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的100个重要流派》免费阅读!

经济 第三章(2)(2/2)

作者:李芷萱

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萧条。针对大萧条,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各自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其中以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效果最为显著。1936年,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短短的一段时间里,大批的经济学家抛弃传统的自由主义经济学说,开始追随凯恩斯。

    但是,著名经济学家奈特却反其道而行之,他加强经济自由主义传统的教育和传播,发展新古典经济理论,并逐渐成为一种与当时的主流经济学分庭抗礼的力量,他被看作是芝加哥经济学派的奠基人物。但是,由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说的盛行,奈特的经济思想并没有太多的影响。

    二战之后,凯恩斯主义的影响逐渐式微,这为芝加哥学派的诞生和壮大提供了契机。1946年,战时曾出任美国财政部顾问的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回到母校芝加哥大学任教,这被看作是芝加哥学派诞生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年。在此后短短的数年间,他通过货币理论的论述,对经济学做出了全新的阐释,也为当时的经济学说注入了新的生气,他的追随者也随之增加。

    1957年,经济学家张伯林的著作《迈向一般性的价值理论》中有专章介绍芝加哥学派,这是最早提出芝加哥学派名称的文献。很快,芝加哥学派已经普遍被认知,并且日渐壮大起来。

    对时代的影响

    芝加哥学派继承了奈特以来芝加哥传统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和社会达尔文主义,信奉自由市场经济中竞争机制的作用,相信市场力量的自我调节能力,认为市场竞争是市场力量自由发挥作用的过程,这些观点都丰富了经济学的理论。同时,其对政府产业规制的分析,开创了经济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规制经济学。

    货币学派

    “货币最重要”

    货币学派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与凯恩斯主义对立的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学流派。因其强调货币在经济中的首要作用而得名,又因继承与发展了以美国经济学家西蒙斯等为首的早期芝加哥学派的传统,故又称“现代芝加哥学派”。这一学派的创始人是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

    产生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英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扩大有效需求的管理政策,虽然在刺激生产发展、延缓经济危机等方面起了一定作用,但同时却引起了持续的通货膨胀。自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来,美国的通货膨胀日益剧烈,特别是1973~1974年,在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剧烈的物价上涨与高额的失业同时并存的“滞胀”现象,凯恩斯主义理论无法作出解释,更难提出对付这一进退维谷处境的对策。这些经济困境的出现都促使了货币学派理论的兴起和发展。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