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真理的钥匙》免费阅读!

美国的“独木桥”(2)(2/2)

作者:且东

   孩子的胆略和智慧终于打动了大笔一挥订购了孩子的饼干,数量大得让孩子目瞪口呆。孩子的胆略和智慧还打动了普林斯顿。大学看中的是这个敢想能做的学生表现出来的潜在的领导素质。

    寻找未来的领导人才,几乎是美国每一个大学都在积极追求的东西。学校学生会的领导,各种学生俱乐部的头头,各个学生活动的组织者,都是大学搜寻的对象。社会这个大课堂是青少年充分表演的舞台。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推销饼干的孩子,甚至比一个学生会主席更让大学动心的原因。

    美国的高中生能否获得毕业证书,除了学分、成绩等要求外,还要求无偿地为社会服务数十个小时。这只是最基本的“毕业”要求。至于申请大学时,要在这方面打动招生办的审核人员,60或70个小时的“学雷锋”还远远不够。

    最能引起大学招生办注意的还是一些孩子自己搞的有创意的服务性质的活动。例如,举办为某个灾区的义捐活动,组织一个专门帮助伤残者的慈善团体,等等。从策划、到组织、到实施,搞“一条龙服务”。这种活动既能表现学生的领导才能,又能表现关心他人、关心社区的良好道德。

    许多人可能认为:做义工、义务为社会服务,是非常高尚的行为;因此,孩子只要有了足够的做义工或义务为社区服务的“工时”,有没有“有偿工作”的经历都不重要。因为“有偿工作”是为钱而工作。其实,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首先,义工是学校规定必须完成的“项目”;而有偿打工是一种自主行为,反而能看出孩子的主动性。

    美国大部分高中生都利用课余时间打工。从高一开始,先是在快餐店、超市打几个小时工,到了高三、高四就开口闭口“我们公司”、“我们单位”,俨然是个专职人员,实际仍是餐馆服务生、商店售货员、建筑工地劳工。有的高中生甚至身兼数职,忙的时候,一天得跑两三个“工作单位”。

    美国许多大学的申请表上都有一栏“有偿工作经历”,要求填写你从高一到高四所做过的工种和工时。美国大学要透过这种有偿工作的经历去了解一些外人难以想像的信息。

    一般来说,打过工的,特别是做那些与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有关的工作,并且工时长的,就会被认为注意学用结合、联系实际,而且有责任感、自我管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强,因而受到大学招生办的青睐。

    除了学业指数、综合素质,还有些东西对招生也会产生微妙影响。我们总是用“书香门第”来形容一个人的家学渊源。来自书香门第的学生往往都很用功,成绩也好。

    但是,美国大学在审核学生的申请材料时,却是另一番风景:如果你的父亲是教授博士,母亲是医生,家庭年收入十几、二十万美元;你的SAT得1400分,学校成绩也不错,大学招生办会认为这不仅是天经地义的,而且还应该更好才对。
小说分类