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改革家雍正》免费阅读!

第三章 政治智慧,助其成功(1/2)

作者:大改革家雍正

    政治智慧,助其成功

    雍正帝的即位是激烈皇权之争的结果。为了社会的稳定以及改革的顺利进行,雍正帝必须将阻碍改革的其他各种力量除掉,必须将威胁、动摇自己地位的人员除掉。雍正帝即位之初,就将目光瞄准了怀有二心的八阿哥党,接着重点打击了与他势不两立的十四阿哥胤的党团。在巩固好战斗成果后,雍正帝又将打击重点放在了科甲朋党上。“要削弱强劲的对手,必须发展壮大自己;发展壮大自己,等于削弱对手。”雍正帝

    拉拢允,离间朋党

    雍正帝登上皇帝的宝座后,有很多人不服气,尤其是和他争夺帝位的兄弟们。雍正帝对这些人及其党羽进行了严厉打击,这是他巩固政权地位、树立君权绝对统治威力的措施。

    雍正帝的第一个目标是允(在康熙时代,皇子们的名字第一个字都是“胤”字,雍正帝即位后,为了避讳,那些皇兄皇弟们就都改“胤”为“允”了),雍正帝明白:允有心机、有才识,善于笼络人才和收买人心,是允、允禔集团的核心人物,在众位兄弟和满朝文武大臣中有很高的声望。他是威胁雍正帝皇位的最主要人物。

    按常理推算,雍正帝即位后,应该立即处置允,但出人意料的是,雍正帝非但没有处置他,反而任用了允以及他的追随者马齐。康熙帝驾崩后的第二天,他就任命贝勒允、十三阿哥允祥、大学士马齐、尚书隆科多四人为总理事务大臣。总理大臣位尊权重,毫无疑问应当是雍正王朝的核心人物。

    雍正帝不但优待允,优待他的跟随者,同时也优待他的亲属。允的儿子弘旺被封为贝勒,在诸皇侄中地位和荣誉为最高,是除允礽之子弘皙外所仅有的一个。允的母舅噶达浑原为贱籍,康熙朝时噶达浑被流放,雍正帝将他贱籍削去,将他放为一般旗民,并赏世袭佐领衔。允一党的人也得以加官晋爵,如佛格被任命为刑部尚书,阿灵阿之子阿尔松阿也被任用为刑部尚书,佟吉图被提升为山东按察使,苏努晋爵为贝勒,等等。

    雍正帝这样做,真的想重用允吗?答案是否定的,这是他深谋远虑的一种斗争手段。从即位那天起,雍正帝就感到以允为首的异己兄弟不会善罢甘休,这些人会互相勾结,与自己唱对台戏,不可须臾小视。雍正帝的办法是拉打结合,离散其中的骨干分子。

    雍正帝之所以对允采取拉拢的策略,首先是因为允的能量最大,在诸兄弟中最有才能和号召力,是反对派的首领,不可能轻易被扳倒。作为一位新君,他还没有树立威信,在这时贸然发动对自家兄弟的打击,一不小心就可能断送自己的锦绣前程,雍正帝自然不会涉此风险。相反,在政权还不稳固的时候,抓住允,给他和他的一部分同伙加官晋爵,就可以把他们紧紧地套在自己驾驭的马车上,使其不能脱缨。他真正的目的是对反对派分化瓦解,使他们不可能集合在允的门下来反对自己。其次,雍正帝考虑到允有谋反的心理,可以先给予其思宠,然后再逐步控制他。试想,允是总理事务四大臣中之第一大臣,处于代表皇帝发表诏旨,处理政事的地位。如果允继续进行非法活动,雍正帝有亲信年羹尧、隆科多等执掌内外军政大权,可以随时对其施以打击。雍正帝还想利用允当总理事务大臣工作中的失误以及非分的活动,给他罗织罪名,到时候置他于死地。对这一点,允心里也是有数的,身为兄弟,他很了解雍正帝的政治主张和治政作风,明白雍正帝迟早要整治他。不过,允确实是个富有机权的人,有时他对雍正帝交办的事,善则归己,恶则归君,从而博得宽大美名,故意让雍正帝承受苛刻恶名。有时,他故意把事情办错,甚至写奏折时字迹潦草,以激雍正帝之怒,怒必杀人,杀戮显著,则众心离散,“伊便可希图侥幸成事”。可以说,雍正帝对允是做到了先礼后兵的,笼络一手不见成果,接着就会采取重惩手段。他对不肯服己的人,反击起来不会手软。

    即位初期,雍正帝把兄弟中的允抬得很高,这或是他先抬后打的斗争策略,或是他登基不久不好施行强硬手段而采取的措施,不管是哪一种情况,从中都可以看出雍正帝高明的政治韬略。

    重点打击,同胞允

    康熙晚年,十四阿哥胤是与四阿哥胤禛竞争皇位最主要的对手,他不但得到了康熙帝的宠信,而且得到了诸多皇兄皇弟以及大臣们的支持。雍正帝即位之际,允正在西北用兵,掌握着兵权,即位后雍正帝即把允列为重点打击对象。在处理允的问题上,雍正帝采取了先下手为强的智谋。

    胤与胤禛是同胞兄弟,但为了争夺储位,这对亲兄弟势不两立,成为对头冤家。胤倚靠父皇晚年对他的信任,自命不凡。惟恐自己离京师太远,信息不畅,便和胤、胤等人密切勾结。他对胤说:“父皇年高,好好歹歹,你须时常给我信儿。”表面上是在关心父皇,真正的用意是为他通风报信。在胤出征西北出任抚远大将军时,胤、胤就支持他出面来夺位,当面祝他“早成大功,得立为皇太子。”胤在西北招贤纳士,网罗党羽,随时准备登基当皇帝。

    康熙帝崩逝后,雍正帝下令说:父皇的丧事,若允不能亲临,恐怕内心不安。因此,还是让他急速回京吧。从表面上看,雍正帝这段话是为允着想,实际上是在削夺其兵权。在调回允的同时,雍正帝随即命辅国公延信赶赴甘州军营,接管了允的帅印,并命川陕总督年羹尧协助延信处理西北军务。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二月十七日,胤回到京城,他赴康熙帝灵柩前哭拜,当时,雍正帝也在那里。看见哥哥当了皇帝,胤万分愤慨,本来自己大有希望坐江山,想不到今日却屈为臣下。但毕竟君臣有礼,允勉强地远远地给自己的对头哥哥叩了头,但不向新皇帝表示祝贺。雍正帝为了表示自己气度宽宏,大度能忍,于是便向前去迁就他,但他还是不动弹。蒙古侍卫拉锡眼见如此下去兄弟势将反目,连忙上前拉住允,想让允拜见雍正帝,然而允并不领情,还在雍正帝面前告状:我是皇上亲弟,拉锡是掳获来的下贱之人,如果我有什么不是之处,求皇上处分;我如果没有不是之处,请皇上速将无礼拉锡正法,以正国体。

    从表面上看,允是在攻击拉锡,实际上是把矛头指向了雍正帝。雍正帝看到允恼羞成怒,无理取闹,当面指责他心高气傲,决心打击他的气焰,削去了他的王爵,只保留贝子身份。

    雍正元年(1723年)三月,雍正帝送康熙帝灵枢至遵化县景陵享殿,并于此时传旨训诫允,允仍不服气。允生怕把事情闹大了,使允的处境更加为难,就命他跪着接受,允这才接受了。遵化的事情完毕后,雍正帝返驾回京,而留下允看守景陵,并谕令副将李如柏,若允要去陵寝,除有重大的事情外,都不准他去,这实际上就是把他软禁起来了。雍正帝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把允和允彻底地分开,不再让他们有任何联系,更不许他们商议对策,从而使他们处于被动地位。

    雍正帝即位后,其母德妃晋升为皇太后,拟为“仁寿皇太后”。皇太后去世后,雍正帝看在母亲面上,封允为郡王,但仍将他软禁在景陵。至此,允的势力被彻底粉碎了。不久,允的福晋故去,雍正帝指定葬地,允以风水不好表示不满,又是经过允的劝说,他才勉强接受这块葬地。

    总的来说,雍正帝对待允,采取的是一种柔中见刚、刚中见狠的手段,并因此控制了局势,逐渐占据了主动地位。雍正帝封允为郡王,一方面是看母后的面子,另一方面是以此来掩盖他打击同胞兄弟的事实,他要让满朝文武官员觉得,他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为维护国家法度才对允进行打击的。再说允,雍正帝曾经屡次给他台阶下,但允仍居功自傲,不思悔改。雍正帝作为一国之君,皇权是不容亵渎的,因此,他不顾手足之情,决意要拘禁允。

    雍正四年(1726年)五月,允被撤回京城,雍正帝以“不能悔悟,又造大逆之言,遥惑众听”等罪名,将允禁锢于景山寿皇殿,直到雍正帝驾崩。乾隆帝登基之后,允获释,并于乾隆二年(1737年)封为辅国公,乾隆十二年(1747年)元月晋封贝勒,乾隆十三年(1748年)正月复封恂郡王,乾隆二十年(1755年),允病逝,加“勤”,称恂勤郡王。

    对待允和允,雍正帝持不同的态度。雍正帝重用允,是把他套在自己驾驭的马车上,让其不可脱缰。他是集团的首领,影响大,抓住他,就易稳固他的集团,使他们不至于起来造反。允也是首领,因他在康熙晚年呼声远远高于允,雍正帝即位之初,他的影响力也比允大,号召力强,雍正帝对他不能优待,否则人们可以乘机向他靠拢,会使他发展势力,不好收拾,故应以打击为妙。

    惩治允,孤立允

    雍正帝对允采取重点打击的手段,对允也是不讲情面的。雍正帝觉得允 “文才武略,一无可取”,是乃父“不足数计之子”,但允是允最忠实的追随者,因此,雍正帝决定用打击允的方式来孤立允。

    允虽然“文才武略,一无可取”,但他过去曾经得到康熙帝的批准,没收了权臣明珠家庭的数百万家产,他的太监何玉柱被派去关东私挖人参贩卖,又在天津开办木行。所以,在诸皇子中,允最富有。同时,允是个“好酒色,图受用”的人,他两次派心腹太监到苏州、扬州购买“良家儿女”,供自己享用。这样一个花花太岁,康熙帝从来都看不上他,长时间不予其晋封爵位。在康熙朝后期,允心里很明白皇位与自己无缘,便采取了讲求实际的做法,支持八阿哥允,以便在将来得到更多的权力,用来维持自己淫逸的生活。允和允的府邸只有一墙之隔,他的家财是允集团进行活动的重要经济来源。

    雍正帝登基后,允大失所望,其不满情绪和对雍正帝的抗拒不礼态度甚至比允更为突出。据《清世宗录》记载:康熙帝仙逝时,雍正帝在哀痛哭泣,允却突然跑到雍正帝面前,傲慢无礼地在康熙帝的尸体前对坐着,没有一点做臣子的礼节。在灵前举哀时,允却一滴眼泪也没有,当雍正帝责问他时,他却公然与雍正帝争辩。可以说,允的种种无礼行为也是招致雍正帝憎恶他的一个主要原因。

    另外,允的生母宜妃也为雍正帝所厌弃。早在康熙帝死讯传出之时,允的生母宜妃正在病中,听后从病榻直奔灵堂,她原本受康熙帝宠爱,一向高傲惯了,慌乱之际没来得及细想,便冒失地跑在雍正帝的生母德妃之前。此时的胤禛已受遗诏,即将是一朝新君,虽然德妃的地位以前不高,此时身份却已大不相同,可宜妃却没有顾及到此节,这使雍正帝很不高兴。这也就罢了。让雍正帝更为恼怒的是,她见到雍正帝时,也不顾他已经是当今皇上,还不识时务地摆出一副母妃的架子。雍正帝知道允并不像允那么有号召力,也知道允闹不出什么事来,便对他的生母宜妃采取了打击的态度。由于对她本人不便制裁,于是就在她的下人身上做文章。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二月,雍正帝以她的亲信太监张起用违禁做买卖为口实,下令将其发往土儿鲁耕种土地。雍正帝在命令里还说,如果他不愿前往边地,就让他立即自尽,但在其死后,仍要将其骨头送往被发遣地去。由此可见,雍正帝对允的母亲的确不客气,当然这也是要给允一个下马威。

    雍正帝在打击了允母亲的下人后,又转向了允的下人。就在同月,雍正帝将允的太监张尽忠发往云南边地当差,另一太监何玉柱则被发往黑龙江给穷披甲人(长白山蛮族)为奴,并没收他们的全部家产,雍正帝还下令将为允料理家务的礼科给事中秦道然逮捕。雍正帝说他依恃允的势力为非作歹,家中积累了许多非分之财,要他拿出十万两银子到甘肃去充当军饷。雍正帝这样做,是为了给允好看,先打击他的爪牙,最终再制服他。

    过了不久,雍正帝就把矛头指向了允本人。雍正元年(1723年)四月,雍正帝以允从前线回来军中需人为名,命允前往西大通(今青海大通县东南)效力。允知道这是发配他,推说等过了父皇的百日忌辰再走,后来又推托说送了陵寝再启程,雍正帝不许他有任何延宕,毫不客气地迫令速行。被迫无奈,允只得上路。雍正帝之所以要发配允,根本目的是分离心怀嫉恨的允一党,使他们不能密切交往。

    允抵达西大通后,年羹尧秉承雍正帝的旨意,将西大通内居民迁出,并加派兵丁监视允,实际上是将他囚禁了。允一再奏请还朝,雍正帝不予理睬,不允许他回京。作为曾经的皇子,允知道自己被流放、监禁,内心很气愤,他不甘心这样等死,就采取秘密的方式与允等人进行通信。与此同时,允还暗中招兵买马,扩张势力。允的这些秘密活动,不仅一点作用都没起到,反而成了雍正帝惩治他的有力证据。因为雍正帝早有安排,早就特别指示年羹尧,要他随时注意士兵的动态,不要让允把他们收买了去。

    允收买人心的本领的确很高。据说从前有个山西穷民流落京城,允便派太监给了他十两银子,收为心腹。那人后来得知允被发往西大通幽禁,很是焦急,不远千里找到允居所,投递书帖,说:“愿辅有道之主,不附无道之君,欲纠合山陕兵民,以救恩主。”可见,允在民间也收买了民心。到西大通后,允继续多方收买人心,对当地百姓不敲诈不勒索,买东西如数给钱;对属下人也很客气,常常跟随从说,是他连累了他们,如果能把随从弄回京城,过一天平安日子,自己就是死也是甘心的。因此,人们都很感激他,说允是个好心人。允只拥有贝子爵位,可大家都叫他九王爷。雍正帝得知这些情况后,怕允在西大通生事,便派都统楚宗去约束他。可是,允并不按礼出迎接旨,声言:“谕旨皆是,我有何说!我已是出家离世之人,有何乱行之处?”面对允的所作所为,雍正帝十分恼怒,于雍正二年(1724年)二月,以“违抗军法”的罪名将他的贝子爵革除,不久给允定罪,送往直隶(旧名,相当于今河北省),加以械锁,后允以“腹疾卒于幽所”。

    对待允和允,雍正帝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手段,一个是极力拉拢,一个则是沉重打击。其实,雍正帝用的是杀鸡给猴看的连环套,即惩治允的太监是给允颜色看,发配允是给允看。雍正帝的真正目的是瓦解强敌,巩固自己的皇权。

    其他兄弟,拉打结合

    雍正帝除了打击允、允外,还对参与过争斗的其他兄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