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何处不绽放》免费阅读!

第九节 仪式(1/2)

作者:潘习龙

    第九节 仪式

    仪式是信仰意识和群体意识的外在表现形式,以此达到烘托气氛、凝聚人心、展现实力、表达感情等目的。中国作为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自然延续了很多传统的仪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又引入了一些西方国家的仪式,如圣诞节、情人节等。

    国际活动有仪式,如奥运会的开幕式、大型国际论坛、国际友人的接待仪式等;国家层面的活动也有仪式,如国庆阅兵式、春节团拜会等;家庭有家庭的仪式,子女结婚和老人去世分别称为“红白喜事”。

    仪式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还在不断地改进,推陈出新,去除原有的糟粕,增添时代的健康新元素。

    生活中曾经有很多讲述仪式繁杂、效率低下、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的笑话。如张三、李四是亲戚,张三到李四家里做客,李四为了表示热情以及对客人告别时的不舍,送张三回家,一直送到了张三的家门前;礼尚往来,张三又回送李四,一直送到了李四的家门口。两个人就这样送过来,送过去,足足送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两人还在送客的路上。

    有些礼仪过于形式化,没有了内涵,变成了苦力活。如近年盛行的节假日短信送祝福,原本亲朋好友间发短信问候是一种极好的表达情感的方式,但是,现在短信有了“复制转发,批量生产”的趋势,只要手头有的号码就一并群发,礼多人不怪。中秋、春节这类重量级节日,少则收到三五百条短信,多则上千条。形式膨胀了,内涵萎缩了,大伙同心协力帮着联通移动贩卖相同的短信内容。手机累坏了,收到短信的人也都麻木了,只知道谁来报过到,内容根本不会在意,也没时间在意,赶紧删除,腾出手机空间,给后来者留个位。

    有人说:“你可以不发呀!” 这不是抬杠么?形成了社会风气,自然有群体行为压力的约束。靠群体意识才能改进,一个人是改不过来的。别人给你发短信,你不回,那你还够得上朋友吗?毕竟咱们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甚至后来自己也彻底落俗了,主动出击比被动回复更礼貌,办公室有五位同事,四位同事给我回复了,只有一位没有反应,我在心里嘀咕:“是不是在哪个地方得罪他了?”

    仪式应该给人带来轻松愉悦或庄严肃穆的感觉,场面和氛围理应是一种全方位的享受。如有些地方婚礼前的准备工作繁复琐碎,足以让新人磨掉一层皮。有时还因一方的准备工作达不到另一方的要求而产生矛盾,如迎亲车队要多少部车,要什么牌子的车,车应该是什么颜色,车的排气量应该是多大,车牌号是否吉利……喜事之中平添了许多烦恼。

    仪式的目的是为了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进感情,而不是追讨 “人情债”。经济越落后的地区,这种“讨债”的风气越盛行。例如,在某个山区,儿子要结婚,主事家庭会分别聘请三位负责人:一位叫做“知名先生”,负责来宾的接待及住宿安排;一位称为“礼房先生”,负责收取客人送的礼金,并分门别类地现场做好登记,签字画押;一位称为“大厨师”,负责炒菜及物资管理。以上可以称为“老板”领导下的人、财、物“三驾马车”的管理模式,也是最经典的企业管理模式。“三驾马车”每天早晚开碰头会,“礼房”反馈给“知名”客人送礼金的数量,“知名”以此为依据安排客人吃多少顿饭,明码实价,100元吃一顿,200元吃两顿。如果礼金过大,送礼人找不到这么多人来吃饭,那就在安排座位时给予特殊待遇,从精神上加以鼓励,或者回赠该客人一些钱或物品,类似于“回扣”。

    每家都记有一本“人情账”,更是一部难念的经。例如,甲、乙、丙三家的人情往来是这样的:乙送给甲礼金是5次,送给丙1次,乙家又没有红白喜事回收成本,便想了一条妙计,以“过生日”为名请客收礼,三口之家每人各做一个生日,外加三人的年龄相加正好等于100岁,又过了一个家庭百岁寿,共做了四次收礼金的仪式。乙家年终财务报表显示,甲欠乙1次,而乙欠丙3次,最后变成了“人情三角债”,剪不断,理还乱。在钱的数量上,甲去年送给了乙300元,乙今年还礼的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