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的100个重要流派》免费阅读!

经济 第四章(3)(1/2)

作者:李芷萱

    经济 第四章(3)

    产生背景

    虽然凯恩斯经济学造成了西方国家经济整整一代的繁荣。但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国家经济普遍陷入“滞胀”困境之后,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便失灵了。所谓“滞胀”是指经济萧条、大量失业同严重的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经济现象。按照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分析,政府应当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缩小社会总需求,进而减少通货膨胀的压力,最终消除通货膨胀。

    然而,政府的这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行位称作“逆经济行事”。在“滞胀”的局面之下,这种“逆经济风向行事”的方式便行不通了。总之,在“滞胀”现象出现之后,政府的行为处于一种“两难”的处境。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们根据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无力解释这种现象,也拿不出有效的使经济走出困境的方法。理性预期学派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出现的。

    形成过程

    凯恩斯经济学的危机为其他的经济学派的兴起提供了契机。一些经济学家开始寻求新的理论和政策,以解决现实所提出的新的经济问题。20世纪60年代初,经济学家约翰?穆思在一篇题为《理性预期和价格变动理论》的杂志文章中,最先提出了“理性预期”的概念。之后,卢卡斯、萨金特、华莱士、拉平等人循着理性预期的思路,阐发了诸如工资、就业、失业、货币、通货膨胀、经济周期、政府行为和经济政策的作用等一系列理论问题,并猛烈批评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即理性预期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的兴起,在西方经济学界颇为引人注目,以致有的经济学家认为,理性预期理论的提出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宏观经济学领域最重要的突破性成果之一,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和理论结构。

    主要观点

    1.市场迅速出清假说。认为工资和价格具有完全的伸缩性,当劳动市场与产品市场失衡时,工资和物价的调节可以使劳动市场与产品市场迅速地恢复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即市场出清状态。

    2.理性预期假说。认为人是有理性的,他们可以根据自己所能得到的有关信息,对未来作出符合理性的预期。从整体上看,人们在预期未来时不会犯系统的错误。

    3.根据以上两个假说,得出了宏观经济政策无效性与市场机制完善性的结论。

    4.由于人们能做出符合理性的预期,从而能对政府的任何政策采取对策,所以,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中,以稳定经济为目的的宏观经济政策都是无效的。工资与价格的完全伸缩性使经济可以依靠市场机制的调节而实现稳定与充分就业。

    对时代的影响

    理性预期学派是在凯恩斯经济学危机中兴起的西方重要经济学流派之一。它以自己独有的理性预期理论反对长期居于正统地位的凯恩斯经济学,并使西方宏观经济学在理论结构、分析方法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理性预期理论及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被看成是近年来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之一。

    供给学派

    需求会自动适应供给的变化

    供给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经济学流派。该学派强调经济的供给,认为需求会自动适应供给的变化,因而得名。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拉弗把供给经济学解释为:“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