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斯大林》免费阅读!

第一章 鞋匠的儿子(1/2)

作者: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斯大林

    斯氏出生贫寒家,世世代代受欺压;从小立下英雄志,格鲁吉亚众人夸。

    约瑟夫·斯大林的童年是在苦难中度过的。他的父亲维萨里昂是一个鞋匠。维萨里昂的双亲祖祖辈辈都是农奴,对维萨里昂来说,农奴的解放意味着他可以凭做鞋养家。

    1870 年前后,年轻的维萨里昂来到哥里镇,1874 年与邻村一家农奴的女儿叶卡捷琳娜·格奥尔吉耶夫娜·格拉泽结了婚。妻子当时大约18 岁,比大夫小5 岁。夫妇俩都是格鲁吉亚少数民族的下层劳动人民,因家贫失学,目不识丁。他们的家就安在哥里大教堂附近一所大约15 平方英尺的小屋里。

    这所房子只有一个窗户,光线暗淡。屋里摆着一张小桌子,四张凳子,一个放着一把茶炊的小碗橱,一面镜子,一只存放衣物的箱子,以及铺着草垫子的木板床。叶卡捷琳娜在这所房子里生了三个孩子,但不幸都夭亡了。

    1879 年12 月21 日生下的第四个孩子就是斯大林。父母给他起的名字是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朱加施维里,后来参加革命后改为约瑟夫·斯大林。

    父母把这个独子视为掌上明珠,尤其是母亲,把一腔爱和心血完全倾注在约瑟夫身上,盼儿子早日长大成人。

    当时古老的城镇哥里在格鲁吉亚还算是一个比较繁华的地方。它坐落在水流湍急的库拉河河畔,群山环抱,距第比利斯76 公里。这里有葡萄园、麦田和果园。哥里是古希腊人所说的科尔吉斯州的一部分,据希腊神话传说,忒萨利亚王子伊阿宋曾率领亚尔古的英雄们来这里寻找金羊毛。在这种田园般的环境中,穷鞋匠的儿子约瑟夫度过了他的童年生涯。

    在斯大林的童年生活中,母亲叶卡捷琳娜占有支配地位。母亲同父亲一样只会说格鲁吉亚语。由于穷困,父亲经常以酒解愁,把挣来的为数不多的钱大都买酒喝了。母亲只得日以继夜拼命干活,勉强养家糊口。她为人家洗衣服,烤面包,收拾屋子,缝制衣服,想方设法使自己的儿子免受饥寒。

    叶卡捷琳娜是个虔诚的教徒,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她决定让约瑟夫长大了当传教士。农奴的解放,使得神学院为农民的孩子敞开了大门。按规定,一个传教士可以结婚,掌管某个教区,进而可以步步高升,在替上帝效力的同时,可以享受到未曾梦想过的安逸生活。这就是母亲的心愿,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她无冬无夏地干活。

    1888 年秋,斯大林进哥里镇教会小学读书。母亲就是在这所学校里当清洁工。当时,斯大林只能说格鲁吉亚语,她督促儿子学习俄语,这是传教士所必须学会的语言。叶卡捷琳娜还为儿子申请到了每月3 个卢布的助学金。

    她在学校当清洁工还能挣10 个卢布。靠着这点微薄的收入,她与约瑟夫在学校度过了5 年。后来,有两件事情几乎使她望子成龙的心愿落空。斯大林在8 岁那年得了天花,病情严重。但他那坚实的体格使他终于熬过来了,只是脸上永远留下了很深的麻子。另一件事是她丈夫的反对,他一定要让孩子去学做鞋的手艺。“你想让我的儿子当神父,作教堂官,是不是?”他吼道,“你一辈子休想!我是个鞋匠,我儿子将来和我一样,也是个鞋匠!”大概在1889 年,有一天,维萨里昂硬把儿子带到第比利斯的阿杰尔哈诺夫的工厂。于是家里便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他的妻子和邻居百般劝阻,可是他不改初衷,硬是要儿子到制鞋厂学手艺。只是到1890 年,父亲在一次酗酒打架中被人用刀子捅死后,斯大林才又按着母亲的意志回到了学校。父亲的惨死,给斯大林幼小的心灵打下了一个痛苦的烙印。

    斯大林热爱自己的母亲,称赞她“精明能干”。他也钦佩母亲的善良、正直。斯大林曾劝母亲搬到莫斯科居住,怕她晚年生活孤独。她在克里姆林宫住过一段不长的时间。但是,她觉得这里与她原来的生活变化太大了,就又回到格鲁吉亚去过那恬静而又熟悉的生活。

    1936 年,斯大林的母亲去世了,终年大约80 岁。去世前不久,她对守在病榻旁的儿子说:“你没有当上神父,真可惜!”却说斯大林回到哥里教会学校后,按着母亲的嘱咐,更加刻苦用功。他争强好胜,加上天禀聪颖,记忆力非凡,因此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1894 年6 月,他怀揣一张考试优等证书,离开了学校。当时他才14 岁。

    校方保送他到第比利斯神学院学习。神父们无疑知道他是贫家子弟,他的父亲因酗酒闹事致死,因此这一保送标志着肯定他的才能,相信他前程远大。

    格鲁吉亚首府第比利斯是座古城,位于格鲁吉亚西部地区,气候炎热,风沙弥漫。这里有宽阔的广场和大街,从广场和大街伸展开去,是狭窄的曲曲弯弯的街道,两旁是鳞次柿比的平顶房和集市。在喧闹的集市上,从土耳其和波斯来的商人以及格鲁吉亚人和亚美尼亚人摩肩接踵,讨价还价之声不绝。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第比利斯的人口有15 万多,主要是亚美尼亚人、格鲁吉亚人和俄罗斯人。第比利斯是沙皇派来的总督的驻地,外高加索政府所在地,人们操着各种民族语言,熙来攘往,人声嘈杂。俄国沙皇政府看到外高加索作为边境地区的重要性,修筑了一条军用公路,加强防御。但这个地区随着石油和采矿业的迅速发展,开始具有新的经济意义。1867 年,铺设了一条从第比利斯到黑海的铁路线,这条线路不久又从第比利斯延伸到黑海石油城巴库。

    对年仅14 岁的斯大林来说,从哥里搬到这个喧闹的城市,开始很不习惯。过去,他一直住在家里,得到母亲的体贴关怀;如今,他孑然一人生活在陌生的环境里。儿子负笈远去,叶卡捷琳娜也觉得孤单,但她引以自豪的是,他的儿子进了第比利斯神学院。这个学院在信奉东正教的格鲁吉亚人的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威望,被看成是他们的最高学府。第比利斯神学院,后改为正教中学,它与俄罗斯帝国其他地区的神学院一样,其宗旨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教育,而且还要训练学生过宗教生活。但是,19 世纪下半叶,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席卷欧洲。在俄国,神学院的革命运动也在发展。

    当时俄国由于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马克思主义思想也迅速传播起来。由列宁组织和领导的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大大推进了全国各地社会民主运动的发展。南高加索原是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区,还保存着许多农奴制的残余,这时工人运动浪潮也波及这里,因为这里资本主义势力已经侵入,加上民族压迫也十分厉害。

    19 世纪最后的25 年间,由外资占主要地位的石油工业和采矿工业在南高加索迅速发展起来。“于是,”列宁当时写道,“俄国资本主义把高加索卷入了世界贸易范围,消除了它那些带地方性的特点,即旧时宗法闭塞状态的遗迹,而为自己的工厂创立了市场。这个区域在资本主义侵入初期,人口尚属稀少,其土著山民本与世界经济隔绝,甚至是与历史无关的,而现在这里却已经是石油企业家、酒业商人、小麦厂主和烟草厂主麇集之区了。”自从高加索有了铁路和出现了第一批工厂,工人阶级也跟着出现了。尤其是石油出产丰富的巴库发展得非常迅速,竟成了高加索工业和无产阶级的巨大中心。

    19 世纪90 年代,流放到南高加索的俄罗斯马克思主义者,就在此地开展革命工作。于是,在南高加索一带便开始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当时,第比利斯神学院是在青年中间培植各种解放运动思想的苗圃,其中既有民粹民族主义思想,又有马克思国际主义思想。这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秘密小组。

    神学院里所厉行的阴险毒辣的校规,引起了斯大林的激烈反抗,助长和加强了他的革命情绪。

    约瑟夫·斯大林被录取时,第比利斯神学院已经变成一个反对俄国当局的中心。

    1885 年,一个名叫西尔韦斯特·季布拉泽的学生,由于袭击了曾说过格鲁吉亚语是“狗语”的院长丘杰茨基而被流放到西伯利亚。次年,丘杰茨基被另一个学生暗杀了。

    1890 年3 月,学生举行为期一周的罢课。警察关闭了学院,87 名学生被开除。

    斯大林入学时,神学院院长是个俄国修道士,名叫格尔莫格尼斯,学监阿巴希泽是格鲁吉亚人,一心想得到俄国当局的提拔,害怕学生的造反精神。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