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娇不惯把孩子送进清华北大》免费阅读!

不娇不惯把孩子送进清华北大 第十一章(5)(2/2)

作者:石娟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给孩子们的鼓励、支持和谆谆教导实在太少,而责骂、嘲讽和惩罚的次数却往往很多。有的父母奉行“孩子不打不成器”或者“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信条,使一些孩子几乎是在指责和谩骂声中成长;有的孩子还不时地忍受着父母施予他们的罚站、罚跪或者殴打等体罚。

    诚然,大人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他们认识自己不当的或者是错误的言行,促使他们立即改正;可是对孩子进行惩罚是一把双刃剑,一定要慎重地利用好,否则就会伤害孩子。实施时必须把握好一个度,就是要把握好惩罚的量,如果惩罚过重的话,对孩子来说,其结果往往是压而不服,更何况年幼孩子的心灵是非常柔弱的,惩罚只会使他们产生惧怕,产生叛逆心理。所以,过重的惩罚不但不能唤起孩子的良知,而且还侮辱了孩子的人格,也严重地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

    乐乐是一个活泼、可爱的3岁小男孩,在一所全托幼儿园上学。虽然他在园内和小朋友处得很好,但是却很好动,还经常性地偷偷溜回家。

    一天早晨,乐乐趁老师不注意,溜出大门回了家。回到家门口,看到了正要去上班的妈妈,他乐得大叫:“妈妈,妈妈,你看我一个人回来了!”妈妈看到乐乐一个人跑回家,很是生气,狠狠地数落了他一顿。不大一会儿,爸爸从单位赶回家,看到儿子不好好上学,又跑回家了,一时气不过,又把乐乐狠狠揍了一顿。当时乐乐还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接着,爸爸妈妈要送乐乐回幼儿园,乐乐却拖拖拉拉,在玩弄桌子上的酒杯,妈妈看到后,又在他的后脑勺上重重打了一巴掌,吓得乐乐躲在门角边,许久都不敢动弹。之后,他便哈哈大笑,胡乱大叫“大卡车来压死我了,把我的骨头压碎了”等等。第二天,他仍然发呆至哭笑无常。又过了几天,他莫名其妙地大声叫喊“豹子来了,快走”,说着便躲进了衣橱,父母见孩子出了毛病,只得送他去住院治疗。

    家长们都明白惩罚的目的在于教育孩子,那就要从关心和爱护的角度,在尊重孩子的人格的前提下,给予孩子适当的惩罚,让他们认识到违反规范是错误的,从而深化他们对行为规范的认识。

    所谓适度,法国人卢梭早在三百多年前就说过:“孩子所受到的惩罚,只应是他的过失所招来的自然后果。”例如,孩子不爱惜家里的东西,把家里的椅子弄坏了,那就让孩子站着吃饭,让他体验自己的行为带来的后果。例如,一个孩子任性,动不动就摔东西,因为妈妈没有满足他爱吃东西的愿望,把一个玩具摔了。那就告诉他,两个月之内不给他买新的玩具,如果不承认错误的话,那就一直到他承认错误为止,让孩子感觉到他确实需要这些东西,要爱惜这些东西,同时也认识到父母的惩罚是公正和合理的,是因自己的不良行为引起的。

    另外,父母给孩子的惩罚,还要因人因事而定。有些孩子性格比较内向,敏感,对这样的孩子,也许瞪他一眼,或者冷落他一会儿他就受不了了。而有些孩子则比较皮实,即使父母打他的**他也不觉得怎样。因此,父母要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他是个怎样的孩子,以免惩罚过度或无效。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惩罚孩子,如果在公共场合,或者孩子所犯错误不那么严重,就不要用过于严厉的方法对待孩子。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