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富真相》免费阅读!

冰硬的头脑开始暖化,贫穷变成无法忍受的刺痛(1/2)

作者:张小平

    冰硬的头脑开始暖化,贫穷变成无法忍受的刺痛

    等黄光裕在南方边陲的小乡村长到10岁、正在走街串巷为如何捡到更多的废品而绞尽脑汁时,中国却在经历着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共和国这一系列的心跳和脉动,都将最终影响到这两个叫黄俊钦和黄俊烈的男孩,虽然当时他们还浑然不觉希

    1976年,历经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浩劫宣告结束。但直到2年后,僵硬的思想才开始松动。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口号,做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也就是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被正式确立领导地位。此后长达20年,虽然中间历经波折,但这位“东方小巨人”却始终不遗余力地推动着中国的改革开放。

    当时,中国的经济情况十分严峻,其中劳动力过剩和就业压力便是一个迫在眉睫的突出问题。在农村里,因为长期的城乡割裂和人口的过量繁殖,已经造成大量沉淀的过剩劳动力,而有限的耕地根本承载不了这么多人;另外,在文化大革命中,大量城市的过剩劳动力都被“诱导”抛向了农村,到20世纪70年代末,这部分所谓的知识青年开始觉醒,一批又一批向城市回流。根据**中央文献室编着的《中国1978-2008》一书记载:“文革”以来至1979年底,城镇知青“上山下乡”的有1000多万人。到1979年2月,高达760万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如洪水般涌入城市,加上原有待业青年,使整个社会的待业人员达到了2000万,这给紧绷的中国经济又压上了一块巨石。

    水满为患。为形势所迫,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两个关于农业的文件,宣布解禁农村工商业,家庭副业和农村集贸市场得到了正式认可。第二年2月,中央又迅速批准了一个关于发展个体经济的报告,批准城市一些有正式户口的闲散劳动力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者个体劳动。

    春风又让百草生!就在1979年的年底,全国批准开业的个体工商户迅速达到10万户左右。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才有了类似于黄光裕父母亲一样的农村贫困户从事手工业和小生意的机会,也才有了北京等大城市的知青摆大碗茶的热闹场景。

    当冰硬的头脑开始暖化,贫穷便马上变成一种无法忍受的刺痛!1979年,在离黄光裕家乡不到200公里的福建厦门,有一个叫舒婷的女诗人,在一首《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的诗歌里,表达了当时人们此种沉重尖锐的痛感:“我是贫穷/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呵/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