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世界的100名音乐大师》免费阅读!

浪漫主义音乐(11)(1/2)

作者:李晗

    浪漫主义音乐(11)

    柴可夫斯基

    Piotr Tchaikovsky 1840-1893

    柴可夫斯基曾说:“我全心全意地渴望我的音乐传播开去,渴望有更多的人喜欢它,会从这里面得到安慰和支持”。

    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出生在乌拉尔伏特金斯一个贵族家庭,十岁开始学习钢琴和作曲,十年之后进入彼得堡音乐学院继续学习作曲,毕业后赴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

    柴可夫斯基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期间,利用教学工作之余,创作出了大量佳作,其中包括最初的三部交响曲,幻想序曲《罗米欧与朱丽叶》、舞剧《天鹅湖》及《第一钢琴协奏曲》,这是他创作的第一个时期。

    然而,年轻的柴可夫斯基因为婚姻的不幸患上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他不得不辞去音乐学院的职务,之后他多半居住在瑞士或意大利的乡下。1877年,他有幸得到爱好音乐的富孀梅克夫人的定期资助,于是开始专心从事音乐创作。这一阶段也是他创作的极盛时期,其间,他开始着手创作两部天才的作品: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和他的成名作《第四交响曲》。而此时,俄国的政权没落,社会开始变革,柴可夫斯基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命运,他的一些重要作品反映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人生的理解。

    晚年是柴可夫斯基创作的顶峰时期,题材非常广泛,代表作品有交响曲《第四交响曲》、《第五交响曲》、《悲怆(第六)交响曲》,歌剧《黑桃皇后》、《叶甫根尼·奥涅金》、《约兰塔》,舞剧《睡美人》、《胡桃夹子》,幻想曲《暴风雨》、《意大利随想曲》、大提琴《洛可可主题变奏曲》以及各种器乐重奏、钢琴独奏、声乐浪漫曲。

    在创作中,柴可夫斯基吸收了众多民歌和民间舞蹈,常常将浓烈的民间特色应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建立起了独特的音乐基调。他认为,音乐应以真实的生活和对生活的深刻体会为基础,于是他在作品中塑造的音乐形象表现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真实的心理状态和感情发展。此外,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也是他作品的一大特色,他的作品不仅旋律优美、通俗易懂,而且思想颇为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