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败笔》免费阅读!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其他书籍 > 大败笔

泰山:神圣制造(1/2)

作者:老枪

    泰山:神圣制造

    泰山在中华民族的心目中是一座圣山,自古以来是“文官下轿”、“武臣下马”之地,就是“九五”之尊也得拾阶而上,几千年来受到严格保护,严禁樵采,“树当道者不伐”,就连泰山脚下的泰安市城市规划中也有一条“城不上山,城不压山”的基本原则。正因为这些“清规戒律”,才使泰山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历史上一直保存完好。

    泰山的神圣千百年来总是与一些著名的皇帝联系在一起。

    公元1008年,泰山送走了最后一个举行封禅的皇帝宋真宗之后,封禅的喧嚣像山边的流云一样,很快的消失了,泰山沉思了两百多年以后,把中国多民族统一再次推上高峰的元世祖忽必烈,加封泰山神为天齐大生仁圣帝,他是最后一个为泰山神封号的中国皇帝。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恢复中华的战乱中,完成了多民族的统一大业,按常规他即使不封禅泰山,也完全有资格给泰山神封号,但是朱元璋认为,国家富强民族统一,这与封禅和给泰山神封号并无关系,天无二日,国无二君,于是他下令把泰山神的一切封号去掉,并于公元1370年立碑昭告天下。虽然明代皇帝不再到泰山封禅,但是从皇帝继位,到祈求皇慈,从水旱地震,到黄河治理,不管天灾还是**,无不遣使到泰山祭告,因为泰山安则天下安,早已是根深蒂固的民族信仰,无论是加封号还是去封号,泰山依旧是泰山,依旧是国泰民安的象征。原来是皇帝到泰山顶上去祭天,明朝永乐皇帝干脆把泰山搬来,在北京天坛祭天。

    天坛,是明永乐时期迁都北京时建的,它和北京故宫是同年盖完的,到现在有570年的历史了,这570年里,皇帝都在这祭过天,不论是明代的,还是清代的,最主要的是表现人类要对大自然尊敬,祭天的目的是希望有一个风调雨顺的环境,也就是有一个有利于生产和生活的自然条迹天坛的建筑是一种旋转上升的趋势,天有多高,我就盖多高,这是一种意境,会让人想像,它和天就要连接起来了,就像登泰山,步步登高,跟天接近了。泰山有南天门,天坛也有南天门。

    明清时期,祭天的场所虽然搬到了京都天子的脚下,但是皇帝连同百姓登岱朝山的举动却有增无减,泰山由祭天的神山,逐渐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