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娇不惯把孩子送进清华北大》免费阅读!

不娇不惯把孩子送进清华北大 第十一章(1)(2/2)

作者:石娟

引进家庭,调动孩子学习、做家务的积极性。

    邻居是这样奖励孩子的:做一次家务给5元,考试成绩达95分给5元,95分以上多1分增加2元,满分30元……

    这位母亲觉得这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于是准备在儿子身上实践一下,但最后还是被孩子的父亲制止了。他认为这是一种“竭泽而渔”的教育方法,会让孩子认为自己是为了钱而学习的。

    孩子父亲的分析是对的,过了不到半学期的时间,邻居的孩子就因为成绩好,但得不到更多的金钱奖励而失去了学习的动力,结果成绩一落千丈。

    如今,不少家庭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鼓励他们通过劳动赚点零花钱,也借此培养孩子劳动观念,了解金钱来之不易。“小福利”调动孩子积极性,无可厚非。但上述事例中,给孩子的奖励过多,且缺乏原则,显然不合适,更不合理。要知道,每天干活数小时的洗碗工和清洁工,其月工资不过千元左右,而孩子却能轻易获取超额奖励,体会不到“粒粒皆辛苦”。这种奖励,反而客观上抬高了激励“ 价码”和孩子“胃口”,不利于其正确劳动观和金钱观的形成。

    心理学有一种“过度理由效应”,是指用更多的报酬和奖励刺激内在行为,使其发生变化,一旦奖励停止,行为将失去动力。家庭教育也是如此,家长希望孩子学习进步,往往借用各类物质诱惑。比如,考到第几名,买件礼品,吃次大餐,出国旅游,等等。短期看来,这能够起到激励和刺激作用,但长此以往,孩子进步和能力培养的动力都建立在物质奖励基础上,一旦奖励被撤销或减少,他们便可能失去兴趣, 不再努力。

    与物质奖励相比,亲情奖励更可贵。一本笔记本、几元零花钱也许对小学低年级孩子更有激励作用,而随着年龄增长,孩子更在乎精神满足。他们最渴望的未必是钱,可能就是一次踏青郊游、家庭聚餐,又或者是和父母平等对话等,这样的奖励更让人温暖,催人上进。

    2 物质奖励不值得提倡

    小飞的妈妈觉得邻家的孩子乖巧又听话,自己家的孩子真是无从“比”起。其中的奥秘是邻居家教育孩子实施“奖赏”制度:“凡是达到标准,就有奖励。”

    小飞妈妈知道这一招后,马上回家施行:“考试100分有奖”、“作业优秀有奖”、“对人有礼貌有奖”、“自己整理房间有奖”、“做家务有奖”……每集满20张奖卡可以买娃娃,50张可以上餐馆,100张可以去郊游。

    瞧,小飞妈妈制定的“奖励制度”是多么“完善”啊!小飞的确改变不少,遇到老师、同学,他能够做到主动打招呼,作业也认真写,也经常帮忙做家务。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