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华西列夫斯基》免费阅读!

第十四章 巴格拉季昂计划(1/2)

作者: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华西列夫斯基

    疗伤病榻亦运筹,只因大战费思谋;

    扇形阵势百万军,计借古人好名头。

    当华西列夫斯基还在克里米亚前线紧张地部署攻打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进攻时,斯大林与朱可夫元帅、安东诺夫副总参谋长等就在莫斯科开始了1944年夏季战役作战计划的运筹帷幄。

    1944年夏季战役,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白俄罗斯战役。其实,早在1943—1944年冬季战役正在激烈进行时,苏军最高统帅部就已经决定,应该在夏季实施几次重大战役,以最终解决和歼灭部署在斯摩棱斯克以西广大正面上的法西斯“中央”集团军群,并彻底解放自战争爆发以来一直被法西斯军队所占领的白俄罗斯领土。要知道,这些地区的广袤领土及生息在它上面的无数苏联公民,已经被法西斯摧残蹂躏达3年之久了。

    华西列夫斯基当然清楚,最高统帅之所以一再催他加快克里米亚战役的进程,就是因为必须抢时间以及早展开白俄罗斯战役。一方面,需要他这位副国防人民委员①和苏军总参谋长回莫斯科投入白俄罗斯战役有关的一切运筹帷幄与精确计算;另一方面,也需要尽早地把那些已经完成了解放祖国南方疆土任务的精锐苏军部队调运到新的作战方向上。

    ①华西列夫斯基担任此职是在1943年5月,当时国防人民委员会再度改组,人民委员为斯大林,副人民委员只两人,即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

    4月23日,朱可夫从乌克兰第1方面军前线被斯大林召回莫斯科。斯大林、朱可夫、安东诺夫3人首先在最高统帅部开始了白俄罗斯战役作战计划的最初拟定工作。就在这次具体研究和议论的过程中,斯大林曾打电话给尚在克里米亚前线的华西列夫斯基,希望他能抽出一两天时间来莫斯科谈谈他对于这次战役的设计和意见。但当时正在研究攻夺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紧要时刻,华西列夫斯基表示不能回去,并说再有8—10天就可以了。那时将攻克该要塞,整个克里米亚战役也就要结束了。

    可是,斯大林已经急不可耐。他当时一方面要求华西列夫斯基就地写一份关于整个夏季作战设想的报告先交上;另方面则提出要乌克兰第1方面军先行发起这次战役。但后者当即被安东诺夫有根据的分析否决了。朱可夫显然也同意安东诺夫的意见。这样,斯大林便说:看看华西列夫斯基的建议再说。但是,你俩先拟定个初步方案,以便届时我们共同讨论。

    结果,就像我们已经知道的那样,斯大林的急切心情没有使华西列夫斯基回到莫斯科,反倒是德军残留的那枚地雷把华西列夫斯基从前线送回了莫斯科。

    万幸的是,华西列夫斯基的伤势并不特别严重。斯大林亲自下命令给他调来了最好的医生,要求对华西列夫斯基的头部做认真彻底的检查和治疗。结果表明,伤口并不深,并未危及颅内脑组织,主要是颅外创面较大和颅骨轻微损伤。这样,虽经医生一再劝阻和挽留,华西列夫斯基还是坚持提前出院了。他心里明白,最高统帅和战争形势都急需他立即返回自己那特别重要的工作岗位上去。当然,他本身也非常愿意并急切地希望回到正在进行的战事运筹和指挥中。

    其实,还在住院医疗期间,华西列夫斯基一刻也未停止对白俄罗斯战役计划的思考和运筹。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样一来(指住院),我就有‘机会’再次考察总参谋部正在起草的白俄罗斯战役计划的细节。”

    这次战役的代号叫“巴格拉季昂”,同以往的每次战役一样,它的代号也是根据斯大林的建议而确定的。“巴格拉季昂”是一位俄罗斯著名将军和英雄的姓,他的全名叫彼得·伊方诺维奇·巴格拉季昂。1812年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远征俄国时,先是大败于莫斯科的熊熊大火,旋即在博罗季诺会战中受到重创,50万大军只剩了2万余人,仓里逃出俄国,以致最后彻底败北于比利时南部的滑铁卢。巴格拉季昂即是这次会战中的著名英雄之一。

    住院期间,华西列夫斯基还从向他汇报的第一副总参谋长安东诺夫及作战部长什捷缅科那里得知,当时还对包括这次战役在内的整个1944年夏季战局计划采取了许多隐蔽和保密措施。

    为使计划避免外泄,当时知道该计划全貌的,除了斯大林外,只有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安东诺夫、什捷缅科和另外一名作战部副部长5人。此外还规定,对该计划严格禁止公文往来,同样也禁止在电话上交谈或利用电报传送。各方面军的战役企图也只有司令员、参谋长和军事委员3人参加拟定。文件必须是手写的,要汇报的话也只能司令员亲自来。大功率无线电台禁止使用,训练用无线电通讯网也只能使用距前沿不小于60公里的小功率发射台。而且,作业时要在专门的无线电监督下使用低架无线进行。

    为了迷惑敌人,总参谋部特别指示在南方的乌克兰第3方面军,要在南部各方向上故意显示出加强兵力的集中。在这些假的集中地域内,每天都安排有大量的坦克、汽车、火炮和人群的运动与配置,在坦克和火炮模型的配置地点故意设置高射炮群防卫,甚至在某些地段还采用出动歼击机巡逻的办法,以显示它的对空防御措施。与此相反,在大量部队已经秘密调进指定位置的西部中央方向,故意派出小股部队在白天进行热烈甚至是热闹的“防御性”作业,所有前沿地区的工事和筑垒都是完全防御性的。此外,向这里大量调入的各种作战物质和装备,包括各部队在内,都是不经任何中转方式而直接进行的;如必须中转,则事先全部车站内外实行戒严。其实,连铁路工作人员也不知这是大战前的物资和人员集中。

    后来的事实表明,这种保密和隐蔽的方法确实大大奏效,以致德国统帅部一直认为苏军夏季攻势的方向不是在西部中央方向,而是在南部;即使在西部方向有所行动,也是次要的牵制性局部战役。因此,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在它的地段未采取任何积极的防御措施,相反倒在南方方向大筑特建反坦克堑壕,集结兵力并调运预备队。当时担任德军第4集团军司令官的蒂佩尔斯基尔希后来写道:“加里西亚前线德军莫德尔将军认为,除了他所在的地段外,俄国人不可能在其他方向上进攻。德国最高统帅部也完全同意他的观点。”

    为实施这次重大战役行动,苏军最高统帅部还对各主要参战的方面军进行了新的调整和调动,建立了波罗的海第1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1、2、3方面军。

    此外,当时还规定,在这条突击线的南北两端,分别安排有乌克兰第1方面军和波罗的海沿岸第2方面军做掩护性侧翼进攻。在上述4个方面军的后侧的是大本营预备队,其中两个最有力的集团军——克列伊泽尔的第51集团军和扎哈罗夫的近卫第6集团军,是从克里米亚战场上刚刚调过来的。此外,预备队的编成内还有4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2个坦克集团军,52个步兵和骑兵师,6个独立坦克和机械化军,33个航空兵师。另外,在白俄罗斯地区敌军后方活动的还有37万多人的游击兵团和大型游击队。

    稍后,最高统帅部又把担任主要突击的上述4个强大方面军部队分别编成了两个集团。A集团由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组成,共有39个步兵师,2个坦克军,l个骑兵军,6个炮兵师(其中2个是火箭炮兵师)。B集团由白俄罗斯第1和第2方面军组成,共有3时步兵师,1个坦克军,l个机械化军,3个炮兵师(其中有1个火箭炮兵师)。两集团加在一起,计有77个步兵师,3个坦克军,1个机械化军,1个骑兵军,6个炮兵师,3个火箭炮兵师。

    与苏军正面而对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包括有坦克第3集团军、第4集团军、第9集团军、第2集团军。这些部队加在一起总共有42个师。若把该集团军群侧翼的其他集团的兵力也加上,总共也才只有63个师。

    上述说明,不论在作战准备、方向判断还是兵力配置等各方面,苏军都占有绝对的强大优势地位。尤其可笑复可怜的是,这时的希特勒和他的纳粹战略家及将军们对这些还不清楚。

    5月20日,伤愈出院的华西列夫斯基第一次应召到斯大林的办公室,同时参加的还有朱可夫、安东诺夫和什捷缅科。他们这次是在最高范围内审定“巴格拉季昂”战役计划的细节问题。当时,该计划只有1份手写稿,系由作战部副部长格雷兹洛夫将军亲手书写的。据什捷缅科后来回忆,它的全部内容只有一份简短的文稿和一张战役计划图。

    第二三天,华西列夫斯基和朱可夫几乎全是在斯大林那里度过的。其中第三天,还召集来了所有担任主要进攻方向的那4个方面军司令员,以及苏军各兵种领导人和总参谋部的部分人,以便进行更加广泛深入的研究和讨论。经过这次充分的讨论,总参谋部又负责对战役计划做了进一步的修正和明确,“其目的就是合围并消灭明斯克地域内敌冲央’集团军群的有生力量”。

    5月30日,最高统帅和大本营最后批准了“巴格拉季昂”战役计划,并规定从6月19—20日开始执行。

    关于这个计划的特点,华西列夫斯基曾有8个字的精彩概括:“简单明了,大胆宏伟。”他具体写道:

    (“巴格拉季昂”)计划简单明了,同时既大胆又宏伟。它的简单明了表现在,它是以关于利用在白俄罗斯战区形成的对我们有利的苏德战场态势这一决定作为基础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知道,这些翼例对敌人是最危险的,也是防御最严的。计划的大胆来源于不惧怕敌人的对策而力图在一个战略方向上实施对整个夏季战局有决定意义的突击。能够证明计划宏伟的是,计划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和政治意义,它的规模是前所未有的。还规定了为实现军事战略的总任务和政治目的而进行的大量方面军战役。这些战役是计划中规定同时实施或相继实施的,它们看起来是孤立的,但是相互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就在“巴格拉季昂”战役计划被批准的当天,华西列夫斯基和朱可夫又被召到斯大林的办公室。像往常那样,斯大林对他们说:既然计划已经完成并通过了,那么大本营目前的任务就是帮助各方面军的首长和部队更好地准备战役,然后实施战役。希望他们最好马上就分头到各个方面军去,那里最需要他们。斯大林就问他们愿意到哪个方面军去,两人都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共同表示愿意到被指定的地方去。这样,斯大林便开始点名指派了:朱可夫去白俄罗斯第1和第2方面军,而华西列夫斯基则到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和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去。

    5月30日夜间,斯大林、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和安东诺夫4人再次聚到克里姆林宫斯大林的办公室。这是白俄罗斯战役前苏军正副最高统帅和正副总参谋长的最后一次聚会。在这里,他们结束了运筹帷幄“巴格拉季昂”大战的最后一道工序,这就是研究并起草了给白俄罗斯各方面军的各个训令,关于立即投入准备白俄罗斯战役的指示和战役实施第一阶段的具体任务。第二天,这些由斯大林和朱可夫俩人联合签署的训令便直接发往了各方面军部队。与此同时,华西列夫斯基和朱可夫俩人以大本营代表身份分别签署的给巴格拉米扬和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罗科索夫斯基和扎哈罗夫的训令也发了下去。他们要求这4位方面军司令员在他们到达部队之前,先行确定好完成战役准备和开始进攻的日期。

    31日,华西列夫斯基还在总参谋部直接召见了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司令员切尔尼亚霍夫斯基上将,后者因病未能参加5月23日斯大林主持的那次讨论战役计划的大本营会议。华西列夫斯基向他详细地介绍了“巴格拉季昂”战役的全部计划和该方面军的具体任务,并亲切地询问他还需什么具体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对这次会见感到由衷的高兴。他知道,华西列夫斯基将同他一起负责实施所在方面军的战役作战任务。而且他还知道,自己这次首次出任方面军司令员一职,也是经由华西列夫斯基向斯大林直接推荐的。

    记得还是在南方作战前线时,斯大林在一次电话中请华西列夫斯基推荐一位未来的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司令员。当时华西列夫斯基回答说,有关白俄罗斯战役的一切问题,他与安东诺夫曾谈过多次。因此,他个人和总参谋部的意见是把年轻而勇敢的切尔尼亚霍夫斯基上将作为该方面军司令员的唯一候选人。后来,斯大林同意了他的意见,并在4月间发出关于任命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的命令。

    顺便说一下,当时斯大林还向他提出了关于正在筹建中的白俄罗斯各方面军高级首长的人选问题,并指定要从他所最熟悉的乌克兰第4方面军中抽选这些高级指挥人员,以便在白俄罗斯战役中能够得心应手地加以有效使用。那时,除了上面提到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