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慧成才的奥秘》免费阅读!

扶持·引导(1/2)

作者:早慧成才的奥秘

    孩子的心室是无限广阔的。

    他常常想到星月以外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言语;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地穴……在孩子面前,你应该想到,你就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在孩子众多的问题面前,你应当耐心地回答他们的问题,应当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不要板着面孔做父母。即使对孩子的问题你一时答不上来,也不要搪塞、哄骗。当孩子有自己的主见时,你更应当和他交谈,不能武断地加以干涉。当你能给孩子正确的答案,对他进行正确的扶持和引导时,他才能在心灵深处喊你爸爸、妈妈。

    我是爸爸妈妈养出来的——鲁迅教育儿子的一段往事

    周海婴小时候爱提问题,鲁迅有问必答,而且回答得那样耐心、直率、富有感情。

    夏天夜里熄了电灯,一时睡不着,海婴便夹在鲁迅和许广平之间,听讲故事。高兴了,他会两面转来转去地吻他们,而且很公平地轮流吻着。一天夜里,鲁迅照例躺在床上,海婴发问了:

    “爸爸,人人是那能死脱的呢?”

    “是老了,生病医不好了的。”

    “是不是依先死,妈妈第二,我最后呢?”

    “是的。”

    “那么依死了这些书那能办呢?”

    “送给你好吗?要不要呢?

    “不过这许多书哪那能看得完呢?如果我不看怎么办呢?”

    “那么你随便送给别人好吗?”

    “好的。”

    “爸爸,你如果死了,这些衣裳怎么办呢?”

    “留给你大起来穿好吗?”

    “好的。”

    就这样,他们一直谈到入睡。

    鲁迅很注意孩子的求知欲和想像力。他说:“孩子常常想到星月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人蚁穴……”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做父母的应当耐心地给予解答,切不可搪塞、哄骗。

    又有一次,海婴骑马式地坐在鲁迅身上,边吃东西边谈天,一个幼稚的问题又提出来:

    “爸爸,依是谁养出来的?”

    “是我爸爸妈妈养出来的。”

    “你的爸爸妈妈是谁养出来的?”

    “是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养出来的。”

    “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一直往前,最早的时候,人是哪时候出来的?”

    “这要追寻到物种起源的问题”。鲁迅告诉他是从单细胞来的。但是海婴还要问:“没有单细胞的时候,所有的东西从什么地方来的?”

    “这问题不是几句话可以回答了的,而且也不是五六岁的幼小心灵所能理解的。”为了不使孩子失望,鲁迅告诉他:

    “等你大一点读书了,先生会告诉你的。”

    对于孩子的性教育,鲁迅认为是“极平凡的”。许广平回忆说:“**的身体,在洗浴的时候,并不禁止海婴的走出走进的。实际的观察,实物的研究,遇有疑问,随时解答,见惯了双亲,也就对于一切人体都了解了,没有什么惊奇了。”

    对儿童的问题应当简短地、耐心地、严肃地回答他们,不要哄他们、欺骗他们,要用适合他们理解程度的话向他们解释。当他们问到他们不应该知道的问题时,要巧妙地避开他们的问题,而不要挫伤孩子的求知欲。

    ——别林斯基

    运用腔调、表情,举止适度,这一切对于一个教育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每一件琐事都有很大的意义,因此要教家长学会注意这些琐事。

    ——马卡连柯

    在发展的每个阶段,儿童都有他自己的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独特方式。给任何特定年龄的儿童教某门学科,其任务就是按照这个年龄儿童观察事物的方法去阐述那门学科的结构。

    ——布鲁诺

    一个人不懂小孩的心理,小孩的问题,小孩的困难,小孩的愿望,小孩的脾气,如何能教小孩?如何能知道小孩的力量?而让他们发挥小小的创造力?

    ——陶行知

    正确对待孩子的好奇心——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子观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1891-1946),在孩子的好奇心面前不堵不伤,导之有方,堪称父母楷模。

    一次,陶先生有位朋友的妻子领着孩子来他家玩,无意中谈起了孩子调皮,说将她的一块金表拆坏了,因此,她把孩子狠狠揍了一顿。陶先生听了幽默地说:“哎呀,这怎么行,中国的爱迪生恐怕被你枪毙掉了。好奇心是孩子的天赋,这样对待孩子,会起什么作用呢?”随即他讲了爱迪生被学校开除后,了解他的母亲,把家里的地下室让出来给他做实验室,终于使爱迪生成为发明大王的经历。

    那孩子的母亲听后有些惋惜,陶先生接着给她面授了一个补救的办法:“你可以带孩子把金表送到钟表铺,让钟表匠将表修理一下。但一定要让你的孩子在一边看师傅如何修理。这样,修表铺成了课堂,修表匠成了先生,令郎成了学生,修理费成了学费,孩子的好奇心也得到满足。同时,还能学到技术。或许你的孩子将来会有所作为呢!”一席话,说得那孩子的母亲心说诚服。

    后来,那拆坏金表的孩子果然成为轻工业系统的行家里手。

    孩子们只要不撒谎,不要板着面孔威吓孩子,他们惟一不能忍受的是虚伪。

    ——列夫·托尔斯泰

    多读没有字的书——叶圣陶不把考试分数看得那么重

    叶圣陶的儿子叶至善在小学时曾因学习成绩不佳留过三回级。后来,经过努力,他考取了一所以学风严格、学生成绩优异而闻名的省立中学。他在这所学校读了一年,又因为有四门功课不及格要留级。刚进中学就留级,至善非常难过,面对那些不及格的成绩单,他忍不住哭了起来。

    叶至善的母亲很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她看到至善的成绩报告单上分数那么低,总是唠唠叨叨,说孩子不争气,没出息。而大名鼎鼎的教育家、至善的父亲叶圣陶却从来不说什么。他不大注重考试,也不大相信分数,他认为,一门功课学得好不好,得看是否能把学的知识全部消化,以达到终身受用。成绩的好坏不是单凭考试能衡量出来的。他了解儿子:至善最不愿死记硬背什么东西,特别是国文和英文,考试要默写整段甚至整篇课文,可他偏偏不愿死记硬背,当然考试不会及格的。他从平时和儿子的对话中感到儿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不弱,知识面也不窄。因此,他面对孩子的成绩单并不责备,只是说,不要哭,也不要思想上背包袱,还是再换个学校吧。于是他让至善进了一所私立中学。这所学校和省立中学完全不同。叶至善进了这所学校,有了明显的转变,对学习感到有兴趣了,也不用整天在做练习题和做作业上花多少工夫,因而有足够的时间看课外书籍,以及唱歌、吹口琴了。

    孩子的兴趣变广了,父亲很高兴,又鼓励他说:“这很好,以后还要多读没有字的书。”他解释说,所谓“没有字的书”,就是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向社会和自然学习知识和技能。有用的知识不只是在课堂上,不只是在那些教科书里,而是在社会生活中。叶圣陶喜欢看书,各种内容的书都看。孩子们可以随便到书架上拿书,只要自己愿意就行。他经常提出一些问题来问至善,让他回答,借以锻炼他的表达能力。

    在父亲的教育和影响下,叶至善这个在小学和中学留过四次级的孩子,终于成为著名作家,后来担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和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少儿出版社编审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一个美好的家庭,有如沙漠中的甘泉,涌出宁谧与安慰,使人洗心涤虑,怡情悦性。

    ——兰尼

    不要把许多杂乱的词句塞在脑子里,而是要启发了解事物的能力,使得从这种能力之中流泻出——像从活的泉眼流出一样——一条溪涧(知识)来。

    ——夸美纽斯

    我们不需要死记硬背,但是我们需要用基本事实的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因为不把学到的全部知识融会贯通,**就会变成空中楼阁,就会成为一块空招牌,**者也只会是一些吹牛家。

    ——列宁

    考试对于那些准备得最好的人来说也是难以对付的,因为最大的傻瓜也可能问出连最聪明的人也回答不了的问题。

    ——科尔顿

    他爱三弦,就给他买一把——李德伦从一把三弦开始走上乐坛

    他热情诙谐,豁达爽朗,虽然年事已高,却依然精力旺盛;一谈起音乐,他两眼闪着光芒,话题滔滔不绝,仿佛全身都沉浸在一种美的环境中。他就是我国享有盛名的音乐指挥家李德伦。

    1917年,李德伦出生在北京一个官僚家庭。父母和家庭成员都没有对音乐产生任何兴趣,惟独他,自幼就表现出一种特殊的爱好。那是他四五岁的时候,一天,家里人带他去天桥玩耍。他生平第一次见到这样热闹的场面;抡大刀的、耍杂技的、练武把子的……看得他眼花缭乱。然而最吸引他的,却是一个弹三弦的人。小德伦站在那人跟前,发痴似地看着那把三弦和那双不断挥动的手,久久不肯离开一步。回家后,他缠着父母非给他买一把不可。起初,家里人以为小孩子图新鲜,不想给他买。后来母亲观察到小德伦真是热爱三弦,便向他父亲建议:“他爱三弦,就给他买一把吧。”父亲也满口答应。

    从此,小德伦抱着三弦,整天坐在僻静的角落里,不断地拨弄着。虽然在他的手下,这把小三弦没有奏出悦耳的乐曲,但它把他带进了一个新的世界。后来成名的李德伦说,那竟是他走向乐坛的开端。

    李德伦的童年,正值军阀混战时局动荡的年代。他的家从北京迁到天津,又迁到长春,最后又迁回北京。几经周折家产越来越少,但三弦一直没有离开李德伦的手。

    30年代初,李德伦进了中学,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音乐。那时候,许多电影院里都有乐队为无声电影配乐,电台有时也播放一些名曲,每遇到这样的机会,父母就让李德伦去看去听。

    那时的李德伦,包括他的父母,只是把音乐当做一般爱好,但究竟它有何积极作用,谁也说不清楚。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李德伦和同学们一起投入抗日救亡运动。这期间,音乐家吕骥发起组织“北平歌咏联合会”,父母让李德伦马上报名参加。在多次示威游行中,李德伦领头教唱抗日歌曲,使斗争取得胜利。实践使他对音乐的作用有了新的理解。

    1940年,李德伦到上海考入了国立音专。1946年,他从音专毕业,入了党,并接受周恩来同志的邀请,在红色政权的第一管弦乐团——中央管弦乐团担任教员和指挥。从此,他开始了创造性的音乐生涯……

    儿童特殊的问题,是把握着儿童自然的冲动及本能胜利导之,使之进入较高的知觉及判断,并养成他们更有效的习惯。

    ——杜威

    我们对于孩子喜欢某事应当设法帮助他努力。他爱虫鱼,说不定就是达尔文;他爱玩把戏,说不定就是爱迪生;他爱弄音乐,说不定就是贝多芬;他爱涂颜色,说不定就是密雷。

    ——张宗麟

    父母是启蒙老师——丁肇中的成才之路

    1974年11月,一个震撼世界物理学界,特别是高能物理学界的消息传开了:丁肇中领导的实验小组发现了“丁粒子”。1976年,丁肇中继杨振宁、李政道之后,成为第三位中国血统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回忆他的成才之路,也包含了父子情深。血浓于水的亲情。正如丁肇中所说:我的父母待我思重如山,他们不但生育了我,抚养了我,更注重教育我,琢磨我,我的成才成器,首先应感谢我的父母——我的启蒙良师。

    丁肇中的祖籍是山东省日照市。父亲丁观海、母亲王隽英都是大学教授。1936年,丁观海和已有身孕的妻子隽英到美国进行学术访问。2月4日,王隽英意外早产,在美国安·亚柏尔大学的医院里,临盆分娩了一个男婴,他就是后来荣获诺贝尔物理奖的丁肇中。

    3个月后,王隽英怀抱婴儿回到中国,回到丈夫身边,并于暑假间同去山东日照了宅省亲。不久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丁观海和王隽英又携儿到重庆。丁观海在重庆大学、复旦大学任教,王隽英则在四川教育学院工作。在兵荒马乱的岁月里,小肇中没能进小学读书。为了教育好孩子,夫妻俩共同商讨制订了教育儿子的方案。夫妻俩都有了双重的教育任务:白天在大学里当教授,晚上则在灯下教自己的孩子读书。

    他们对小肇中的学习一点也不放松,白天复习功课做作业,晚上灯下先由母亲检查批改作业,然后由父亲教新课。亏得小肇中聪明好学,知难而进,因而尽管功课压得很重,还是游刃有余,空下来不是画几幅静物写生,便是拍皮球,而他玩得最多的还是用黏土捏各种玩具摆龙门阵取乐。

    1948年冬,丁肇中随父母定居台湾的台中市,先后人台中市丰原中学、台北市的成功中学和建国中学就读。读高中时,他最感兴趣的是历史,但很快又意识到,在历史上寻找真理比在自然科学中寻找真理要困难得多,因而又把兴趣转向物理和化学。

    中学毕业后,丁肇中被保送进台湾成功大学,但他一心向往的是进台湾大学。他报考了台湾大学又名落孙山,最后还是回到了成功大学。此时,他没有灰心。他认为,这次失败并不能代表前程的失败。他更加踏实地学习。父亲看到他的刚毅自信的精神,表示全力支持。母亲则鼓励他说:你要记住一点,不管你学哪一行,你一定要成为那一行的佼佼者。

    1956年9月,丁肇中赴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并经过艰苦努力,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他选择了哥伦比亚大学尼文斯实验室,经过两年的努力,发现了重氢分离子,第一次获得了自己的实验成果。接着,他有一系列的新发现。特别是在1974年8月,在高能加速器的质子碰撞实验中,他发现了一个新的粒子,即“丁粒子”。“丁粒子”是已发现的原子核子几百种粒子中重量最大、寿命最长的一种,轰动了沉寂十多年的高能物理学界。为此,丁肇中获得了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并被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这是美国科学家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母亲对于孩子是第一所学校。

    ——穆尼尔·纳素夫

    善于发现天赋的父亲——傅雷教子艺术

    傅雷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他的儿子博聪19岁时参加第四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国际艺术比赛,获钢琴三等奖;21岁时,又参加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获三等奖。傅聪成名后,当问及他的艺术成长道路,他总是把父亲称做他学音乐的第一位老师。那么,傅雷是怎样引导孩子学习音乐的呢?

    傅雷的家中常常是高朋满座,朋友们聚在一起谈文学艺术,论人生哲理。开始,傅雷认为傅聪和他的弟弟傅敏年纪小,不懂事,不让他们在场,更不让他们插嘴。而小孩子呢,天性好奇,总想挤在大人中间表现自己。大人越是不让听,小孩就越是想来听。有一次,画家刘海粟到傅家做客,与傅雷在书房内鉴赏藏画,两人之间免不了一番高谈阔论。说话间,傅雷忽然要去外间取东西,打开门竟看见傅聪带着傅敏正偷听得人神。孩子的好奇心让傅雷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意识到,接纳孩子参与大人谈话,有弊但更有利,让小孩听大人论事,可以让孩子早涉人生,促使孩子早慧。于是,等孩子们稍稍长大一些,傅雷就允许傅聪和傅敏旁听大人的谈话了。

    傅雷的朋友大都是社会名流贤达,有高尚的人品素养,所以傅聪从其孩提时代的“旁听”中,学到了许许多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傅雷对教育子女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在孩提时期,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天赋,并进行正确引导,如果逆天赋而行,那是无法取得成功的。傅雷在给周宗荷的信中写道:“天生吾人,才之大小不一,方向各殊;长于理工者未必长于文史,反之亦然;选择不当,遗憾一生。爱好文艺者未必真有文艺之能力,从事文艺者又未必真有对文艺之热爱;故真正成功之艺术家,往往较他种学者为尤少。凡此种种,皆宜平心静气,长期反省,终期用吾所长,舍吾所短。若蔽于热情,以为既然热爱,必然成功,即难免误人歧途。”基于这样的想法,当傅聪还在三四岁时,傅雷就在他稚嫩的心灵活动中寻找他天赋的闪光点,开始为博聪铺筑人生之路了。

    起先,傅雷曾让傅聪学习美术,因为傅雷觉得自己精通美术理论,又有许多朋友是中国画坛巨匠,如果博聪能拜他们为师,博采百家之长,定会在绘画上大有作为。

    谁知傅聪不是绘画的料,他在学画时心不在焉,那些习作几乎都是鬼画桃符,乱笔涂鸦,丝毫没有显露出预期的那种美术天赋。而与此同时,傅聪的一些细微爱好则引起了傅雷的注意。他发现儿子钟情于家里的那架手摇(发条动力)留声机,每当留声机在放音乐唱片时,儿子总是一动不动地依靠在它旁边静静地听,而每当此时小男孩那固有的调皮好动的天性即一扫而光。于是傅雷果断地让傅聪放弃学画而改学钢琴,此时傅聪已7岁半了。但傅聪的每一个细胞好像都是为音乐而存在的,他学琴仅几个月,就能背对钢琴听出每个琴键的绝对音高。启蒙老师雷垣教授肯定傅聪“有一对音乐的耳朵”,之后,傅雷最终认定,自己确实发现了傅聪的音乐天赋。

    傅雷为傅聪买回一架钢琴,傅聪每天放学回家做完功课就全身心地扑在钢琴上。在规定的弹琴时间里,傅聪没有活动自由,傅雷在楼上工作,傅聪在楼下弹琴,一听楼下琴声停止了,傅雷就用准备好的木棍敲击地板,有时还免不了痛打傅聪一顿。傅聪学琴也十分刻苦,就是酷暑天气,衣裤湿透,也不休息;而他对音乐的理解也有独到之处。

    傅雷立身处世的原则就是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他也用这一原则教育儿子。他时时嘱告儿子,你要永远记住这四句话:“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

    在父亲的教育下,傅聪脱颖而出。1953年夏天,经过选拔,傅聪前往罗马尼亚,参加第四届国际青年学生和平友好联欢节钢琴比赛。在联欢节上,傅聪演奏了斯克里亚宾,效果极佳。联欢会后,国家又派遣傅聪到波兰学习钢琴,导师是“肖邦权威”杰维茨基教授。半年后,傅聪经过一个月的紧张角逐,摘取了第五届国际肖邦钢琴比赛的“玛祖卡”奖,震惊了中外乐坛。

    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重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

    ——鲁迅

    如果真爱自己的孩子,那就应当把心用在了解孩子的心理和对孩子的教育上。

    ——木村久一

    饭前的老规矩——徐悲鸿教子持之以恒

    现代大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1895-1953),少时刻苦学画,后留学法国,不足三十“而立”,在世界画坛上享有盛誉。

    少时成才的徐悲鸿深深感到:幼儿是人生的突起时期,教孩子认字学画,不仅能促进孩子的智力,而且还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他特别注意对孩子的早期教育。

    他的女儿丽丽3岁的时候,徐悲鸿就教她背诵唐诗,4岁时使教她学法文,并形成制度,雷打不动。

    一天,徐悲鸿刚踏进家门,丽丽欢蹦着扑到爸爸怀里,甜甜地说:“爸爸,饭菜都凉了,你怎么才来?我的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唤。”徐悲鸿亲了亲女儿那圆圆的脸蛋说:“饿得直叫唤也不能忘记了老规矩哟!”“没忘,法文字母我都会背了。”

    父女二人走进屋里,墙上贴着法文字母表,丽丽用悦耳动听的声调,熟悉地背了一遍。然后,把头一歪,得意地说:“好不好?爸爸!”徐悲鸿微笑着对丽丽说:“好,好,不过,今天还得增加一个新节目。”“爸爸,你增加什么新节目呀?”丽丽活像个大人似地,叹了口气说:“可我的肚子直叫唤。”“忍耐点,让它再叫唤一会儿。”徐悲鸿说:“丽丽,你能把字母默写下来吗?”丽丽自信地点了点头。

    徐悲鸿说:“若是有一个字母默写不对,我可要刮你的鼻子哟!”调皮的丽丽趁爸爸不留神的工夫,先踮起脚,用手指在爸爸的鼻子上勾了一下。徐悲鸿笑道:“你这个小丽丽,又占爸爸的便宜了。”

    这时,徐悲鸿说一个字母,小丽丽写一个字母。爸爸说完,她就写完了,徐悲鸿满意地给丽丽打了个一百分。

    丽丽高兴地拍着巴掌欢跳起来。

    “丽丽,你别高兴得太早了。还得背诵一首唐诗呢!”

    “那好,我就背诵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吧!”丽丽站好姿势,一本正经地说:“背错的地方,请爸爸徐先生指点。”

    丽丽提高嗓门背诵道:“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徐悲鸿笑了,说了声:“蛮好,请丽丽吃饭!”父女二人一起端起了饭碗。

    严家无悍虏。

    ——孟子

    正确教育子女的方法,我们以为最主要的应该是爱和严相结合。

    ——吴玉章

    教育是人类文明的传递。

    ——威尔·杜兰

    这边红灯那边绿灯——陈强教育陈佩斯的一些体会

    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陈强是位“三八式”老战士。1952年,当他的大儿子出生时,他正在布达佩斯,便为大儿子取名布达;二儿出生后,便叫佩斯,这便是陈佩斯了。

    小佩斯自幼爱思索,爱向父亲提“为什么”。虽然陈强都认真地一一回答,但也常常被佩斯难住。比如他问:“树上的果子熟了为什么掉在地上,不掉到天上?”陈强答:“因为有地心吸引力。”“那为什么天上的星星那么多,不掉下来?”对佩斯的追问,陈强只能说“那是太远太远了。”“太远有多远?”追问急了,陈强冒出来一句:“……傻小子,你问我,我问谁去?”

    小佩斯的聪明是众口一词的,但他不爱读书。他的作业本上,布满了红叉,成绩单上也常挂红灯。陈强对此十分生气,真是恨铁不成钢呀!见了儿子成绩单上挂的红灯,他每每要给儿子几巴掌。他打儿子不是打手心,便是打屁股,但从不打脸蛋。这又引起小佩斯提问了:“爸,您生儿子的气,为什么不打嘴巴?”陈强说:“那不行,打伤了怎么吃饭、讲话?”小佩斯这才懂得老爸是疼爱他的。有次陈强又准备使用“巴掌功”训子,小佩斯忙递过一把尺子,说:“爸,您用这打吧,免得儿子疼,您的巴掌也疼。”陈强接过尺子,叹了口气说:“爸哪愿打你呀,爸是恨铁不成钢啊!”

    有一次,陈强对小佩斯说:“孩子,你为啥不肯学习?”“爸,我只是书没念好,我学习挺用功呢!”“那你学个啥?!”小佩斯不慌不忙,将戏中自己喜爱的台词连同表演动作一齐搬了出来。他学《龙须沟》中的程疯子指责打过他的二流子时一段动作和台词:“把你的手伸出来……哦,原来你的手也是人手啊?!”都学得惟妙惟肖。佩斯问父亲:“爸,您说这是不是学习?”陈强感到,是他的遗传因子加上家里平时的潜移默化在佩斯身上起作用了,看来二小子是非学演戏不可了。这边读书红灯,那边学艺绿灯,那就引导他在学艺的道上前行吧。于是,陈强对儿子说:“爸不反对你学戏,但文化基础必须打好,看来你这孩子太笨,所以读不好书了。”“我笨?谁说的?”“我说的,你要是不笨,能让成绩单上红灯挡道吗?”父亲这番激将的话,反倒促使陈佩斯加紧文化学习了。

    1973年,陈佩斯进了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陈强语重心点地对儿子说:“你小时候学戏,模仿这,模仿那,只是好玩,不算什么。现在不同了,是工作。以前你的观众只有爸、妈、哥二个人,今后上银幕,观众是几千万。你必须以狮子搏兔的灵巧劲,全力以赴,才对得起观众。”陈佩斯疑惑了:“爸,狮子是百兽之王,老虎都怕它三分,小小的兔子,一口一只,小菜一碟罢了!”陈强说:“你错了!一来兔子非常灵活,二来由小见大。你今后即使演龙套,也要有狮子搏兔全力以赴的劲头,不掉以轻心,才能把戏演活演好……导演说戏,只是引导一下,关键靠的是自己,要把自己化进去。”

    陈佩斯对父亲的指点,心领神会,果然把戏演得出神人化。他在电视上表演的小品《吃面条》,其所以能引人捧腹,就在于他把自己掌握的生活细节,恰到好处地加以艺术夸张,因而产生了很强的喜剧效果。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学记》

    孩子的怪问题蕴藏着宝贵的探索精神——牛顿的母亲会回答儿子的问题

    “咳,这么一个小不点儿,我简直可以把他塞进一只杯子里去!”接生婆摆动着满身血污的小生命惊讶地嚷着。他就是后来成为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的牛顿。

    牛顿(1642-1727)小时候,总喜欢提一些千百奇怪的问题,母亲总是耐心地、不厌其烦地回答。她想:世界上大凡有所作为和有成就的这个“家”、那个“家”,小时候都是些好提问题的孩子。哥白尼不是问过他父亲“我看得见月亮,月亮看得见我吗?”后来,他不是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