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的100个重要流派》免费阅读!

经济 第二章(2)(2/2)

作者:李芷萱

派进入了鼎盛阶段。

    主要观点

    1.认为对通货膨胀的要求不同于一般商品的需要。

    2.认为物价水平并非只受货币数量的影响。

    3.认为通货膨胀管理在实践上是有害的。

    4.认为恢复金本位制有助于稳定经济。

    5.认为引发经济危机的原因是工资过高,资本供给不足。

    6.坚决主张恢复金本位制,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对时代的影响

    伦敦学派虽然逆当时的潮流而动,难成气候,对当时及以后的经济政策也影响甚微,但是作为伦敦学派的领袖人物,坎南、罗宾斯仍不愧是西方经济学界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以及伟大的经济学家。他们的经济思想和研究方法也为很多经济学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

    瑞典学派

    小国开放型混合经济理论

    瑞典学派,又称北欧学派、斯德哥尔摩学派。它起源于19~20世纪之交,形成于20世纪20~30年代,以斯德哥尔摩大学为主要阵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该学派形成了一整套带有社会民主主义色彩的小国开放型混合经济理论。它不仅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而且对当代世界有重要影响。

    产生背景

    瑞典是北欧一个只有850多万人口,45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小国,同时又是资本主义经济发达、对外高度开放型的国家。瑞典学派就是植根于这样的国度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环境之中的一个经济学流派。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的1920年,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周期性经济危机,进入长期的慢性萧条。1929年更爆发了在资本主义历史上空前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失业总数超过3000万人,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即使在所谓经济高涨时期,失业人数也大量存在。

    与此同时,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小撮金融寡头利用其所控制的国家机器,日益加强了对国家经济生活的干预,借以攫取最大限度的利润。在此情况下,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所宣扬的自动充分就业均衡论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已渐趋破产,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不得不在理论上另辟蹊径,以维持资本主义制度的统治。瑞典学派就是为适应这种新的形势需要而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形成过程

    1898年,瑞典学派的先驱者维克塞尔在他出版的《利息与价格》(后修订为《国民经济学讲义》第二卷出版)一书中提出的所谓积累过程原理,为瑞典学派的经济理论奠定了重要基础。维克塞尔在该书中首先批评了旧的货币数量论,认为它是一些同实践很少有关系,有些方面简直是完全没有关系的理论,因而是错误的。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