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静思》免费阅读!

上查三代,下查己身(1/2)

作者:红尘静思

    上查三代,下查己身

    柏杨先生有一位医生朋友,一向过往甚密,可惜他有两项严重的缺点,使我对他的敬仰之心,与日俱减。一是他很吝啬给病人吃药。现在流行性的手段是,病人一进大门,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一针葡萄糖加维他命B,或是一针退烧针——假设病人似乎有点发烧的话_而该医生朋友总是寻求病因,妄图根治,既劝病人少打针,又劝病人少吃药。于是乎,有口皆碑,怨声载道。另一是,他对于大哼之类,并不特别买帐,一视同仁地把他们当作小民来医,而且有时候嗓门跟来势汹汹的嗓门一样大。于是乎,有口皆碑的怨声载道,又加一翻。

    柏先生尊眼有疾,人人都说是血压太高,所以血管才隆重破裂。今年(一九七年)春天,我抱定日本神风队飞蛾扑火的决心,千里迢迢,到他阁下那里诊治,量血压的结果,果然太高。我立刻御容失色,要他给点药吃,他支支吾吾,硬是不肯。呜呼,天下真有这种怪事,柏杨先生当下就亮出招牌,告诉他别门缝瞧人,已有某公司重金礼聘我当董事长啦,岂仍是吃不起贵药的穷苦之辈。该医生朋友曰:“老头,稍安毋躁,血压高当然应服治血压的药,可是你现在既没有觉得不舒服,就不能以一量为准。或许你刚才走路走得太急,或许你刚才跟人吵了一架,或许你刚才借钱碰了钉子,血压都会上升。必须每天早晚固定的时间去量,一星期下来,看它的平均数,才能确定是不是真的高血压。”我嚎曰:“啊呀!我明白啊,你教我天天来量,是想多赚几文呀。”他曰:“凡是自封为董事长的家伙,来我这里量血压,一律不收费用。”

    该医生朋友的态度使我证实听到的一些关于他的谣言。他阁下在公教人员保险医院门诊,有些大哼一进门就下令曰:“上次吃的那种药不错,照单开来。”多数医生遇到这种情形,你既有胆量以身试药,俺就有胆量见死不救,照单就照单,只有傻子才拒绝合作。他曰:“我得先看看你害的是啥病,才能处方呀。”对方面子下不来,胡子立刻乱翘,然而既不能罩他一帽,绳之以法,只好跳高而去,到处宣传他阁下有眼不识泰山。柏杨先生以董事长之尊,他竟敢不当场给药,也就有这种被瞧不起的深刻印象。——不过,到了后来,遵古炮制,终于发现,我老人家血压正常得要命。那位医生朋友告柏老曰:“医生不是要讨病人的喜欢的,是要为病人治病的。”但这话必须有严格的界说,不讨病人喜欢并不是对病人横眉怒目,仇深似海,或者对病人冷漠得像一块刚从冰河里捞出来的琉璃蛋。外表也影响内心,把握这种分际,就是医德。有一次一个洋病人自以为船坚炮利,对他的扁桃腺发炎置之不理,“俺现在觉得没啥呀。”没啥也不行,该医生朋友仍恶煞神似的把他抓将过来灌药。

    医德就是医生的品格,医生的品格就是人的品格。有件事使我们触目心惊,从前很多医生之所以干上这一行,往往都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中外历史上这种例子多如牛毛。晋王朝的殷仲堪先生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斯大林写于1950年6—7月,唐王朝的李元忠先生,前者因父亲多病,后者因母亲多病,不忍亲人痛苦,发愤研究医药,而有杰出的成就。而狂犬疫苗的发明人巴斯德先生,就是在年轻时看见狂犬病人发作时的惨状,下定决心,要救世人免除此危,从此献身这件工作,直到老死。这种至高的情操,“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良相救国,良医救人——而今已风消云散矣。现在立志学医的朋友,好像只有一个目标——钱。台湾虽光复三十年,这种狗屎观念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更加火燎原,几乎所有的家庭,都盼望自己的子女学医,不是为了救人济世,而是为了发财。一个穷小子一旦考取了医学堂,那简真跟从前科举时代中了状元一样,至少跟《儒林外史》上范进先生中了举人一样,刹那间天门开啦,就有财主蜂拥而上,急先恐后地把女儿许配终身,嫁妆之丰,使人神魂颠倒,除了汽车洋房,黄金美钞外,还负担读书期间一切费用。于是一个醉心文学、哲学、艺术,甚至醉心理工的学生,胆敢拒绝学医,那简直是犯了天条。

    财主们所以看准医生,认为是一项最佳投资,主要的是医生财源滚滚,其次是医生比较安全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