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慧成才的奥秘》免费阅读!

为国·为民(1/2)

作者:早慧成才的奥秘

    谁都有母亲,谁都有祖国。为母亲尽孝,为祖国效忠,天经地义。

    中华民族有着爱国、爱人民的光荣传统,无数志士仁人为了祖国的尊严和完美而视死如归。他们的英雄事迹都是我们教育子女的好教材。

    做父母的,要教育子女:行上坐卧,英将“祖国”二字丢掉。

    伸手讨要是可耻的

    ——古代著名将领姚期教子的故事

    姚期(?-34)是东汉初年著名的将军。他作战勇敢,治军纪律严明,深得东汉光武皇帝刘秀的宠爱,被封为食邑五千户安成侯。

    姚期有两个儿子,一个名叫姚舟,一个名叫姚统。姚期对他俩十分爱怜,但从不让他们依仗门第任意行事。

    由于多年南北征战、风餐露宿,姚期患重病卧床不起。老母亲望着病床上奄奄一息的儿子,又看看两个没有成年的孙子,心里焦急担忧,她恳求地对姚期说:“趁你还在,跟刘秀提出,由孩子承袭安成侯爵位可好?”

    姚期缓慢而吃力地对母亲说:“这些年来,我受国家恩待深厚,但为国家做事甚少,一想到这些,我就觉得很羞愧。现在不行了,在抱恨以后再不能为国家出力;哪里还想到为儿子们的荣华富贵伸手讨要,让他们去承袭什么爵位呢?”说着说着,他激动起来,用力抬起一只手,示意让儿子到他身边。儿子知道父亲临终要说些什么,便跑过去,握着父亲的手,跪在身旁恭听。姚期歪着头对儿子说:“我不行了,你们要自立自重,勤劳节俭,万不能向国家索要什么。伸手讨要是可耻的!”说完,他闭上了眼睛。

    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贵。

    ——林肯

    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的故事

    八百多年以前,河南省汤阴县岳家庄的一户农民家里,生了一个小男孩。他的父母想:给孩子起个什么名字好呢?恰在这时,一群大雁从天空而过,父母高兴地说:“好,就叫岳飞。愿吾儿像这群大雁,飞得又高又远。”这名字就定下来了。

    岳飞出生不久,黄河决口,滚滚的黄河水把岳家冲得一贫如洗,生活十分艰难。

    岳飞虽然从小家境贫寒,食不果腹,但他受母亲的严教,性格倔强,为人刚直。

    一次,岳飞有几个结拜兄弟,因为没有饭吃,要去拦路抢劫,他们来约岳飞。岳飞想到母亲平时的教导,没有答应,并且劝他们说:“拦路抢劫,谋财害命的事儿,万万不能干!”众兄弟再三劝说,岳飞也没动心。

    岳母从外面回来,岳飞一五一十地把情况告诉了母亲,母亲高兴地说:“孩子,你做得对,人穷志不穷,咱不能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

    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

    一天,岳母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

    “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

    岳母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记着这一誓言。

    岳飞解开上衣,请母亲下针。岳母问:“你怕痛吗?”岳飞说:“小小钢针算不了什么,如果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打仗!”岳母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刺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

    后来,岳飞以“精忠报国”为座右铭,奔赴前线,英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成为一名抗金名将。

    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陈毅

    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

    ——车耀先

    生儿奉祖国,岂为室家谋。

    ——马君武

    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朱德

    教育孩子不做利己主义者,自觉地履行对社会的义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项事关国家前途的重要任务。

    ——依里尤申

    要多为国家想想

    ——詹天佑教育子女要时时以国家利益为重

    詹天佑(1861-1919)是我国著名的铁路工程专家。他主持修建的我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运用“人”字形线路,既节约了大量资金,又培养了不少人才。

    1914年秋,担任总工程师的詹天佑接到政府一个通知:政府让他的两个儿子宫费出国留学。看了通知,詹天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他想:别人家的孩子出国留学,都是自己出钱。今天,我的两个孩子同时出国留学,却是官费,还不是因为我对国家的铁路事业做出了一点贡献吗!现在,我又是督办兼总工程师,有了一定的地位,连孩子也可以得到特别照顾。这样做,对国家不利,对孩子的成长也不利,更何况各地财力窘迫,留学要耗费好多国家资金。想到这里,他打算谢绝政府的照顾。于是,他把两个孩子找来说:

    “知道了吧,政府要官费让你们俩出国留学?”

    “这太好了,对我们正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可我不这样想。”

    “怎么啦,爸爸,这是政府主动安排我们的,又不是我们要求这样做的。”

    “那我们得为国家想想。”

    “想什么?”

    “青年最贵有理想,而这理想的核心应当是为国为民。国强我强,国衰我衰。眼下国家财力不足,又是百废待兴,我们应当首先想到这些。”

    “那你说怎么办,爸爸。”

    “学,是要上的,但不要官费,我们自理。”

    就这样,詹天佑用自己的薪俸,供两个孩子留学8年。

    两个孩子学成回国后,有个单位用高薪聘请,詹天佑不同意。他对孩子说:“当初我送你们去学习,不是要你们将来高官厚禄,而是希望你们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些贡献。我身边需要人,你们就在我身边工作吧。”

    当时,有几个和他们一起回国又在一起工作的同学,工资每月都一百多元,而詹天佑每月只给两个孩子70元。这时,有人为两个孩子打抱不平,两个孩子也不高兴。詹天佑又十分恳切地对孩子说:“因为你俩是我的孩子,自然要严格一些。目前国家困难,经费紧张,我们搞工程建设的是清楚的,要多为国家着想。”

    詹天佑子女多,原来的住房很挤,政府为了照顾他,在张家口为他安排了一幢寓所,并用公款为他添置了一些家具。孩子们见到新房新家具,高兴得不得了。詹天佑对孩子们说:“国家很穷,我们要珍惜国力,珍惜国力!”随即,他让孩子们要来购买家具的清单,照单子一一付清了家具用款。

    为了国家的利益,使自己的一生变为有用的一生,纵然只能效绵薄之力,我也会热血沸腾。

    ——果戈理

    如果年轻20岁,我也会去的

    ——数学家陈建功教子从军

    陈建功(1893-1971)是中国数学家,是我国“三角函数论”、“复变函数论”、“函数逼近论”等数学分支的学科带头人,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为人正直,修身治家都很严正,对儿女们颇有影响。

    1950年,美帝国主义的侵略魔爪伸向朝鲜。国难当头,国家号召学生参战,抗美援朝。陈建功的大儿子陈翰麒当时是浙江大学电机系三年级的学生。他和同班的表哥都想报名参军,但怕祖母反对,也不敢去跟父亲商量。

    一天,表兄弟俩鼓足了勇气走进陈建功的房间,陈建功正在写他的三角函数论的论文;他俩略坐片刻又退了出去。就这样,他俩进进出出,迟疑了许久没有开口。这时,陈建功已窥视到了孩子的心思,便对他们说:“你们是不是想报名参军?去吧,如果年轻20岁,我也会去的。”翰麒担心祖母不会答应。父亲说:“放心,娘娘的思想工作我去做。”

    后来,陈建功专程到绍兴老家去了一趟,说服了老母,高兴地把翰麒送上了抗美援朝的列车。

    热爱自己的祖国是理所当然的事。

    ——海涅

    引女自立 训女周详

    ——邓颖超之母教女有方

    “邓颖超同志的母亲是一个中医。当她近60岁的时候,还在红军总司令部当医生。国民党'围剿'、我军撤退时,邓老太太被捕,被押送到九江。国民党法官要她劝劝邓颖超不要当**员。邓老太太回答说,子女的事情我们父母管不了,即使蒋委员长也管不了自己的儿子。(蒋经国当时正在苏联)法官无言可答,就把她囚禁在九江反省院,直到1937年初才把她释放出来。”

    这是1946年9月,周恩来同志同美国记者李勃曼谈个人经历时,专门谈邓颖超的母亲的一段话。

    短短几句话,既洋溢着周恩来同志对这位长辈的尊敬之情,更饱含着对一位老同志的由衷的钦佩、赞扬之意。

    邓颖超同志的母亲姓杨名振德,又名梦醒,1875年生于湖南长沙,很小就随家人到了广西。14岁的时候父母相继去世。她没有兄弟姐妹,是个独生女。小小年纪就独立办理了双亲的丧事。29岁的时候她嫁到邓家。第二年,她生下一女,取名邓文淑,这就是我们的邓大姐邓颖超同志。

    邓颖超三四岁时,父亲被陷害充军新疆,不久就去世了。杨氏夫人没有被飞来的横祸所压倒,更没有乞求别人的怜悯和救济,而是依靠自己的劳动,去闯谋生之路。1910年,她在天津育婴堂任医生,后到北方著名进步人士陈翼龙主办的一所平民小学任教员。9岁的邓颖超也在这所学校读书。杨振德在这里精心研读了许多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书籍,思想觉悟有很大提高。

    邓颖超把母亲作为自己第一个学习的楷模,在母亲的影响。教育和熏陶下,少年邓颖超忧国忧民,思想非常激进。1919年5月4日,五四反帝爱国运动首先在北京爆发。第二天消息传到天津,这时正在天津北洋直隶第一女子师范读书的邓颖超(她是该校学生会主席,被同学们尊称为“老学长”,其实她才15岁),立即和同学们一起议论这件大事。她很快和郭隆真、刘清杨等联合各界妇女成立了女子爱国同志会。邓颖超担任了同志会的会长。她慷慨陈词,诉说反动政府卖国外交失败的经过,揭露卖国贼的罪行。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周恩来、邓颖超同志参加了长征,杨振德留了下来。1935年4月,敌人逮捕了杨振德。在敌人的监狱里、法庭上,杨振德表现了一个革命者的高贵气节和政治操守。国民党反动派让她写信给女儿、女婿,让她们脱离**。她除了回答敌人“父母管不了儿女之事”以外,还严厉斥责说:“我不干这卑鄙的勾当!思想自由,我哪能劝他们投降呢?如果你们要因此而加罪于我的话,请杀头好了!”反动派拿她没办法,只好把她囚禁在九江反省院,一直到1937年初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才释放她出狱。

    1940年冬,杨振德病逝。邓颖超、周恩来、叶剑英、钱之光等同志献了花圈,并致祭文:

    “邓母志洁行芳,思想前进,性情刚强。自食其力,毋息毋荒。或执教鞭,或施歧黄。稍有所得,不敢或藏。抚女入学,教女有方。引女自立,训女周详。追随革命,不畏风霜。关心国事,无日或忘。”

    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

    ——苏洵

    一经觉悟就坚决干

    ——陈毅用自己的经验和体会教育子女

    1963年,陈毅的长子陈昊苏在学校入了党。陈老总听了很高兴,他让张茜做了十道好菜,向儿子庆贺了一番。一个月内,他又找昊苏作了四次长时间的谈话。

    第一次谈话,陈毅谈了陈家怎样剥削发家,怎样走向没落,地主阶级怎样想办法巩固自己的权势,又谈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斗争。他对昊苏说:“我懂事时,陈家已开始没落了,被其他地主看不起,当然陈家不满意,要反抗。但这种反抗同**和无产阶级的反抗不一样,目的还是要向上爬。我就是怀着要争口气的思想,走上留法勤工俭学道路的。”

    第二次、第三次谈话,讲到他是怎样由开始佩服资本主义到相信**,继而投身革命的,讲到革命队伍中的思想情况和生活艰苦,教育昊苏要在斗争中长知识、长才干。

    最后一次谈话,陈毅主要讲自己革命的经验和体会。他说:“我觉悟得比较迟,但一经觉悟就坚决干。”他认为:觉悟迟早没有关系,有反复也不怕。只要真正觉悟了就好办。就怕觉悟早而不真,迟早会动摇。他对吴苏说:“能得到组织批准入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入党后,不动摇,坚决干到底,就更不容易,特别是在革命的转折关头。望你立志从远,千锤百炼,无负于党和人民。”

    虚荣的人注视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国家的事业。

    ——何塞·马蒂

    狱中教子

    ——徐林侠与爱子小萝卜头

    读过小说《红岩》的人,都知道书中有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小萝卜头。他的生活原型叫宋振中。父亲名宋绮云,母亲叫徐林侠。

    徐林侠同志的原名叫徐丽芳,生于1905年,学生时代就积极参加革命斗争,后到武汉参加江浙党务训练班。1927年3月入党,1928年任**郊县县委妇女部长,10月与宋绮云结婚。

    小萝卜头长到6岁了,还不认识自己的爸爸。他经常听妈妈讲爸爸为了革命才坐牢的,爸爸是好人。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牢记着爸爸是为穷人做好事的。一次,他哭着闹着要去看爸爸,看爸爸是个什么样子的。徐林侠利用男牢放风的机会,带他从铁门的空隙中往外看,指着山坡下向女牢方向走过来的一个人说:“你看,向我们这边走过来的人,就是你爸爸。他高高的个子,脸上长满了胡子,比以前瘦多了。”

    小萝卜头看见了爸爸,再也遏止不住心中的激动,竟不顾一切地冲出去,结果被女看守抓住,打了一顿。他实在太想爸爸了。他天真地向妈妈说:“我不怕女看守,我要找爸爸。”他竟动了感情,大哭大闹起来。他推妈妈,拉妈妈的衣服,打妈妈,咬妈妈的手。妈妈的心被揪疼了。可是徐林侠并不责怪儿子,只有疼爱的泪水滴在儿子的脸上。

    在艰难的狱中,徐林侠不仅尽力照料孩子的生活,而且想方设法让孩子得到学习的机会。她向看守提出,要让小萝卜头上学读书。这个十分合理的正当要求,却遭到了看守的反对:“坐牢还想读书,真是异想天开!”

    徐林侠的要求,得到了难友们的支持。经过反复斗争,最后监狱长让小萝卜头在狱中上学。先由罗世文担任教师;罗世文牺牲后,又由黄显声将军当老师。小萝卜头学习语文、数学,还学外语。徐林侠教育孩子说:“长大了参加革命和建设,没有文化什么也干不好,要刻苦学习。”小萝卜头在妈妈的教育下,不管夏天多热,冬天多冷,他都认真地读呀、写呀、算呀。没有笔,就用小草杆在地上练习。虽然条件恶劣,但他却取得了优异的学习成绩。这使得徐林侠很高兴,也得到狱中叔叔阿姨的夸奖。

    小萝卜头在狱中非常缺乏营养,体质极差,黄显声将军见了很心疼,设法弄来一瓶鱼肝油给孩子补养身子。而好心的徐林侠见葛雅波的独生女儿小碧涛刚入狱吃不下霉米饭,饿得直哭,日渐消瘦,就把这瓶难得的鱼肝油转送给小碧涛,葛雅波说什么也不要。

    徐林侠十分诚挚地说:“我的孩子在狱中已经习惯了苦难生活,你的女儿还未适应,给她吃吧!”

    葛雅波看着又瘦又小的小萝卜头说:“你看他瘦成这样,多需要补养啊!”

    “需要是需要,可现在只有一瓶,给小碧涛吃比较合适。”小萝卜头在一旁接着妈妈的话奶声仍气地说:“对,我是老犯人,不用吃。”最后,葛雅波只好含着热泪接受了。

    1947年10月的一天夜晚,女难友葛雅波带着小女儿出狱了。

    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

    ——陆游

    往后的日子是他们的

    ——经济学家孙冶方关心子女成长的故事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孙冶方(1908-1983)同志,十分关心对下一代的教育。

    孙冶方没有嫡亲子女,但他对自己亲属中的年轻人却都是那样的关怀、爱护,教育方法循循善诱,令人佩服。

    1978年冬,孙冶方给他的一个正在上大学的晚辈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从你的来信中,根本看不出你像一个挺进科学的勇士,倒像一个跪在神甫前仟悔的宗教徒。来信说,你决心在新的水准上开始坚持走完'人生的余途',这像我70岁老人说的话。你是**所说的'早上**点钟的太阳',怎么能成了'人生的余途'了呢?

    “读你的'夜思',看来你对旧诗还有些修养,但你那种伤感主义或许是从中国封建时代那些访惶歧途的旧文人那里传染来的吧,快丢开这些。你要多读些开朗的、战斗的文学作品……”

    孙冶方写这封信的时候,正是刚出狱不久,身体不好,且又忙着写他的经济专著。他的夫人洪克平总是劝他:“你身体不好,写书就够累的了,怎么尽管孩子们的这些闲事?”

    “怎么是闲事?'四人帮'不仅害了我们这一代,更严重的是害了他们这一代,不管怎么能行呢?我们还能干几天?往后的日子是他们的!”

    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做些贡献,是应尽的本分,无可过褒。

    ——孙冶方

    爱国情深——钱伟长的成才之路

    著名力学家钱伟长,本世纪初出生在江苏省无锡县的一个名叫七房桥的小村庄。村子很穷,有一句俗话说:“十只黄狗九只雄,十个先生九个穷。”这话一点也不假,钱伟长一家就是在这穷苦的生活中挣扎着度日的。他的祖父是晚清秀才,一辈子不得志,只好在萧条的乡村教几个蒙重维持生计,40多岁就离开了人世。父亲和大叔靠着家学的根底,继承了祖父教私塾的衣钵。钱伟长的父亲作为长子,过早地挑起了全家生活的重担,上奉老母,下养妻子儿女,还要教育四个弟弟。

    幼年的钱伟长就懂得了父母的艰辛。在五六岁时,他就以稚嫩的肩膀承担了部分家庭生活的重担:或到田间地头挑金花菜,或到河沟里捕捞鱼虾……

    7岁过后,父亲把他送进村里的一所学堂,开始了启蒙教育。小学毕业后,因家境贫苦,伟长被迫辍学。

    1925年,父亲受到无锡县县立初级中学的聘请,薪水略有提高。父亲便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