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娇不惯把孩子送进清华北大》免费阅读!

不娇不惯把孩子送进清华北大 第十一章(1)(1/2)

作者:石娟

    不娇不惯把孩子送进清华北大 第十一章(1)

    第  十一  章

    奖励和惩罚相结合,帮助孩子远离娇惯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奖励和惩罚是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它们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念。但是奖励和惩罚都是有技巧的,恰当的奖励有强化孩子好行为的作用,适当的惩罚则可以使孩子的不良行为消退,两者结合,定能帮助孩子远离娇惯,形成好的习惯。

    1 金钱奖励只能误导孩子

    有一女孩上小学五年级,很要强,成绩不错。爸爸妈妈为了使孩子的学习基础打得更牢更好,提出了一个奖励措施——80分以上奖励20元,95分以上奖励30元。至于什么考试,他们没有规定。过了几天,女儿拿着小测验的卷子给爸爸妈妈:你们看,90分以上,给钱。爸爸妈妈很高兴,如数兑现。十几天以后,单元测验语文考了85分以上,女儿又”挣”了钱。一个多月以后,期中考试,又是95分以上,女儿找爸爸妈妈要钱。爸爸妈妈犹豫了,这样下去,一月几百块钱的工资,要全装到孩子兜里去了!女儿看爸爸妈妈不想给的样子说:“爸爸妈妈,你们怎么说话不算数啊!”爸爸妈妈只好给了钱。

    今天有很多父母把孩子的考试分数与金钱奖励挂钩,比如,考100分就奖100元,考95分就奖50元等。对孩子实行这种金钱奖励会给孩子造成一种心理暗示,使孩子对做好一件事的本身意义不明确,觉得“钱”是行事的终端目的。这样容易使孩子变得功利性,容易使孩子有这样的感觉:有钱可以做很多自己喜欢的事情,钱就是我做事的动力。所以,孩子一旦有了钱,难免会产生膨胀心理。

    单纯用金钱奖励孩子可以算是经济“诱惑”,对这种方式,教育专家们并不主张。因为虽然这是一种简单的短时能见效的方法,但是具有很大的负面作用,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

    对于金钱奖励,一位母亲深有感触地说:“孩子的分辨能力很有限,用金钱奖励孩子是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一方面,会使孩子逐渐形成金钱至上的观念,似乎没有钱就什么事情也不想做。另一方面,孩子有钱容易滋生享乐主义情绪。孩子还正处于学知识长身体的时候,作为父母,给予孩子的不应该是过多的金钱,而应是精神上的关爱和支持。”

    一位近不惑之年的母亲,她的儿子与邻居家的孩子差不多大。从小到大,都是儿子的成绩领先。现在他们都上初中了,而邻居儿子却“旧貌换新颜”,学习成绩一下子赶上来了,将儿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这位母亲有点奇怪,经过了解,原来邻居家采纳了孩子叔叔的一些建议,把叔叔经商的市场机制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