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蒙哥马利》免费阅读!

第三章 初上战场(1/2)

作者: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蒙哥马利

    皇储遇刺战火燃,各为盟国把战宣;

    随军渡海抗德去,死里逃生把乡还。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人普林西普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奥匈帝国于1914年7月23日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并于28日向它宣战。最初看来,除调解人外,其他欧洲国家不会陷入这场纷争。可是,塞尔维亚的保护国俄国为了对抗奥匈帝国,马上宣布战争总动员。俄国的举动在欧洲引起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7月31日,德国向俄国提出最后通牒,要求俄国停止动员;同时又向法国提出最后通牒,要求法国答应在俄德战争中保持中立。俄国和法国对最后通牒置之不理。于是,德国下令陆海军全体总动员,于8月1日对俄宣战,8月3日对法宣战。

    驻肖恩克利夫的英军部队为了防止德军入侵,决定用一个营的兵力监视海岸,防守施尔尼斯地段。他们从各团抽调350人,组成一个混成营,驻防施尔尼斯附近的雪壁岛。伯纳德·蒙哥马利被调往该营,升任营副官,负责对1000多名军官下达命令。该营营部驻扎在雪壁岛大教堂,部队分成许多小队,散布全岛,到处岗哨林立,一派战备景象。

    1914年8月3日,伯纳德给他的母亲写信说:

    “外边的情况,我们很难知道。舰队已经全部动员,完成战备;有许多战舰在离施尔尼斯不远处抛锚。昨日又有4艘巨型巡洋舰在附近停泊,甲板上一派战备气氛。陆军还未接到全体动员的命令,但我们认为动员令随时都会到来。我们现在只完成了戒备阶段,这便是我们在这里驻防的原因。我从今晨的报纸上看到德国对俄宣战的消息,我看,我们被迫参战大概已成定局……战争迟早总是要来的,倒不如让战争现在就来,早点结束了事。现代的战争,是不会拖得太长的,但一定残酷可怕。经过这次战争,以后50年大概都不会再有战争了……一般人认为,德国将会被打败,我也同意这种看法。自然,德国若是战败,对我们是再好不过了;德国若真对我们几个国家一齐挑战,它一定难逃厄运。我希望,我们动员起来,厉兵袜马,严阵以待,等法国需要我们时,便可立即参战。法国所需要的主要是我们的舰队,而舰队现在已完成准备,升火待发。”

    8月2日,德军进入卢森堡,要求假道比利时,3日夜间侵入比利时。英国由于对比利时的中立承担义务,便在4日晚上11时对德宣战。8月5日,蒙哥马利在雪壁岛给母亲去了一封短信:“亲爱的母亲:

    现在只有一点时间,够写一封短信。陆军已全部动员;明早,一个义勇民兵团将来接替我们的防务,部队直接返回肖恩克利夫去整备。我认为,部队大概要到比利时去参战。至少,部队也可能开到法国北部去。我们现在是属于第4师第10旅,你可从报刊上知道我们的行踪。

    1914年8月5日于大教堂”

    蒙哥马利的家人相信他的推断是正确的,干是决定立即返回伦敦,希望在他离开之前和他见上一面。可是,形势的发展急转直下。1914年8月6日,驻守雪壁岛的混成营所属部队纷纷返回肖恩克利夫的原属各团建制。返回沃里克郡团后,蒙哥马利的营副官职务即告终止,于是他又回到连里任排长。7日上午,他将连里的新兵带到靶场练习射击。7日下午,他把车开到福克斯通,寄存在柯林斯夫妇处,打算打完仗回来时再去取。随后,他给母亲寄去一张明信片,请她给他寄一个坚韧耐用的皮包和一把指甲刀,因为他们都不准离开营房。谁知,当天晚上,他们突然接到出发的命令,但却不知道目的地在那里。于是他马上又给母亲发了一封电报,告诉她部队将出发但目的地不详。

    8月8日深夜2点半,蒙哥马利所在部队奉命出发。坐了一天火车,下午5时到达目的地。蒙哥马利在给母亲的信中说:

    “我不能在信上告诉你部队现在在什么地方,或做什么事,以及有什么行动。这都是不允许的……我也不能告诉你我的地址,但可以从邮戳或我的电报上看出我们部队曾到过的地方。你可将信寄到肖恩克利夫去,在起程去海外前,我们将回那边去取信。”

    8月22日凌晨正时,蒙哥马利随营离开哈罗前往南安普顿,登上“卡利多尼亚”号运输舰驶离南安普顿,渡海前往波罗尼。蒙哥马利在舰上给父母各写了一封信。23日早上,“卡利多尼亚”号驶进波罗尼港,蒙哥马利就在港内将信投寄出去。此后两个星期,蒙哥马利的父母再也没有收到他的信,也没有听到有关他的消息。

    9月8日,蒙哥马利的父母突然接到英国陆军部发来的电报,电文说:

    “蒙哥马利主教:

    据报告,沃里克郡团的伯纳德·劳·蒙哥马利中尉现已失踪,本部深感遗憾。不过,这份报告并非表示蒙哥马利已经阵亡或负伤。尔后再有消息,当即电告。”

    英国远征军每千人配备两挺机枪,浩浩荡荡攻抵企图包围法军的德军面前。但与德军相比,英军在数量上处于劣势。此外,英军既无摩托化运输部队和重炮兵的支援,又无无线电或野战有线电通讯设备。所以,英军的进攻仅仅是象征性的。当英军发现左右两翼的法军都已撤退时,便决定于8月23日开始从蒙斯撤退。这一天,皇家沃里克郡团第1营乘坐的“卡利多尼亚”号运输舰刚刚抵达波罗尼,所以来不及参战。部队上岸后,于当晚11时乘火车离开波罗尼。24日上午0时在勒卡托下车,在那里等待营后续部队。25日凌晨2时,该营从勒卡托火车站向西北行军,经过博蒙特到达圣皮东,准备在那里占领高地,掩护从蒙斯撤退的英军。在掩护了一支向南撤退的英军之后,他们于下午6时遭到敌炮兵的轰击,但无伤亡。7时,部队接到命令:“一俟第18旅通过”,立即撤退。

    本来是赤日炎炎的天气,突然间乌云蔽日,雷电交加,大雨滂论。晚上11时,全营开始向南撤退。部队冒雨行进,于凌晨4时30分抵达奥库尔村,累得疲惫不堪,就在一片玉米地里露营。

    英军空中侦察发现,德军有几个师的步兵和骑兵正在向勒卡托前线集结。但这一情况似乎并未通报军部、师部或骑兵部队。英军原定于26日上午7时继续撤退,担任掩护的部队本应占领一处后卫阵地,用以阻击敌人,但第4师却没有这样做。骑兵师师长阿伦比催促军长史密斯·多里恩将军在日出前将各师撤走,因为他没有足够的兵力去夺占各高地。但史密斯·多里恩军长认为,部队人困马乏,且散布过广,要在上午9时前撤走是不可能的,于是决心暂时在原地固守,待对敌实施猛烈阻击后,再继续后撤。

    但这纯粹是痴人作梦,因为英军当时的状况是:部队疲惫不堪,聊无斗志;工事不完整,部署凌乱;缺乏骑兵部队执行搜索任务,第4师没有重炮支援;甚至旅运输部队也陷于混乱状态,致使部队既无粮食,又无弹药。在这种情况下,要对敌发动猛攻,是完全不可能的。史密斯·多里恩军长于8月26日凌晨3时30分将其决心呈报英国远征军指挥官约翰·弗伦奇爵士。约翰爵士十分惊讶。他的副参谋长在电话中对史密斯·多里恩将军说:“你如在原地作困兽斗,色当之战将会重演。”史密斯·多里恩军长回答说:“现在已骑虎难下,无法脱身,因为战斗已经开始,炮火的声音已经传到我这里来了。”

    此时已是清晨6时。德军早在45分钟之前便对第4师发动了进攻。第4师共15000人,防守正面宽5英里,没有粮食,没有弹药,也没有师炮兵和骑兵部队,结果被打得落花流水。第12旅在清晨5时15分便弃守高地,撤退时乱作一团,只好靠皇家沃里克郡团所在的第10旅来收拾残局。

    沃里克郡团第1营迅速梯次展开,第一梯队两个连,占领前沿地形;第二梯队两个连部署在数百码以外的后方。蒙哥马利所在连担任第一梯队。营长埃尔金顿中校骑着马飞也似地奔向第一梯队,大声命令部队立即向高地前坡上的敌人发动进攻。第一梯队的两个连在没有侦察、没有计划、没有火力掩护的情况下,冒着德军密集的枪弹和弹片向高地冲去,士兵就像“保龄球的九个木瓶”一样一排排地倒下。英军前仆后继,英勇无比,终于在上午6时攻占了山顶。德军的炮火对准高地猛轰,英军无法筑壕固守,只好退下高地。

    在这次攻击中,蒙哥马利挥舞着指挥刀跑在队伍最前面。不幸的是,他只跑出六步远,便被自己的刀鞘绊倒,指挥刀被摔出老远。等他站起身来,再跟着部队往前冲时,他发现自己排里的大部分士兵已经阵亡。

    上午7时30分,在克里斯蒂少校的统率下,第一线的部队再次向高地发起进攻。攻占山顶后,敌军火力太猛,无法固守,便秩序井然地退回发起攻击前的阵地,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坚守阵地。这两次进攻使英军8名军官负伤,约200名士兵伤亡。蒙哥马利所在连的连长受伤,官兵伤亡惨重。后来,蒙哥马利带领第3连的两个士兵,回到山上救回一名伤势很重的上尉。由于没有担架,无法抬他随部队行动,后来只好把他留在村中的神父处。

    埃尔金顿中校把前面的两个连队送上屠场后,便独自回到第二梯队。下午3时左右,部队开始撤退,但第一梯队的两个连却没有接到撤退的命令。晚上10时左右,他们突然发现四周已无友军,同时发现大队德军正在向他们逼进。第一梯队两个连的残余部队和本旅的脱队散兵,才急忙开始撤退。资深军官普尔少校率领这群残兵败将,依靠指北针辨别方向,希望赶上退却中的英军。

    埃尔金顿中校根本就不知道他的第一线连队的命运。他带着后面两个连队退到15英里外的圣昆丁市,在当地市长的要求下,埃尔金顿中校同意当晚向德军投降。在这种混乱的情况下,英国陆军部把伯纳德·劳·蒙哥马利列为失踪人员,并通知其家属,完全是正常的。

    3天之后,蒙哥马利他们才赶上本师部队。原营长埃尔金顿中校被撤职,由普尔少校接任营长。蒙哥马利在给他母亲的信中对这次撤退作了如下描述:

    “那次行军,我们称之为从‘莫斯科撤退’,是我终生难忘的。我们的位置处于自己部队的背后、德军的前面,有好几次我们都是死里逃生。有时我们不得不躲进树林,以躲避德军骑兵的巡逻。我们缺乏粮食,也无法睡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