑,生活的调料,而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相声演员必须有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要有相当的文化水平。你初中还没毕业,不适宜当演员。”

    文工团的负责同志答应给他补习文化,耀文也表示:要先当好学生,然后再当演员。这时,侯宝林才同意了耀文的要求。

    侯耀文成了专业相声演员后,侯宝林对他的要求更严格了,在思想品德上一丝不苟,对艺术则精益求精,从不马虎了事。一次,耀文从外地演出归来,把一家刊物给他拍的“相声表演脸谱剧照”得意地拿给父亲看。谁知侯宝林看了十分生气:“瞧你这些照片中,哪一个有点儿人样!还在杂志上刊登,都不嫌脸红?一个演员要认真严肃从艺,不要降低自己的身份。”

    有一次侯耀文出演《关公战秦琼》,台下反应冷淡。他心中很不自在,便一个劲儿地琢磨着往这个段子中加点“佐料”什么的。他把这一想法说与父亲,想不到侯宝林一脸的严肃,毫不含糊地说:“即使没人乐,演员也不能在台上胡说八道。”

    《关公战秦琼》是侯宝林的拿手戏。解放初,侯宝林应邀到中南海为中央首长说相声,有一次**听完《关公战秦琼》后特别兴奋,特意提出下次要让他再演。为了把握好这出相声的艺术精华,侯宝林当场让耀文将《关公战秦琼》说了一遍,然后一一加以点拨。侯派艺术如何流传下来,由此可以略知一二了。

    还有一次,耀文乐滋滋地回家,刚进门就发现气氛不对头——父亲正在生闷气。“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他正要转身开溜,只听父亲大喝一声:“过来!你脸红不红?说的什么玩艺儿?”侯宝林指的是儿子最近演的那个段子《山东二黄》。

    耀文不明底细,不敢吱声。第二天,耀文急忙赶到团里,将录音调出重新听,原来不是他与石富宽合说的。于是急忙拉着石富宽一起去向侯老先生声明,要求“平反”。耀文壮着胆子说:“爹,你消消气儿,那段相声不是我俩说的,你听岔了。”

    “那为什么听着那么像?”侯宝林问。

    “有人跟着瞎学呗!”

    侯宝林在弄清事实真相后说:“《山东二黄》是个传统段子,两个演员的唱腔,不管是京戏还是山东戏,都不对,根本不该上舞台,何况还录了音在电台上播呢!你俩要说,我帮你们排。”

    两个年轻人喜出望外,于是家里成了排练场。侯宝林一遍遍地给他们示范。他们得侯氏相声真传,学得真谛,演出的效果自然非同寻常。

    努力多学一点东西,提高综合素质,这对一名演员的发展至关重要。侯宝林也非常清楚这一点。

    有一年中秋节晚会,著名演员王铁成朗诵了一首词,作为节目主持人的侯耀文称赞道:“您这诗朗诵得太好了。”第二天,侯宝林一见耀文便说:'称为什么不能好好学点东西?一个搞艺术的人,对诗和词都搞不清楚,不丢人嘛?“耀文一听,知道自己错了,低着头不吱声。父亲抓住时机继续说:“耀文,你既当了演员,就要做个像样的演员,做有所贡献的演员,要不负这个称号呀!”接着,侯宝林加重了语气:“首先要做个书架子,书架上要摆满书,当然摆书不是为了装样子,而是为了长学识、增见地,丰富思考,发展艺术!书少,总免不了技穷!”

    父亲说得句句在理。以后,耀文迷上了书,他读天文地理,读文史哲医,读艺术理论……许多年后,耀文回忆起父亲的教诲,不无感慨地说:“实际上,现在的确不少相声已经技穷。技穷就成了黔驴子,只摆样子,不为人所需要,名声与其作品、表演水平大大地不平衡了。有的自甘落后,更有人以各种庸俗和低级趣味的东西换取廉价的笑。这不是让人又痛心、又忧虑吗?”

    侯宝林常对儿子说:过去当个名演员十分难。现在可容易多了,说个好段子,一下子就传遍全国。可是,你们到底懂多少相声?我干了一辈子,越干越觉得这门艺术高深。你千万不可沾沾自喜,有点儿名后,要争取当个好演员。从创作到表演,说。学、逗、唱,都得有一套。最后要争取做个艺术家,有自己的风格、流派,有自己的相声理论。一句话,你不能止步不前。你们该琢磨着怎么干点我们这一辈子没人干过、没干成的事儿。

    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

    ——列夫·托尔斯泰

    舐犊情深的父亲——谢葆璋教育女儿冰心的故事

    冰心,原名谢婉莹,原籍福建长乐人,1900年出生。冰心的父亲名叫谢葆璋,年轻时经严复推荐,入天津紫竹林水师学堂,毕业后成为海军军官。他为人正直,作战勇敢,曾任威远舰枪炮二副,参加过甲午海战。后任“海圻号”巡洋舰副舰长、海军练营营长、海军学校校长等官职。辛亥革命后,出任海军部军学司司长,是近代一位具有进步思想的爱国将领。冰心的母亲也是一位有很高文学修养的妇女。冰心从4岁起,母亲就教她识字。

    冰心在谢家排行老大,又是惟一的女儿。谢葆璋视女儿为掌上明珠。父亲循循善诱,关怀、教育女儿成长。

    谢葆璋称得上是一位科犊情深的父亲。当谢家的伯母、叔母们催促给冰心扎耳朵眼时,他就说:“你们看,她左耳唇后面,有一颗聪明痣,把这颗痣扎穿了,孩子就笨了。”他还不让孩子穿紧鞋。冰心深知慈父对她的疼爱,所以,她刚一感到鞋子有点紧,就故意在父亲面前一瘸一瘸地走。父亲一见,就立刻埋怨妻子:“你又给她小鞋穿了!”

    谢葆璋在烟台任海军学校校长时,经常带女儿去海边散步,教小冰心如何打枪,如何骑马,如何划船。夜晚,就指点她如何看星星,如何辨认星座的位置。他还常常带领冰心上军舰,把军舰上的设备、生活方式讲给女儿听。谢葆璋作为巡洋舰上的青年军官,曾到过英、法、意、日等许多国家。有次,他从海外归来,气愤地对女儿说:“我觉得到哪里,我都抬不起头来,你不到外国,不知道中国的可爱,离中国越远,就对她越亲。但是,我们中国多么可怜呀,不振兴起来,就会被人家瓜分了去……”接着,他又说:“我们堂堂的中国,竟连一首国歌都没有!我们这次到英国购买军舰,在举行接收典礼仪式时,他们奏完英国国歌之后,我们竟奏一首《妈妈好糊涂》的民歌调子,作为中国的国歌……”

    在父亲的教诲下,冰心的心中从小就播下爱国的种子,它鼓舞着冰心走上了反帝反封建的道路。当辛亥革命爆发的消息传来时,她就把攒下的10块压岁钱,送到申报馆,去捐款劳军。当五四运动爆发时,她毫不犹豫地积极投身到学生的爱国运动中去。

    冰心从小聪明好学,7岁开始读《三国演义》;8岁读《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23岁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专业。后来,她又去了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1926年回国,曾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任教。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协理事、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等职。她一生创作的作品,无论是散文、诗歌,还是小说,都是审美品位相当高的艺术品。她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家和语言大师而享誉世界。

    诚实与公正伴随着孩子,可领悟出真理与正义。

    ——佚名

    言传身教苦心教子——李苦禅教子的故事

    李苦禅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国画家和美术教育家,生前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画研究院委员。他的美术作品雄浑厚朴,磅礴大气,天趣自然,个性鲜明,与国画大师潘天寿并列为当代两大写意花鸟画家。

    李燕是李苦禅的儿子,在李苦禅的悉心教育下,李燕在画坛上脱颖而出,所作之画也颇有造诣。李燕的成长历程蕴含着父亲李苦禅的心血。

    李苦禅十分重视对儿子的品格教育,他经常对儿子说:“人,必先有人格,尔后才有画格;人无品格,下笔无方。秦桧并非无才,他的书法相当不错,只因人格恶劣,嫉恨贤达,诬杀忠良,害死岳飞,遂令百代世人切齿痛恨,见其手迹无不撕碎如厕或立时焚之。据说,留其书不祥,会招祸殃,实则是憎恶其人,自不会美其作品了。”又说:“如果作者人格鄙劣,是无人格,实在与艺术没有缘分,枉言真美善!”

    李苦禅如此教子,也如此做人。1937年北京沦陷了,伪“新民会”妄图拉拢社会名流为其装点门面,派人来请李苦禅“出山”,说什么“您要答应了,有您的官做,后头跟个挎匣子(枪)的,比县长还神气哩!”李苦禅不为所动,凛然而拒。某天有个汉奸来求画扇面,李苦禅草草画就,并大草一行:“日月已沉海,蛟龙乱升天!”此汉奸附庸风雅,不识草字,竟满意而去。

    李苦禅常对儿子说:“干艺术是苦事,喜欢养尊处优不行。古来多少有成就的文化人都是穷出身,不怕苦,练出来的。”接着,他结合自己的从艺过程,说:“我有个好条件——出身苦,就不怕苦。当年,我每出去画画,一画就是一整天,带块干粮,再向老农要棵大葱,就算一顿饭啦!有时也来个'一个小子儿横吃横喝——花一个小铜子儿买人家农民两个老玉米棒子,搂些干草点着烤熟了,横着啃,完了再到菜园子,爬水槽(横的)那儿喝凉水。这不是'横吃横喝'吗?!”在父亲的指导下,李燕不怕风吹日晒,不畏跋山涉水,长期坚持野外写生。每次速写归来,李苦禅都要查看。

    1980年,李苦禅父子赴香港举办“李苦禅、李燕父子书画展”。在宴会上,盛情的主人问李苦禅:“您老喜欢用点什么?”他笑着说:“我是——有腿的不吃板凳,有翅的不吃飞机。”“客气啦!请点菜嘛!”主人把菜谱递给他。“我会点什么?我是挤混合面儿、杂合面儿阳军侵占北京时的一种劣等粮)过来的,会点什么!”

    对李燕用的速写工具,李苦禅要求越简便越好。李燕理解父亲的用心,用铁窗纱钉在木框上,边上系一个塑料小墨盒(筒形),再钉上一叠毛边线,随画随翻。父亲看了后感到很满意,说“又轻便,又实用,而且便宜。”

    李苦禅对工作、生活条件要求不高,但对艺术却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李苦禅要求儿子“画自己的东西,创自己的笔墨”,自成风格。还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两个道士看见一个瞎眼老头从南边走来,路中间有块大石头挡着。一个道士说:“老头,从左边绕过来!”另一个道士则说:“老头,从右边绕过来!”你猜,老头怎么着?他一下子从石头上蹦过来了。说完故事,李苦禅说:“作画就要这样,'画思当如天岸马,画家常似人中龙'。画画不可人云亦云,落入前人窠臼。”

    李苦禅的这种教子方法是高明的。踩着父辈的足迹前进,虽说便捷、安全,但却是一种不成大器的方法,只有让晚辈走自己的路,画自己的东西,才能独树一帜,有所成就。

    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贫困时就容易渡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贫困时就会死于饥寒。

    ——萨达

    我的座右铭是: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涂悲鸿

    要记住:历史上所有伟大的成就,都是由于战胜了看来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取得的。

    ——卓别林

    尊重是一道栅栏,既保护着父母,也保护着子女,使父母不用忧愁,使子女不用悔恨。

    ——佚名

    厄运面前不低头

    ——傅抱石教子的故事

    现代国画大师傅抱石,不仅在艺术上成就突出,而且在教育子女上也堪称楷模。他的儿子傅小石从小聪颖过人,上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时是高材生,然而校门未出,却横遭厄运:1957年被打成“右派”,蒙冤20多年,其间又遇车祸,造成跛足,1979年平反昭雪,却又乐极生悲,中风倒地,致使右半身偏瘫。面对厄运,傅抱石倾注全部的父爱,使傅小石能够面对命运的打击,不气馁,不屈服,坚持在艺术道路上摸爬滚打,终于成为艺术上的一个巨人。

    傅抱石年轻时东渡扶桑,专攻美术,回国后,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江苏省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是国画界与刘海粟、吴作人等齐名的现代国画大师。

    傅小石是傅抱石的大儿子,自幼颖慧过人,3岁时,南昌举行儿童健康、智力比赛,他面对陌生大人的提问,对答如流,从容自若,居然荣获第二名。傅抱石分外喜欢小石,自小辅导他,教他握笔作画。有一次,傅抱石夫妇外出,有客来访。父母归来后,小石据情相告,父亲问他来客是谁,小石这才想起忘记请教客人的姓名,乃灵机一动,将一只空烟盒翻转过来,在上面画出来客的尊容。父亲看到画中人的面部特征,一下子便认出来了。

    小石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后,勤奋学画,曾在全国专业杂志《版画》上多次发表版画作品。他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被选为班长。著名版画家江丰欣喜地对傅抱石说:“你的儿子是个天才。”小石的外公说得更甚:“这孩子是块材料,要是将来没出息,你们到我坟头去接我三鞭子。”

    人生的道路从来是坎坷不平的。1957年的一场政治风暴,将傅小石打人了“另册”。知子莫如父。父亲怎么也不相信儿子会反党反社会主义。他借着赴京为人民大会堂作画的机会,约来了在北京双桥农场劳动改造的小石,见小石骨瘦如柴,表情拘谨,傅抱石的心头不禁泛起一股酸楚。他对小石说:“以后,你可以常来,我已经同有关方面打过招呼,一则可以看我画画,二则可以跟我当当助手。记住,不管什么时候,画画是不能丢掉的。”

    父亲的关怀,增强了小石继续作画的信心。他白天勤勤恳恳地劳动,晚上则通宵达旦地作画。在父亲的悉心指导下,小石倾注7年的心血,完成了一部美术理论专著《图案设计新探》。著名画家黄永玉看了这部专著后说:“我认为这本书至少可以用五国文字出版。”

    在父亲的教导下,傅小石还如饥似渴地阅读鲁迅、郭沫若。胡风的作品。小石还与画家司徒乔的女儿司徒圆合作,共同出版了一本图文并茂的《浪花集》。对傅小石的作品和为人,艺术大师刘海粟作出过这样的评价:“不能用寻常的尺子去量。这是一颗热情的、不甘沦为平庸而虚度岁月的心,对祖国、生命、青春、历史、爱情、土地,平凡与不平凡的人们唱出的赞歌,是生命和艺术战胜死亡、残疾的丰碑。”

    是的,当傅小石右半身偏瘫时,他也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顽强地同命运抗争,锻炼用左手写字绘画。当傅小石的“左笔画”在首都和香港展出时,人们很难相信这一幅幅纵横不羁、峻丽飘逸的画作,竟出自一个残疾人之手。

    父母应该是儿女的榜样

    ——美国黑人领袖约翰·布朗的教子经

    约翰·布朗(1800-1859)是19世纪美国人民反对黑人奴隶制运动的杰出领袖。他有7个孩子,其中6个男孩,回个女孩。他对孩子们要求很严,教育的方法主要是以身作则,给孩子们树立良好的榜样。

    一度,他曾经常喝些苹果酒和葡萄酒之类,他的孩子一见他开酒瓶子,都围上去,这个要喝一杯,那个要喝两杯。后来他成了个禁酒主义者。为了孩子,他滴酒不沾,处处做孩子的表率。他要求孩子们认真读书,自己每天首先拿起书本。朗诵时,有一点小错误也要纠正过来。他要求孩子们尊老爱幼,关心别人,自己首先做出样子。他的女儿在回忆父亲的文章里说:“我经常看到父亲对祖父特别亲切而尊敬。冬天临睡前,父亲总要把祖父周围的被子塞好,夜里还要起来问问祖父晚上睡得可暖和。他对祖父总是那样和蔼可亲,真是我们的好榜样。”

    约翰·布朗经常教育孩子,不要眼热别人的东西,拾到东西要及时归还失主。他的女儿刚上学不久,在一条板凳后边拣到一块花布。这块布不太大,可是在女儿看来倒是一件宝贵的东西。回家后,她没吱声。但在给要好的小朋友讲这件事时,被父亲听到了。他走到女儿身边,露出深切慈爱的神色说:“你知道那块花布是哪个孩子丢的吗?”女儿说:“不知道。”父亲告诉她:“那么,你明天上学时带上它,看看能不能找到失主。这件事虽小,但你要记住:如果你丢了什么珍爱的东西,不论它多么小,你总希望拾到它的人送还给你,对吗?当然,别人也是这样。”第二天,小女儿拿着那块小花布终于找到了失主。

    孩子们在各方面都准确地模仿自己的父母,包括模仿父母的弱点,简直达到了惟妙惟肖的地步。不仅模样长得像,就连举止和习惯都像得出奇。

    ——A·马尔库沙

    要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令人尊敬的卓娅和舒拉的母亲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曾有两位英雄受到世界青少年的敬仰和爱慕。一个叫卓娅,一个叫舒拉,他们是姐弟二人。

    母亲科斯莫杰米杨斯卡娅在一所小学任教,同时又在师范大学学习。父亲阿那托利·彼得罗维奇在研究院工作,又在速记讲习班学习,并且还要努力准备上函授工科大学。他们时常很晚回家,到家时孩子们已经入睡。

    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经常有人抱怨:“我们没有时间,我们的工作很忙。”可卓娅和舒拉的父母认为:忙,并不妨碍教育孩子。教育孩子在于用心,而不在于用多少时间。在于注意生活中的言行,而不在于“长篇大论”。难道谁还要“特别地拨出一部分时间在家里教育孩子”吗?

    那么,他们是怎样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呢?

    1923年,苏联人民的领袖列宁同志逝世的时候,科斯莫杰米杨斯卡娅一家和全体苏联人民一样,经受了巨大的悲痛。这时候,小卓娅刚生下来不久,舒拉还没有出世。可是,做父母的并没有忘记教育孩子。他们把刊登着斯大林关于纪念列宁的誓言的报纸收存起来,准备等女儿长大了,让她看看。

    果然,14年之后,正当女儿卓娅准备入团的时候,母亲从箱子里拿出了这张保存多年而发了黄的报纸。卓娅激动地读着这张特地为她保存的报纸,深深地被斯大林同志的庄严誓言所激动。

    显然,为了这件事,卓娅和舒拉的父母并没有花费专门的时间。

    卓娅和舒拉牺牲后,母亲科斯莫杰米杨斯卡妮写了一本回忆录,即《卓娅和舒拉的故事》,详细地记录了两位英雄成长的过程,同时也喻明了他们家庭教育的经验。她说:

    “对子女的教育是在每一件琐碎的事情上,在你的每一次举动上,每一个眼色上,每一句话上。这一切都可以教育你的孩子。连你怎样工作,怎样休息;你怎样和朋友谈话,怎样同不和睦的人谈话;你健康时候是怎样的,在病中是怎样的,在悲伤的时候是怎样的,在欢乐的时候是怎样的——这一切,你的孩子是都会注意到的。他们是要在这一切事情上模仿你的。”

    这些话,的确是教育子女的经验之谈。

    家庭之间,一言一动,当思为子弟足法。

    ——张履祥

    只有当你不断地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你才能教育别人。

    ——第斯多惠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